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司帕沙星注射液主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司帕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司帕沙星浓度在2—1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8%-100.1%,RSD为0.1%。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普卢利沙星胶囊含量的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0.1mol.L-1盐酸溶液为溶剂,测定波长为274nm。在1.2—12μg.mL-1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相应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重复性实验中,吸光度测定平均值为0.5825(n=6),相对标准偏差为0.1%;回收率实验中,平均回收率为99.6%(n=9),相对标准偏差为0.2%。本方法结果稳定,重复性好,为普卢利沙星胶囊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19F-NMR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样品中的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9F-NMR技术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药物样品中氟的检测条件.优化了实验参数,选用三氟乙酸钠作为内标,重水与去离子水混合液作为溶剂的内标绝对法进行定量分析.测定了甲磺酸帕珠沙星药物样品中氟含量.实验表明,氟的加标回收率在99.2%-100.9%之间,标准偏差为0.00446%-0.065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59%.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低浓度甲磺酸帕珠沙星水溶液的最佳激发波长,荧光光谱和同步共振光谱,不同实验条件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甲磺酸帕珠沙星溶液在407nm出现明显的荧光峰,在375nm出现共振荧光峰,最佳激发波长为285nm。随浓度增加,407nm处的荧光强度线性增强,当浓度增至6×10~(-4)mol/L后,发生荧光猝灭,荧光强度线性减弱。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甲磺酸帕珠沙星水溶液荧光强度有增强或猝灭作用。在pH为9.18硼砂的缓冲溶液中,甲磺酸帕珠沙星水溶液荧光强度最强。利用其荧光光谱特性,测定样品中甲磺酸帕珠沙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甲磺酸帕珠沙星(PM)与Tb3+容易结合形成配合物Tb3+-PM,该配合物通过能量转移反应对KMnO4-Na2SO3这一弱化学发光体系有很强的增敏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稀土敏化化学发光测定PM的新方法。在最佳试验条件下,PM的浓度与增强的化学发光强度在0.10 ~12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是0.04 mg·L-1,对1.0 mg·L-1的PM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用于测定注射液和体液中PM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实验对该化学发光体系(KMnO4-NaSO3-Tb3+-PM)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帕珠沙星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CdTe量子点(CdTe QDs)与广谱抗菌药物帕珠沙星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帕珠沙星浓度的增加,CdTe QDs荧光强度有规律的降低,但通过透射电镜图对QDs及加入帕珠沙星后的QDs进行比较,发现QDs仍然均一单分散,表明反应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帕珠沙星促使QDs表面键合的有机分子发生变化,在Cd空位表现出的表面缺损上形成了碲氧复合物,致使荧光猝灭。因此该反应可作为一种新颖的快速检测帕珠沙星含量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帕珠沙星溶液的浓度与量子点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0.0~850 μg·mL-1,相关系数r为0.995 4,检测限(S/N=3)为3.254×10-3 μg·mL-1。药物对量子点的猝灭常数为2.188×104 L·mol-1。应用到冻干粉针剂和氯化钠注射液中帕珠沙星的含量测定,所得结果与标示量一致。该方法较常用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线性范围宽的优点,并有望进一步开展发药物体内显像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的含量。检测小长λ=273nm、吸收系数E^1%1cm为1098,回收率为100.2%,RSD=0.21,方法所得结果与中国药典1990年版方法基本一致。本法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8.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路边青中多酚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方法学考查。实验测得路边青中多酚含量为1.729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4%,加标回收的RSD为1.7%。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9%、0.41%和0.35%。  相似文献   

9.
在环己烷介质中,溴氰菊酯在278nm处有特征吸收峰,根据此建立了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氰菊脂的新方法,方法用于溴氰菊酯粉剂中溴氰菊酯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穿琥宁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穿琥宁注射液的含量。在4.0-36.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65%。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1.
刘氘  陈虹  张启云 《光谱实验室》2009,26(2):300-302
沸水溶解岩盐样品,过滤除去水不溶物,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滤液在220nm和275nm处的吸光度值,计算出样品中NO3-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岩盐样品中NO-3的回收率为98.0%—102.0%,相对标准偏差为1.03%—2.92%(RSD,n=5)。与百里酚分光广度法和离子色谱法相比,紫外分光光度法简单快速,准确度、灵敏度、精密度高,适用于岩盐样品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郑现友  李俐 《光谱实验室》2006,23(3):613-615
未受有机污染的地下水的溶解物中,只有硝酸盐强吸收紫外光.对硝酸盐氮浓度在1-36mg/L的标样系列在220-240nm波长下的紫外吸收进行了测定,确定最佳测定波长为236nm.在此波长下,测得高、中、低3种浓度水样的精密度(RSD)分别为0.10%、0.22%、0.37%,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3%、99.7%、102.0%.Cl-、SO2-4、HCO-3等水中其他离子的干扰非常小.  相似文献   

13.
李振 《光谱实验室》2012,29(1):541-543
建立测定注射用头孢噻呋钠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92nm,头孢噻呋钠在2.5-22.5μg/mL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A=0.0547x+0.0102,R2=0.9999(n=9).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注射用头孢噻呋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丽莹 《光谱实验室》2006,23(4):890-892
根据酚类在紫外区有吸收光谱的原理,以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酚.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快捷并有较高准确度、精密度.  相似文献   

15.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峰  张蕾  杨晓华 《光谱实验室》2009,26(6):1508-1512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波长为243nm;维生素C浸提剂为1.0%(V/V)盐酸溶液;维生素C浓度在2—5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2,n=3);回收率在97%—115%之间(n=3);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6.0%(n=3);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1.33mg/L和4.04mg/L。人工栽培的箭叶淫羊藿、天平山淫羊藿和长蕊淫羊藿鲜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芦柑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顺香 《光谱实验室》2009,26(5):1091-1094
研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芦柑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新方法。利用活性炭将还原型维生素D氧化为在紫外区无吸收的脱氢抗坏血酸,测定氧化前后的OD245之差,得出芦柑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及精密度好,与2,6-二氯靛酚滴定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霉素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徽球中阿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阿霉素聚乳酸微球外形圆整,阿霉素溶液在1.70-34.1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校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422C+0.1845,相关系数r为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5%(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