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70%(v/v)乙醇-水溶液中Cd(II)与维生素D3(VD3)和乙二胺(en)或2,2'-联吡啶(bipy)在37±0.1℃和离子强度为0.10(KNO3)条件下, 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上述混合配位体系均形成稳定的1:1:1型混配配合物, 且△logK值均为较大的正值(分别为+1.06和+1.54), 但相应的logX值却并不很大(分别为2.18和2.83)。从统计效应和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相互作用, 讨论了造成这种反应常结果的可能原因, 并针对如何判断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稳定性高低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70%(v/v)乙醇-水溶液中Cd(Ⅱ)与维生素D_3(VD_3)和乙二胺(en)或2,2′-联吡啶(bipy)在37±0.1℃和离子强度为0.10(KNO_3)条件下,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上述混合配位体系均形成稳定的1:1:1型混配配合物,且△log K值均为较大的正值(分别为+1.06和+1.54),但相应的logX值却并不很大(分别为2.18和2.83).从统计效应和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相互作用,讨论了造成这种反常结果的可能原因,并针对如何判断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稳定性高低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2,CdA,CdA~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3)、温度分别为15℃, 25℃, 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Δ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 和熵变Δ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高恩君  王魁  刘祁涛 《化学学报》1993,51(7):646-651
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2,CdA,CdA~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3)、温度分别为15℃, 25℃, 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Δ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 和熵变Δ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徐息良  黄仲贤 《化学学报》1986,44(10):1005-1010
本文报道了L-苏氨酸同Cu(II),Zn(II),Fe(II),Mn(II),Ca(II),Mg(II),Ni(II),Cd(II)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的pH电位法研究.电位滴定数据是使用MINIQUAD和ESTA计算机程序处理的.在每个体系中确定了最佳配合物粒子模型,并测定了在生理条件下(温度为37±0.1℃离子强度为150mmol.dm^-3NaCl)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在铜配合物中Cu,Thr.His混配配合物是与Cu(His)~2^-同样重要的配合物,因此需要重新计算在血浆中铜在这些配合物中的分布.虽然苏氨酸可以看作为三齿配位体,但本工作的结果并无证据支持羟基参与配位,然而在Cd-The-His体系中,Cd.Thr.His同它的1:2母体二元配合物相比表现了显著的稳定性,这可能显示了不同的配位状况.但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用pH电位滴定法首次研究了水溶液中三元混配配合物M(Bic)L+(M2+=Ni2+或Zn2+,L=苯并咪唑、吡啶、3,4-二甲基吡啶、异喹啉,Bic- = N,N-双(羟乙基)甘氨酸的单电荷阴离子)的稳定性.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值用ΔlgKM =lgKM(Bic)M(Bic)L-lgKMML来表示.结果表明这些三元混配配合物比统计规律所估计的要稳定得多,且ΔlgKZn 大于ΔlgKNi.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增大可归因于πA-πB协同作用和Zn2+配位构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谢乾  丁玉强 《合成化学》2023,(11):855-863
La2O3薄膜材料应用广泛,而制备La2O3薄膜的前驱体合成面临着挑战,多数现有前驱体热稳定性差、合成路线复杂或者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本文报道了混配型和均配型的胍基、脒基镧配合物二(N,N′-二异丙基-甲胺基胍基)一(N,N′-二异丙基戊基脒基)合镧(配合物1)和三(N,N′-二异丙基-甲胺基胍基)合镧(配合物2),通过1H NMR,13C NMR表征结构;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所有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挥发性。结果表明:配合物1在加热至170.0℃时,其蒸气压会急剧上升;在202.0℃能产生1.0 Torr的蒸气压;在260.0℃以下该配合物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上数据说明:该配合物比较好地满足CVD工艺条件,是一种潜在的化学气相沉积前驱体;通过CVD技术,在源加热温度210℃、沉积温度为260.0℃、沉积时间为10.0 min的条件下得到约11.9 nm薄膜,SEM和XPS分析了薄膜的形貌和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的纳米薄膜为高纯的La2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CNDO/2方法从理论上探讨了碱金属离子Na^+,K^+和Cs^+与2,3-苯并-8,11,15-三甲基-18-冠-6(简称BC3-18C6)在溶液中发生的配位反应,计算了配位反应中CNDO总能量的变化,再现了量热法所得出的碱金属离子Na^+,K^+和Cs^+与BC3-18C6在溶液中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次序:K^+>Na^+>Cs^+。所计算的配位能和配合物的水化能表明,在水溶液中碱金属水合离子与冠醚配位,形成稳定的二水配位的碱金属离子冠醚配合物[M(BC3-18GC6)(H~2O)~2]^+。碱金属离子与冠醚中的氧形成的金属-氧键不如其水合物中的金属-氧键强,碱金属离子能与冠醚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主要是由于配体的大环效应和配合物的溶剂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HL的酸常数(L=苯并咪唑,吡啶,3,4-二甲基吡啶,异喹啉)以及二元配合物CuL2+和三元混配配合物Cu(Bic)L+(Bic-=Bicine的单电荷阴离子)的稳定常数.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lgKCu=lgKCu(Bic)Cu(Bic)L-lgKCuCuL来表示.结果表明由于δ-π协同效应和疏水作用,三元混配配合物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_2,CdA,CdA_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_3)、温度分别为15℃,25℃,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G和熵变△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Cu(II)-氨基酸-核苷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昌平  张凡  郭和夫 《化学学报》1993,51(10):973-977
合成和表征Na~2[Cu(L-Ala)~2(5'-GMP)].2H~2O、Na~2[Cu(L-Ala)~2(5'-IMP)].6H~2O、Na~2[Cu(L-His)(5'-GMP)Cl~2^2.2H~2O和Na~2[Cu(L-His)(5'-IMP)Cl~2].H~2O四个新的三元配合物, 其中两个L-Ala分子通过羧基O和α-氨基N与Cu(II)成反式配位, 一个L-His分子通过羧基O和咪唑环上的N与Cu(II)配位; 一个5'-GMP或5'-IMP分子嘌呤环上的N(7)与Cu(II)配位; 5'-GMP的磷酸根上可能存在强氢键, 而5'-IMP的磷酸根上不存在强氢键; 在含L-Ala三元配合物中, 5'-GMP的C(6)=0可能参与配位或形成强氢键, 而5'-IMP的C(6)=0不参与配位或形成配位或形成强氢键; 在含L-His三元配合物中, 5'-IMP的C(6)=0的表现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Khalil MM  Radalla AM 《Talanta》1998,46(1):53-61
Formation of binary and ternary complexes of Cu(II) and Ni(II) metal ions with inosine as a primary ligand and some biologically important aliphatic and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succinic, oxalic, malic, maleic, malonic, tartaric, 5-sulfosalicylic, salicylic and phthalic acids) as secondary ligands was studied by the potentiometric technique at 25 degrees C and 0.10 M (NaNO(3)) ionic strength. The ternary complex formation was found to take place in a stepwise manner.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se binary and ternary systems were calculated. The lower stability of 1:2 complexes of inosine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1:1 systems is in accord with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The values of Delta log K for the ternary complexes studied have been evaluated and discussed. The mode of chelation of ternary complexes was ascertained by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3.
我们合成了[M(bpy)~3]X~p(X为SO^2^-~4、Cl^-或ClO^-~4, P=1或2。M为V、Cr、Mn、Fe、Co, Ni、Cu、Zn)。测定了其电子光谱, 指认了各谱带的归属, 并预计了未能显示的谱带的位置。求得了八面体场的参数: D~q, Racah参数B、电子云扩展系数β、M的单电子的旋-轨偶合参数ξ~a~d和配合物的旋--轨偶合参数λ, 指出了与[M(bpy)~3]^2^+的电子光谱相关的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14.
稀土离子-1,10-菲罗啉桥联胺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0.1)℃,Ⅰ=0.1mol·dm^-3NaClO~4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配体N,N'-二取代基-1,10-菲罗啉-2,9-二甲胺(LI~I6,取代基分别对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在水溶液中分别与稀土离子Lu[Lu=La(Ⅲ),Ce(Ⅲ),Pr(Ⅲ),Nd(Ⅲ),Sm(Ⅲ),Eu(Ⅲ),Gd(Ⅲ),Tb(Ⅲ),Dy(Ⅲ),Ho(Ⅲ)]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提出了配合物在溶液中的可能结构,对金属离子和取代基的大小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动用线性回归,对有放射性的Pm(Ⅲ)与相应配体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5.
合成和表征了新的三元配合物: [Cu(L-His)(5'-AMP)]Cl2.4H2O,[Cu(L-His)(5'-GMP)]Cl2, [Cu(L-His)(5'-IMP)]Cl2.2H2O,[Cu(l-Lys)2(5'-GMP)]Cl2.6H2O, Na2[Cu(L-Lys)2(5'-GMPH_2)].6H2O,Na2[Cu(L-Lys)2(5'-GTPH_2)].6H2O, Na2[Cu(L-Lys)2(5'-IMPH_2)].10H2O. IR及NMR谱表明, 5'-嘌呤核苷酸以嘌呤碱基上的7-N原子与Cu(II)配位。在5'-嘌呤核苷酸形成的配合物中, 磷酸根不参与配位, 但是Na2.5'-GMPH-2和Na.5'-GTPH-2的磷酸根参与配位, 而Na2.5'-IMPH-2的磷酸根不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16.
邹时复  姜庆利 《化学学报》1983,41(3):242-247
With mercury (II)-methyl thymol blue-X (SCN, Br, I) as example, two method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one bases on the variation experimental design, so that classical method of degree of dissociation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tability constant from the molar ratio curve obtained. This method is simple, adaptable to cases where the decomposition is relatively weak. The second method requires the preliminary acquisition of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the decomposition reaction, wit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tability constant of the preceding formation reaction thereon. The evaluation procedure is more strict. Thhis method is applicable whether the decomposition reaction is strong or weak. Thus, we obtain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ernary complexes with rather strong subsequent decomposition reaction, such as Hg.MTB.I. Results obtained are rather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7.
使用改进的RD-1型热导式量热计测量了镍(II), 锌(II),钴(II)-N-(间甲苯基)亚氨基二乙酸-氮三乙酸三元配合物的生成焓, 发现其大小按金属离子来说符合Irving-William序列。利用配体的多环水化结构等讨论了该三元配合物的生成焓和相应的二元配合物的生成焓, 同时求得了上述三元体系的热力学参数, 指出上述三元体系的生成熵是导致这些三元体系具有较大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常,固态络合物的稳定性可由其原始盐与气态加合物形成络合物时的生成热来表征,为了评价MCl_2·2Py(M=Cu,Ni,Co,Mn,Hg,Zn,Fe,Cd)络合物系列的稳定性,一方面用定量DTA对该络合物系列的生成热进行了测定,一方面用杨频等人对由原始盐与气态加合物形成络合物时的生成热所建立的公式进行了计算,取得了与实测值相近的结果,并依此数据估计了Py_2MCl_2络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在配合反应体系中,当某一物种不能获得它单独存在时的吸收光谱,即得不到它的摩尔吸光系数时,测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往往比较困难,有时甚至难以解决。Al-ECR即属于这样的体系,众多通用的饱和法不能使用。我们采用过Ingmen的方法亦未能得出合理的结果(时常出现负值)。我们曾报道利用等色点特性求取三元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利用溶液不同pH时等色点的特性,测定了Al-ECR体系的稳定常数,方法简便,所得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