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璐  周勇 《化学教育》2021,42(17):13-16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20年3月发布了《PISA 2024:科学评价策略愿景与指导框架》,计划在2024年PISA科学测评框架中引入一个新的评估领域--“科学身份”。以该框架为基础,探讨科学身份的内涵、科学身份建构的阶段性过程、科学身份评价的重点维度,以及科学身份评价对科学教育实践和评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2016年会包含4大主题模块:搭建平台——科学素养;建立团队——与社会力量合作;协调概念——整合教学;全纳整合——三维学习。通过对主题模块的论文报告、特别活动、工作坊等会议单元内容的分析,发现美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的三维整合,STEM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科学论证在科学本质观养成中的运用。这也反映了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科学教育的理念构建与实践探索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教师科学教育观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江  魏冰  曾丹红 《化学教育》2003,24(Z1):58-60
本文报道了调查不同层面的中学化学教师科学教育观念的结果。多数教师赞成现代科学教育观念,对传统和现代科学教育观念“都赞成”的教师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令人乐观。问题的关键是 :尽快构建并实施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相匹配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要多渠道继续教育,更新观念,提高科学素养,准备进入新课程。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与课程教材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俊明 《化学教育》2002,23(6):6-10,20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特点、性质、类型和结构;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方法教育;中学化学中应该着重进行哪些科学方法教育;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等问题。指出:科学方法是科学素质的重要构成因素。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搞好当前的课程教材改革的需要。文中提出了确定中学化学中科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年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设想,还就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和原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科学方法教育要力戒教条式灌输,要注意让学生在积累经验基础上进行归纳;重视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科学方法教育要跟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的教育相互结合,跟人文精神教育结合。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还应该重视技术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5.
生物安全问题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生物安全防控越发重要,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新冠疫情初期的个人防护装备紧缺暴露了医疗紧急物资储备严重不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缺乏。面临严峻的疫情挑战,跨学科、多学科合作是科学防疫的关键。材料的光、电、声、磁和热等多特性有助于设计和制备多功能的新型生物安全材料,满足检测、预防和治疗各方面的生物安全防控所需。充分发挥生物安全学与材料学交叉融合的优势,利用新型生物安全材料克服传统材料的不足与缺点来改善检测手段或提供新式检测方法,生产多功能口罩、防护服,开发多种、高效、低毒药物与疫苗,有助于做好医疗紧急物资储备,有利于抗击新冠肺炎大流行。同时,新型生物安全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基于基础研究和实际问题,加快产业化速度,未来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其他新发突发传染病流行。  相似文献   

6.
胡恺岩  王祖浩 《化学教育》2012,33(9):123-125,136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于2011年7月发布了《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为开启美国新一代的科学教育奠定基础。《框架》采用“核心学科概念”“交叉观念”和“科学与工程实践”3大维度来建构其结构,将“工程与技术、科学应用”纳入核心学科领域,突出科学的实践本质,并通过“学习进程”来描述科学学习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框架》的解读,开拓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调查不同层面的中学化学教师科学教育观念的结果.多数教师赞成现代科学教育观念,对传统和现代科学教育观念“都赞成“的教师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令人乐观.问题的关键是:尽快构建并实施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相匹配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要多渠道继续教育,更新观念,提高科学素养,准备进入新课程.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教师科学教育观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调查不同层面的中学化学教师科学教育观念的结果。多数教师赞成现代科学教育观念,对传统和现代科学教育观念“都赞成”的教师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令人乐观。问题的关键是:尽快构建并实施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相匹配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要多渠道继续教育,更新观念,提高科学素养,准备进入新课程。  相似文献   

9.
学生选择科学教育专业的动机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专业是适应基础教育学科综合化和提高学生素质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它的发展目前受制于社会对它的认同度.我校在我省高师院校中率先开设该专业,欲探索其发展规律,尤其是生源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学习的动机理论,就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能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及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背景下,探讨了化学教学论学科面临的新使命: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基础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指导。分析了达成新使命所面临的新挑战:增进对化学学科内容的理解,提升化学专业对话的能力;融通化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科学哲学等领域,明晰化学教育的理论基础;深度反思与融通国内外化学教育研究成果,明晰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学术性及独特优势;融通化学教育研究与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弥合二者之间的隔阂;加强化学教育研究成果与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外部认同等。  相似文献   

11.
甘肃科学教育馆是1939年创立的一个致力于科学教育与推广的专门机构。民国时期的甘肃科学教育馆克服重重困难,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宣传科学知识,尽力协助学校科学教育,切实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西北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新中国的科普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节能低碳是今天生活的主旋律,也是高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高校科学教育融入绿色生态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绿色课堂教学模式、绿色实验教学模式、导师制的管理模式、绿色生态教育实践模式、开展多种生态式绿色教育主题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好样  韩红斐 《化学教育》2016,37(16):48-51
主要介绍了科学教育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指出提高科学教育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应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设置符合该专业教学目标的课程内容,同时注重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郭科  胡源龙  曾艳 《化学教育》2023,44(1):14-21
培育学生的科学风险意识是积极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以“不确定性和后果”2个核心属性作为筛选标准,对初中理科教科书中的科学风险进行内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理科教科书中共有13种类型的科学风险来源,呈现出学科全覆盖、内容涵盖面广以及呈现形式多样的特点;总体上来看,初中理科教科书注重不规范操作所带来的科学风险;生物教科书主要强调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科学风险,物理教科书主要强调日常操作不规范所带来的科学风险,而化学教科书则更多指向实验操作不规范所带来的科学风险。话语策略分析的结果表明:教科书强调“规避化解为主,应对处置为辅”的科学风险态度;强调学生在科学风险中的主体参与;要求强化学生对于科学风险的科学理性评估管理,削弱学生对科学风险的极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黄炎  刘国东  张学记 《化学进展》2020,32(9):1241-1251
2019年12月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给全球社会、经济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由于尚无用于COVID-19的特定药物或疫苗,快速及时的检测和诊断对于控制疫情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目前检测COVID-19的方法,主要比较了CT检测、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在检测COVID-19中各自发挥的作用,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综述了各种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病毒分离是检测病毒感染的黄金标准,但是要求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多数实验室和医院无法满足。CT检查可以直接看到症状,但是存在特异性低的局限;核酸检测能提供直接的证据,是当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方法,但是存在假阳性;抗体检测能提供非直接的证据,适于进行筛查工作,但是其无法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且可能得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本文提出了联合使用和综合判读可以从技术和时间差上互补,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王强  周婧  郭明  孙根班 《化学教育》2014,35(12):45-48
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教学实践的小学化学实验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功能,为了提高相关人员对小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关注度,从现有理论出发,对小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维度进行划分和定义,然后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教学功能进行具体化阐释。  相似文献   

18.
姚婵  姜大雨 《化学教育》2018,39(19):57-61
幼儿科学教育融入化学小实验对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完整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想法,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与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合作,开展了题为“我是小小魔法师”的主题课程,给幼儿园的孩子们设计了系列趣味性和益智性化学小实验,这些小实验受到了幼儿园小朋友的喜爱,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Rapid detection of huma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termed a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or COVID-19 infection, is urgently needed for containment strategy owing to its unprecedented spreading. Novel biosensors can be deployed in remote clinical settings without central facilities for infection screening.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serve as analytical tools for rapid detection of viral structure proteins, mainly spike (S) and nucleocapsid (N) proteins, human immune response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viral ribonucleic aci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y-products, and other potential biomarkers. The development of point-of-care testing devices i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requirement of extensive validation, a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 step. Together with specific biorecognition molecules, nanomaterial-based biosensors have emerged for the fast detection of early viral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20.
李铮  张凯  程森  马爱洁 《化学教育》2021,42(20):108-112
中国古代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史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挖掘、解读,形成化学科普题材,既是化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现实要求。以寒食散为例,探讨中国古代化学史资源所蕴含的人文素养教育价值,认为化学科普中汲取历史资源,不仅增加了科普的趣味性,有利于向公众普及化学知识,还有助于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