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7月13 17日,第21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the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ICSV2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大会以\"声与振动的深入研究\"为主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担任大会主席。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AV)主席Marek Pawelczyk和Malcolm J.Crocker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王小民,中国声学学会宗健、毛东兴副理事长等出席了会议。国际声与振动大会(ICSV)是由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 相似文献
2.
3.
每三年一次的21届国际声大会ICA,于2013年6月2-7日在加拿大东部Montreal与美国声学学会165届年会和加拿大声学学会51届年会联合举行。本届大会共有1607篇论文,数量在ICA历届大会中最多,分别在174个专题组进行。论文摘要集按各专题组时序、会场地点及时间表排列,一目了然。这是由美国声学会会刊负责编印,会前预先寄发给全体会员,大会报到时亦人手一册,方便与会者。这也是美国声学学会每年二届年会的惯例。会议另发存储于U盘上的所有报告全文,便于阅读和保存。 相似文献
4.
1998年6月20-26日,第十六届国际声学大会(ICA)与美国声学学会第135届年会在美国西雅图联合举行。有来自49个国家、近二千名代表出席,论文报告1500余篇,是历史上最大一次声学界聚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席人数不下五十有余,包括来自港、台和旅外学者.论文分布在十三个分支学科:物理声学、建筑声学、噪声、结构声学和振动、工程声学、音乐声学、动物生理学、海洋声学;水声学、声学中的信号处理、振动生理响应及医学超声、心理和生理声学.ICA是在国际声学委员会(国际理论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下… 相似文献
5.
第20届国际声成像会议(20thISAI)于1992年9月12日至14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承办。中国电子学会、声学学会、地球物理学会、医学影像学会和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联合协助筹办。东南大学校长韦钰教授任大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G.Wade教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应崇福教授为大会名誉主席。来自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十九个国家 相似文献
6.
第18届国际声学大会(The 18th InternationalCongress on Acoustics,ICA2004)于2004年4月4日至9日在日本京都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近年来声学的应用日益广泛,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声学的各个分支的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这次会议的主题确定为提高生活品质的声学科学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8.
2013年6月4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田静研究员和向宁教授在第21届国际声学大会(ICA2013Montreal)上成功组织了\"纪念马大猷院士声学贡献专题研讨\",来自世界各地声学巨匠和青年才俊纷纷投稿,回顾了先生在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并深情地缅怀了与先生一起时的点点滴滴。2013年6月2—7日,每三年一度的国际声学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这是声学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声学家们的节日。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届大会上,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研究员和美国伦斯勒理工 相似文献
9.
中国兵工学会申办工作代表团于2005年11月14日至18日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的第22届国际弹道大会,并在大会期间召开的国际弹道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上,以较高的得票获得了第25届国际弹道大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Ballistics,简称ISB)的举办权。申办代表团由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冯长根为团长,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徐复铭为副团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秘书长、申办工作办公室主任许毅达为领队一行10人。代表团在加期间广泛接触了国际弹道委员会成员,为申办成功做了全面周到的准备,申办的成功将是中国乃至亚洲国家首次举办国际弹道大会。 相似文献
10.
第13届国际声学大会将在1989年8月24日至31日于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大会的全体会议安排了11个应邀报告。美国J.J.Zwislocki将报告“耳的声学和力学”,西德I.J.Meyer的报告是“乐器的功能和音色”,新西兰A.H.Marshall报告“声学设计过程的发展”,丹麦L.Biφrnφ报告“非线性超声的理论和应用”,英国A.Dowling报告“声学耦合的燃烧不稳定性”,波兰J.Sadowski报告“规划市区时的噪声防护”,日本A.Nakamnra报告“非线性声学研究的计算机模拟”,苏联O.V.Rudenko 报告“非线性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