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的包含三代已知轻子与夸克的SU(5)大统—模型.按本模型,强子可看作由夸克形成的非拓扑孤粒子;轻子与夸克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是由对称性自发破缺造成的;在强子内部,夸克质量很小,其性质与已知夸克相同;在强子外部,夸克的性质与已知轻子相同,只是质量很重,并将很快衰变.本文除了定义严格守恒的电荷Q0、费米子数F0外,还在孤粒子内部定义了近似守恒的内色荷、内电荷、内费米子数.已知SU(5)大统—模型的(L-B)守恒相应于本模型的F0守恒。  相似文献   

2.
思维的惯性——电荷守恒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倪光炯 《物理》1998,27(8):508-509
文章通过100年来物理学研究的进展说明“电荷是某种流体”的观念不正确,连续的电荷q的守恒定律早已让位于分立量子数(电荷数Q=q/e)的守恒定律.还进一步讨论了这一演变的各种涵义.  相似文献   

3.
从对电子衰变的实验测量和 50 0Mev中子和质子弹性散射 ,得到了电荷守恒的微小破坏 ,并简要地评述了电荷守恒定律所遇到的破坏及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巧用守恒定律求解电磁学习题求解常用的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例1]如图1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连接在图中,已知(?)的示数为3V,(?)的示数为5V,则(?)的示数为<sub>V。[解析]由电荷守恒定律可得,流进A点的电荷数等于流出A点的电荷数,即流进A点的电流强度等于流出A点电流强度。设B点为高电势点、C点为低电势点、电压表内阻为R,因(?)示数为3V,则流入电流I2=3/R,(?)示数为5V,则流出电流I3=5/R,设(?)示数为U1,则通过的电流为I1=U1/R,由电荷守恒定律得I1+I2=I3,代入得U1/R+3/R=5/R,得U1=2V。[例2]如图2,电阻为R的矩形导线框abcd,边长ab=l,ad=h,质量为m,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通过一均匀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h,线框恰好以恒定速度通过磁场,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是<sub>相似文献   

5.
 原子核双β衰变实质上是二个单β衰变同时发生的过程,是一个二级弱相互作用过程.原子核单β衰变的一个典型过程是中子衰变为质子,并放出电子和反中微子,即n→p+e-+(?)e。自从1914年查德威克测量β衰变的连续谱以来,β衰变的研究一直是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们知道,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就是吴健雄通过原子核的β衰变研究而得到实验证实的.无独有偶的是原子核双β衰变的研究和自然界的另一重要守恒定律--轻子数守恒律是否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β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原子核放出一个正(或负)电子,或者吸收一个在轨道上的电子而衰变成另一种原子核。β衰变的研究对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它曾经两次冲击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一次是在查德威克发现β射线能量的连续分布以后,尼尔斯·玻尔怀疑在β衰变中能量是否仍然守恒,后来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β连续谱,“挽救”了能量守恒定律;另一次是在1956年,为了解释“θ-t”之谜,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了在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假说,后来吴健雄等人通过极化60Coβ衰变实验证实了李、杨的预言。  相似文献   

7.
陈世浩 《中国物理 C》1994,18(4):317-325
提出一种新的包含三代已知轻子与夸克的SU(5)大统—模型.按本模型,强子可看作由夸克形成的非拓扑孤粒子;轻子与夸克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是由对称性自发破缺造成的;在强子内部,夸克质量很小,其性质与已知夸克相同;在强子外部,夸克的性质与已知轻子相同,只是质量很重,并将很快衰变.本文除了定义严格守恒的电荷Q0、费米子数F0外,还在孤粒子内部定义了近似守恒的内色荷、内电荷、内费米子数.已知SU(5)大统—模型的(L-B)守恒相应于本模型的F0守恒.  相似文献   

8.
浅谈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良同学的学习小结“浅谈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认识”写得甚好,现全文刊登供同学们参考.小结的缺点是: 1.第一部分的“对称性”应再加一些说明(如真空中B、E的对称性) 2.第二部分列举了麦氏方程组的概括性,但每个小标题都用“导出”一词,是不妥当的,例如不能说由麦氏方程组“导出”电荷守恒定律等.  相似文献   

9.
谈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教学邹艳(山东省德州纺织工业学校253015)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是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先决条件.本文就有关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条件的教学问题,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通常表述为:一个系统内只有保守力作功...  相似文献   

10.
第三篇电磁学──第十章静电场练习一电荷守恒定律真空中的库仑定律一、判断题1.带正电的物体中不存在负电荷,带负电的物体中不存在正电荷,不带电的物体中没有电荷。()2.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物体系来说,如果一些物体失去多少电荷,另一些物体就必定要获得...  相似文献   

11.
由力学相对性原理可知,在不同惯性系中,一切力学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定理等)的形式都相同.但在一个惯性系中机械能(或角动量)守恒,在另一惯性系中观察机械能(或角动量)却不一定守恒.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题 1.基本电荷量e=,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e的倍. 2.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与场源电行距离为r的球面上各点场强的大小,方向.(填“相同”或“不相同”) 3.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0.25μF,两极板间的电压为100V,则电容器的电量是. 4.电阻 R1=5、 R2= 10,串联起来接入端电压为 45V的电路中,则 R1两端电压为, R2两端电压为. 5.若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是1A,则1分钟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C,通过这个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是个. 6.电源提供的电压大于负载的额定电压时,…  相似文献   

13.
本刊最近收到有关“机械能守恒条件”问题的文章多篇.它们的作者和题目是: (1)湖南地矿局职大许山高 “机械能守恒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2)上海师范大学林逢琦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3)沈阳工业大学刘士元 “力学中三个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的讨论”, (4)锦州工学院李文仁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辩析”, (5)乌鲁木齐石化总厂职工大学李希潭 “关于机械能守恒条件的证明”, (6)大连水产学院蒋人发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分析”, (7)中南林学院禹仪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分析”. 这些来稿本应及时在刊物上发表.因来稿中对“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14.
在J/ψ强子衰变过程中,伴随f0(975)产生的玻色共振态X,若衰变为一对正反赝标介子,它的自旋-宇称只能是产JPC=(奇)--.这里给出了过程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并就如何确认X为1--或3--介子作了讨论.认为北京谱仪在K+K-π+π-四叉道中见到的反冲f0(975)的共振态X1(1573)是一个可能的新共振态.  相似文献   

15.
角动量守恒的简单演示冯法军(承德石油专科学校067000)做好角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对讲清概念,理解规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介绍一个筒便宜行、明自易懂的演示方法.制做一根稍长的圆木棒,半径2cm左右,长1米左右.加工或找一个质量在20g左右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J/ψ衰变终态为三个光子的衰变道,测量得到了衰变道J/ψ→γπ0和J/ψ→γη’的分支比分别为Br(J/ψ→γπ0)=(4.6±1.1)×10-5和Br(J/ψ→ッη')=(4.12±0.82)×10-3;相对分支比F(J/ψ→γη’)/F(J/ψ→γη)=4.79±0.85,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两个理论模型的预言都能一致。  相似文献   

17.
1956年,为了解开之谜,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宇称守恒定律在弱相互作用下可能不成立.1957年,吴健雄观测到60Coβ衰变时发射出的电子在空间中的分布是不对称.于是李、杨的理论得到了证实.是同一粒子即K0介子也得到了确认. 六十年代,K0介子给了我们许多新知识.K0介子是由下夸克和反奇异夸克组成的;而K0介子则由反下夸克和奇异夸克组成.人们发现,奇异量子数相反的态K0和K0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即存在K0-K0混合.1964年,人们发现,K0介子衰变时,CP不守恒.(C为电荷共轭,P为宇称)即粒子变成反粒子同时作空间反演,物理规律并不守恒.这是人们发现CP不…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喀兴林 《大学物理》2000,19(2):27-29,34
本刊在1999年第1期发表了编辑部的一篇文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相对性原理》[1],回答文献[2]对本刊的批评.刊出后,很快就收到了甘肃张九铸同志和北京朱如曾同志投来的文章.后来又收到了河北鲁增贤等同志的一篇文章和我刊副主编高炳坤同志以个人名义写来的的一篇文章.在本期,我们同时刊出这4篇文章,作为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本刊在文[1]中说:“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相对性原理?什么是机械能守恒定律?”4篇文章正是针对这两个问题而展开的.看过这4篇文章之后,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对相对性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  相似文献   

19.
尹志会 《物理通报》2006,(11):58-59
在中学讲授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模型——“人船模型”.该模型的常见题目形式为:“长度为L质量为m1的小船静止在静水中。质量为m2的人站在船头,若不计水的黏滞阻力,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求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是多少?”这类题目的特点是以人和船为一系统,而且在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的总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关系式m1v1-m2v2=0,分析得出“人走船走,人停船停,人匀速走则船匀速走,人加速走则船加速走”的结论.但这仅限于公式分析,  相似文献   

20.
25MeV/u 40Ar+115In反应碎片和轻带电粒子能量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 25MeV/u40Ar+115 In反应 θlab= 15°的邻近几何条件下的轻带电粒子和出射碎片之间的关联测量,观察到了两体相继衰变机制的存在.其中,轻带电粒子和碎片的关联角度谱在小角度成峰,最可几角度约2°左右;轻带电粒子能谱峰位,随关联对的质量增加而逐渐增高;质量较轻的原始产物容易受到激发,通过发射轻带电粒子而衰变成轻中等质量碎片.在两体相继衰变中,原始激发产物发射重质量的轻带电粒子的产额或几率要大于质量轻的轻带电粒子,具体测量发现,与轻带电粒子11,21H,31H和a粒子关联的碎片(Zf=4—14)总的产额比为1:1.3:1.78:7.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