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五十年代,齐格勒催化剂的发现开创了络合催化的新纪元,对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在塑料、橡胶、纤维三大合成材料中的作用,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此,西德的齐格勒和意大利的纳塔分享了1963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金。现在,催化剂的专利有效期已过,但针对齐格勒催化剂的研究工作仍然经久不衰,它在工业中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生产用的齐格勒催化剂几经换代,面目一新,其效率远非昔日催化剂所能比拟。关于  相似文献   

2.
一在众星闪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中,德国化学家齐格勒(Karl Ziegler)是一颗光彩照人、耀眼夺目的巨星。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典型的固相合成法,及其在多肽、低聚核苷酸和寡糖合成中的应用。比较了固相合成法与传统的液相合成法之优缺点。介绍了固相合成法中常用的高分子载体;氨基、羧基、羟基、磷酸基等功能基的化学保护方法。介绍了1984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固相合成创始人R.B.Merrifield在此领域中的成就。引用了1963~1986年的60篇文献。  相似文献   

4.
鲍林小传     
里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于1901年2月28日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22年在俄勒冈州立学院获得化学工程理学士,1925年在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获得哲学博士。他从1922年到1963年11月在加利福尼亚工学院任教,1963年到1967年为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腊民主学院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研究教授,1967年到1969年任圣地亚哥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教授,1969年到1973年任斯坦福大学化学教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化学会曾于1956年11月8、9两日在来比锡城(Leipzig)召开希有元素会议(Symposium uber seltene Elemente)。由来比锡大学无机化学系主任L.Wolf教授主持,在物理化学大师W.Ostwald(1853—1932,1909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所留下的讲堂中进行。开会时经常参加的有二百多人;有来自捷克、波兰、匈牙利和中国等新民主主义国家,也有来自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德意志联邦等  相似文献   

6.
第三十六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学术讨论会(化学)于1986年6月29日至7月4日在联邦德国南部巴登湖畔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林岛(Lindau)举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学术讨论会从1951年开始,每年一次于林岛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加强青年大学生、研究生、助教(包括外籍留学生)与世界第一流著名科学家的联系,共同讨论和交流,使青年一代科学工作者继承发扬老一代著名科学家的学术思想,加速青年一代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1984年7月31日至8月4日在美国Boulder市科罗拉多大学召开了第23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ICCC)。会议由美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和IUPAC共同举办。会议由1983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坦福大学的  相似文献   

8.
陈雪英 《化学教育》1987,8(5):59-63
诺贝尔奖金自1901年颁发以来一直成为科学界的最高奖赏。它象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吸引着那些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们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本世纪以来已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达三百多名,他们所创造的科学成就带给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财富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9.
由我国著名理论化学家唐敖庆教授和日本著名理论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福井谦一教授共同关怀支持的中日双边理论化学学术讨论会第二次会议于1992年9月15日至19日在日本京都基础化学研究所召开。这是1990年在北京、西安召开的第一次讨论  相似文献   

10.
《物理化学学报》1986,2(4):295-296
吴学周先生,字化予,1902年9月20日出生于江西萍乡县。1924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考取公费留学,1931年获美国California州立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32年秋赴德国Darmstadt高等工业大学,与光谱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G.Herzberg教授共同从事自由基光谱和分子振动光谱研究。1933年夏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任所长。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被推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兼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1983年10月31日于长春病逝。  相似文献   

11.
1985年在上海召开的IUPAC国际药用天然产物有机化学学术会议闭幕式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国的Barton教授代表《四面体》(Tetrahedron)杂志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Stork教授颁发了“四面体奖”,以表彰他在立体选择性合成上的重要贡献。《四面体》是著名的国际有机化学杂志。“四面体奖”是从1981年开始颁发的,在国际有机化学界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Merrifield)获得了198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是表彰他在固相载体上进行多肽、蛋白质合成的独创性研究。他是美国纽约市洛克菲勒(Rockefeller)大学的教授。他是该校第十九位获得诺贝尔奖桂冠的学者。在化学方面早在1972年该校的斯坦福·穆尔(Mo(?))和威廉·斯坦(Stein)  相似文献   

13.
享有“化学界联合国”称号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第一次与中国化学会联合主办 IUPAC国际药用天然产物有机化学学术会议,1985年11月10日至14日在上海召开。有来自五大洲的33个国家和地区的422名学者参加,论文332篇。其中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国的 Barton教授,苏联科学院副院  相似文献   

14.
北京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兼属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与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1987年底建成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我国著名化学家、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唐有祺教授兼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结构化学研究具有坚实的基础,且各具特色.早在50年代,唐有祺教授和徐光宪教授率先在北京大学传播结构化学知识.1955年在唐有祺教授主持下建立了晶体化学实验室,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和进修教师.1963年物质结构实验室已初具规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3):264+282+286+302+344+361+363+367
王海舟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冶金分析表征专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所提出的冶金材料组成状态的统计表征、复杂体系痕量元素的分析表征以及冶金过程组成状态转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陈永勤,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一篇“高激发态乙炔的光谱研究”的高水平博士论文。他和他的两位导师罗伯特·菲尔德(Field)教授及詹姆斯·金塞(Kinsey)教授,因此而共同获得在化学领域为研究生教育而设立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签名奖(Nobel Laureate SignatureAward for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emistry)。授奖  相似文献   

17.
一、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糖核苷酸的发现及其作用的研究阿根廷生物化学家莱洛尔(L.F.Leloir)教授由于在糖质的生物合成中糖核苷酸的发现及其作用的研究取得优异成果而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金化学奖。这项工作对于阐明生物化学中最基本的问题——多糖的生物合成机理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郭保章 《化学教育》1981,2(6):37-43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1866-1919,瑞士)是第一个认识到金属离子可以通过不只一种“原子价”同其他分子或离子相结合以生成相当稳定的复杂物类,同时给出与配位化合物性质相符的结构概念的人。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来,分子反应动力学(分子反应动态学)作为化学动力学的前沿阵地有了很大的发展。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著名的分子反应动力学专家D.R.Herschbach,李远哲及J.C.Polanyi三人就是一个标志。李远哲教授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华裔化学家。对分子反应动力学和李远哲教授的研究成果既使做一个粗浅的介绍都非笔者能力所及。今仅就个人所知,举出在分子反应动力学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事例,或许能由此窥见李教授及其研究组对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早在1842年德国人R.Bunsen合成了第一个金属有机化学物卡可砷(As_2(CH_3)_4)。几年之后,E.Frankland合成了一系列二烷基锌化合物。此后的一百多年,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金属有机化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迅速发展。德国(主要是西德)的金属有机化学研究水平是较高的。由于研究金属有机化学而荣获诺贝尔奖金的西德学者有K.Ziegler(1963年)和E.O.Fischer(1973年)。在西德,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单位很多,本文着重介绍主要研究单位的情况,对其他研究单位则顺便提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