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跃 《化学研究》2013,(1):92-96,103
综述了银基微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应用研究进展.指出银基微纳米半导体在可见光辐照下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或光解水制氢制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的含银化合物、含银的异质结构、含银的多金属氧化物和含银的固溶体这几类;并从光催化原理和能隙调节手段入手阐述了决定其光催化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SnO2TiO2复合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混合”、“核壳”和“叠层”3种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着重论述了叠层结构的SnO2/TiO2复合薄膜的光电化学和光催化特性。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探讨了SnO2/TiO2双层复合薄膜上下层厚度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指出复合薄膜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归因于电子从TiO2向SnO2的迁移。最后对SnO2/TiO2复合薄膜的局限性和发展潜势做一简要分析,强调了该复合薄膜本身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3.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1972年 ,Fujishima等[1] 用 Ti O2 光电极分解水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光催化的迅速发展 .经过近 30年的研究 ,光催化已形成了两大主要分支 :环境光催化和太阳能转化光催化 (主要是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 .环境光催化是目前光催化研究的热点 ,是一种消除污染的环境友好先进技术 .光催化处理水中的氯化芳烃、表面活性剂、染料、除草剂、杀虫剂以及无机污染物 CN-、 Cr O4 2 -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已有很多综述报道[2~ 6] .与消除有机污染物相反 ,光催化也可应用于有机合成 ,如烟酰胺衍生物的还原 [7…  相似文献   

4.
评述了目前半导体光催化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动向进行简要分析.列举了近30年来关于光催化研究的部分成果,内容涉及光催化剂的制备(包括新催化剂的开发, TiO2、 ZnO、 CdS等光催化剂的各种改性或修饰)、光催化作用机理研究、光催化技术的工程化、光催化技术的各种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等等从基础到应用研究的各个方面.总体上来看,半导体光催化基本上是一个没有选择性的化学过程,所以再进行大量的不同反应物的光催化活性的评价研究意义已不是很显著,认为未来的半导体光催化研究应该集中在机理的深刻认识、光响应范围宽和量子效率高的催化剂制备、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工程化及新型光催化产品开发方面.  相似文献   

5.
悬浮体系中的半导体光催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近十多年来,在半导体界面上进行的光能化学转化——半导体光催化,成了催化学科中的活跃研究领域之一。科学工作者们从太阳能利用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反应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迄今已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多相光催化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相似文献   

7.
碳纳米管/半导体复合材料光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信  张伟德 《化学进展》2011,23(4):657-668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高化学稳定性、大表面积以及独特的一维结构,与半导体光催化剂结合能够增强催化剂的吸附能力、提高光催化效率、扩展光响应范围,而且有利于回收催化剂,极大地提高了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本文首先分析了半导体光催化剂和碳纳米管的特点,总结了碳纳米管增强半导体光催化的机理,然后分别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复合半导体种类和典型的应用三个不同角度,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碳纳米管/半导体复合材料光催化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李二军  陈浪  章强  李文华  尹双凤 《化学进展》2010,22(12):2282-2289
近年来,铋系半导体材料因其在可见光辐照下对难降解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而成为新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铋系光催化剂的研究动态和主要成果。铋系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明显的吸收,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此外,大多数铋系光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改进制备方法、掺杂负载、构建异质结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铋系半导体材料的可见光吸收性能或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尽管铋系光催化剂由于其导带位置比氢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但是通过设计合成新的能带结构可使其满足氧化和还原水的能带要求,从而实现铋系光催化剂在光解水制氢中的应用。最后,对铋系光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强调针对特殊用途和结合量化计算方法对开发新型铋系光催化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用半导体粒子作光催化剂早已有报道,但在Fujishima用半导体作光电极分解水及Bard将光电化学理论扩展到半导体微粒光催化剂的报道发表之后,半导体光催化才有很大的发展。从太阳能利用的观点来看,半导体光催化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将分光光度法用于TiO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探索pH对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瞬态光电导谱研究了TiO2的光电导衰减曲线,通过计算机拟合得到光生载流子的寿命,并考察了Pt的负载量对TiO2光生载流子有效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Pt的负载量,可延缓光电导的衰减趋势,从而延长TiO2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寿命,有效地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  相似文献   

12.
<正>TiO2是一种环保型多相半导体光催化剂,对一些毒性大、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用TiO2光催化剂催化生成的强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彻底地将有机物氧化为H2 O、CO2等小分子[1-3]。目前,TiO2主要用于中低浓度废水处理、小空间空气净化、材料表面自清洁、重金属回收、固体废物处理等领域。与传统除污工艺相比,具有无毒、安全、稳定性好、催化活性高、见效快、能耗低、可重  相似文献   

13.
固定n(Ce)/n(Zr)比为0.67/0.33,用共沉淀法制得一系列CeO2-ZrO2-Al2O3固溶体.采用这些固溶体作载体,以Fe2O3为活性组分,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BET结果显示,将适量Ce0.67Zr0.33O2引入到Al2O3载体中有助于催化剂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TPR结果显示,载体中引入适量的Ce0.67Zr0.33O2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XRD结果表明,Fe2O3在CeO2-ZrO2-Al2O3载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分散状况,老化前后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基本无明显变化.特别是当载体中m(Ce0.67Zr0.33O2)∶m(Al2O3)的值为1∶2时,Fe2O3/CeO2-ZrO2-Al2O3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显示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和抗高温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TiO2光电催化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TiO2光电催化水处理是一种电化学辅助的光催化反应技术,通过施加外部偏压减少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其量子效率使有机污染物彻底矿化。本文综述了TiO2光电催化的机理、研究进展,反应器开发、设计、模型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不同晶型和粒径的二氧化钛微粉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在流动注射的微柱分离富集体系中不同晶型和粒径的TiO2微粉对Cu2 , Cr3 , Mn2 , Ni2 , La3 , Eu3 , Ga3 , Mo(Ⅵ)和W(Ⅵ) 等金属离子的吸附pH条件及动态吸附容量, 并进行了比较; 初步探讨了TiO2微粉的吸附机制. 结果表明, 当TiO2的粒径大小相近时, 晶型对吸附容量的影响不可忽略; 当晶型相同时, 粒径的大小则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染料敏化纳米晶体TiO2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可大容量储存电解质和补充电解质的新型对电极结构.当染料敏化纳米晶体TiO2太阳能电池因液态电解质挥发泄漏而失效时,可以对其进行液态电解质的及时补充,从而使失效的染料敏化纳米晶体TiO2太阳能电池重新恢复工作.该新型对电极结构为解决染料敏化纳米晶体TiO2太阳能电池由于液态电解质泄漏导致的寿命降低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的合成、表征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TiCl3作为钛源,添加聚丙烯酰胺(PAM)和尿素,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Raman光谱、氮气吸附-脱附分析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对产物的形貌、晶相组成、孔结构和紫外-可见光谱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直径为400~600nm的球状TiO2纳米结构由粒径为20~40nm的纳米粒子组装而成。PAM和尿素对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的形貌和晶相组成有着重要影响。对紫外光照射下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在甲基橙降解中的光催化活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易于固液分离的活性炭(AC)负载磁性光催化剂(TiO2-Fe3O4/AC).样品通过SEM-EDX和X射线衍射法进行表征.通过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亚甲基蓝评价其光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负载22%Fe3O4的光催化剂(含20%TiO2和58%AC)的光催化活性最强(120min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87%,是纯TiO2的2.7倍);磁性光催化剂可实现磁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19.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难溶有机颜料耐晒大红BBN(简称BBN)为双组分降解底物, 以TiO2为光催化剂, 研究双组分底物的光催化降解的快慢及规律, 双组分降解的相互影响, 初步建立双组分和催化剂之间的作用模型. 结果表明, pH值及底物的浓度对双组分体系的降解都有显著影响, 碱性条件更适合体系的降解, 在中性(pH=6.8)环境中两种底物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组分的降解. 在碱性条件下(pH=9.2), 加入BBN使CTAB的降解速率略有下降. CTAB的浓度对BBN褪色速率影响较大, 当CTAB 的浓度为1 cmc 时, BBN和CTAB的降解速率都达到最快. BBN在TiO2表面吸附性强, 且被优先降解.  相似文献   

20.
用电化学石英晶体阻抗法(EQCI)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纳米生物活性材料TiO_2和羟基磷灰石(HAP)上的吸附行为,获得了BSA吸附过程中电极表面的质量变化和电极/蛋白质界面双电层中电容变化以及BSA构象变化等信息。以2步骤连串反应机理分析BSA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BSA在2种电极表面的吸附过程均分为吸附和重排2个过程,BSA在TiO_2上吸附速度慢于在HAP上的吸附,且难达到稳定状态。根据Sauerbrey方程结合Martin方程估算了BSA在TiO_2和HAP上饱和吸附时的表面质量覆盖度,分别为1.12×10~(-6)和1.09×10~(-6)g/cm~2。红外谱图结果还表明,生物材料的表面组成对蛋白质吸附动力学和蛋白质结构变化均有影响。BSA在HAP表面吸附时的响应更大,并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