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2014年7月13—17日,第21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主题为"声与振动的深入研究"。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为大会主席。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AV)主席M.Pawelczyk和执行理事M.J.Crocker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王小民,中国声学学会宗健、毛东兴副理事长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际声与振动学会发起,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得到了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2.
每三年一次的21届国际声大会ICA,于2013年6月2-7日在加拿大东部Montreal与美国声学学会165届年会和加拿大声学学会51届年会联合举行。本届大会共有1607篇论文,数量在ICA历届大会中最多,分别在174个专题组进行。论文摘要集按各专题组时序、会场地点及时间表排列,一目了然。这是由美国声学会会刊负责编印,会前预先寄发给全体会员,大会报到时亦人手一册,方便与会者。这也是美国声学学会每年二届年会的惯例。会议另发存储于U盘上的所有报告全文,便于阅读和保存。 相似文献
3.
4.
1998年6月20-26日,第十六届国际声学大会(ICA)与美国声学学会第135届年会在美国西雅图联合举行。有来自49个国家、近二千名代表出席,论文报告1500余篇,是历史上最大一次声学界聚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席人数不下五十有余,包括来自港、台和旅外学者.论文分布在十三个分支学科:物理声学、建筑声学、噪声、结构声学和振动、工程声学、音乐声学、动物生理学、海洋声学;水声学、声学中的信号处理、振动生理响应及医学超声、心理和生理声学.ICA是在国际声学委员会(国际理论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下… 相似文献
5.
第13届国际声学大会将在1989年8月24日至31日于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大会的全体会议安排了11个应邀报告。美国J.J.Zwislocki将报告“耳的声学和力学”,西德I.J.Meyer的报告是“乐器的功能和音色”,新西兰A.H.Marshall报告“声学设计过程的发展”,丹麦L.Biφrnφ报告“非线性超声的理论和应用”,英国A.Dowling报告“声学耦合的燃烧不稳定性”,波兰J.Sadowski报告“规划市区时的噪声防护”,日本A.Nakamnra报告“非线性声学研究的计算机模拟”,苏联O.V.Rudenko 报告“非线性声 相似文献
6.
第20届国际声成像会议(20thISAI)于1992年9月12日至14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承办。中国电子学会、声学学会、地球物理学会、医学影像学会和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联合协助筹办。东南大学校长韦钰教授任大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G.Wade教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应崇福教授为大会名誉主席。来自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十九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上海市声学学会、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光声光热会议,于9月12日至9月14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等国内著名学府和研究所共28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同济大学陈成澍校长和上海市声学学会副理事长陈思忠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中科院院士张淑仪教授和工程院院士李同保教授分别在会上作了“光声光热研究进展近况”和“单泡声致发光现象及实验装置”的特邀报告,并有23篇学术论文作了大会… 相似文献
8.
9.
第八届西太平洋声学大会于2003年4月7日—9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19个国家和地区的声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此次会议覆盖了大部分与声学有关的学科,包括生物声学、语音、建筑声学、噪声与振动、电子设备、水声学、音乐、主动噪声控制、环境声学测量、换能器、心理声学、信号处理、超声等。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