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磺胺嘧啶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磺胺嘧啶修饰电极, 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该电极对对乙酰氨基酚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 在pH 9.0的PBS缓冲溶液中, 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在该电极上测定了对乙酰氨基酚, 其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6~3.0×10-4 mol/L和2.0×10-7~1.0×10-5 mol/L, 检出限分别为9.0×10-7 mol/L和8.0×10-8 mol/L.  相似文献   

2.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预阳极化碳糊电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和多巴胺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预阳极化碳糊电极对对乙酰氨基酚和多巴胺的电化学行为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多巴胺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6~5.0×10-4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6.3×10-7mol/L,2.5×10-7mol/L。方法已用于药物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多巴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马心英  吴义芳  李霞 《应用化学》2012,29(7):824-829
利用滴涂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电极;石墨烯修饰电极对对乙酰氨基酚(ACOP)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研究了ACOP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ACOP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 考察了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对ACOP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氧化还原峰电位随pH值升高发生负移;在pH=6.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 对乙酰氨基酚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0×10-7~4.0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 0;检出限为5.00×10-8 mol/L。 其回归方程为:ipa(A)=3.00c+1.21×10-5。 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药片分析。  相似文献   

4.
纳米铜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葡萄糖的催化氧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的分散作用下,通过恒电位还原CuSO4在玻碳电极上沉积Cu,得到纳米Cu修饰玻碳电极(nano-Cu-GCE),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Glu)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利用该催化作用对Glu进行检测,通过研究沉积电位、沉积时间以及检测电位对电流信号的影响,优化了电极的制备条件和Glu的检测条件。沉积电位为-100mV,沉积时间8min。在检测电位400mV下,Glu在1.0×10-6~3.9×10-4mol/L范围内Glu电流与空白溶液电流值之差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10-7mol/L(S/N=3),线性回归方程Δi(μA)=-1.02-125674.54C(mol/L),r=0.9981。抗坏血酸(AA)、对乙酰氨基酚(AP)和L-半胱氨酸(Cys)对Glu信号几乎无干扰。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测定田基黄中的芦丁与槲皮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分离检测田基黄中生物活性成分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考察了检测电极电位、缓冲液浓度、pH、运行电压和进样时间对分离的影响。以40 cm长,50μm内径的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通道,运行缓冲液为25 mmol/L硼砂(pH 9.2)溶液,分离电压12 kV,0.3 mm直径的铂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检测电位1.00 V(vs.Ag/AgCl),芦丁和槲皮素在10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芦丁和槲皮素分别在8.2×10-6~5.2×10-4mol/L与6.8×10-6~7.2×10-4mol/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9.0×10-7mol/L(S/N=3)和4.7×10-7mol/L(S/N=3)。方法已应用于田基黄药材提取物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种乙炔黑/壳聚糖薄膜修饰的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详细研究了对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 对氨基酚在此膜修饰电极上呈现出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相对于裸玻碳电极,该氧化还原峰的峰电流明显提高,峰电位差减小,可逆性变好,表明乙炔黑/壳聚糖薄膜电极对对氨基酚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对氨基酚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2.0×10-6 mol/L和2 0×10-6~5.0×10-4 mol/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5.0×10-8 mol/L(S/N=3).应用此修饰电极测定实际水样,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Nano-Au/SDBS/GCE),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Nano-Au/SDBS/GC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由在裸玻碳电极上的不可逆氧化过程变为准可逆过程,氧化峰峰电位由0.60 V负移至0.50 V,且在0.42 V处产生一个新的还原峰,表明nano-Au/SDBS膜能催化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反应。在优化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6mol/L~9.0×10-6mol.L–1和1.0×10-5~1.0×10-4mol.L–1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mol.L–1(S/N=3)。  相似文献   

8.
程宏英  曹玉华 《色谱》2007,25(5):681-685
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为自由基捕捉剂,测定了硫酸铜-维生素C反应体系(pH 7.4)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研究了电极电位、运行液的pH值、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体系中反应物和产物分离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的测定条件;讨论了体系中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浓度的影响。以直径为300 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工作电极电位为0.95 V(vs.SCE),目标产物3,4-二羟基苯甲酸在1.5×10-4~6.0×10-6 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S/N=3)为1.5×10-6 mol/L。应用该方法,研究测定了不同品种菊花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对氨基酚薄膜修饰玻碳电极, 研究了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尿酸的新方法. 研究发现: 在pH 5.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以0.1 mol/L KCl作支持电解质, 聚对氨基酚修饰电极对尿酸存在灵敏的氧化作用, 应用循环伏安法对尿酸进行定量分析, 线性范围为1.0×10-6~4.0×10-5 mol/L, 检出限为8×10-7 mol/L. 对2.0×10-5 mol/L尿酸平行测定5次, 相对标准偏差为4.0%.  相似文献   

10.
首次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测定了尿素在人体唾液中的含量.考察了工作电极的工作电位、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对分离检测的影响.优化条件下,以直径300μm的铜电极为工作电极,工作电位 0.65 V(vs.SCE),0.25 mol/L氢氧化钠运行液中,尿素质量浓度与峰电流在0.5~2.0 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检出限为0.05 g/L(0.83 mmol/L)(S/N=3).该法简单可靠,所需样品很少,对肾病的初步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