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食盐电池     
人们一般用完电池之后,除扔掉或由小孩拔开、取出炭棒玩耍外,不作别用,这样就白白浪费许许多多的废电池。为了充分利用废料和便于农村代替油灯照明,可以把废电池改制为食盐电池。食盐电池就是用食盐饱和溶液作电解液,利用原来废电池的锌皮和炭棒作电极制成的电池。  相似文献   

2.
高氯酸电池     
高氯酸电池和镁电池均为目前常用的低温电池。高氯酸电池除了在低温环境中不会冻结仍能正常放电进行工作(一般可用在—40℃低温,甚至环境温度低到—40℃以下时它还能满意的工作)外,它还具有:制造容易(不须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便于保存(在未活化以前干燥状态下,可以保存很久有较长的搁置寿命,并不须特别小心预防其被损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葛秀涛 《大学化学》1993,8(5):46-46
现行大多数物化教材,都将Daniell电池 (一) Zn|ZnSO_4(aq)(?)CuSO_4(aq)|Cu(+)作为典型的可逆电池描述,认为其放、充电反应是可逆的。而笔者认为该电池应是不可逆的,因其除有液接面“(?)”外,更主要的是微量电流通过时放、充电反应是不可逆的。按可逆电池的条件,通过整个回路的电流必须是无限小量或微量的,以保证各种电化学过  相似文献   

4.
廖川平 《化学通报》2014,(8):865-871
本文比较了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电池的结构、原理、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超级电容电池的正极具有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结构和双电层储能机制,负极具有类似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结构和快速电化学储能机制。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空间都很有限,而作为两者结合的产物的超级电容电池可兼具高比功率、高比能量、高放电电压和长循环寿命的优点,是未来储能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但还面临缺乏具有高分解电压的电解液和高充电电压下电解液中离子枯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超级电容电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川平 《化学通报》2014,77(9):865-871
本文比较了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电池的结构、原理、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超级电容电池的正极具有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结构和双电层储能机制,负极具有类似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结构和快速电化学储能机制。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空间都很有限,而作为两者结合的产物的超级电容电池可兼具高比功率、高比能量、高放电电压和长循环寿命的优点,是未来储能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但还面临缺乏具有高分解电压的电解液和高充电电压下电解液中离子枯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中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它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很好的吸收特性[1]。人们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为人类造福开始了光合作用模拟,70年代后以叶绿素为光敏剂的研究成了科学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太阳光发电或贮能,这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手段之一,具有现实意义。从七十年代初到现在,有很多人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对光电现象的最初研究,是法国科学家Becquerel在1839年开始的,他的实验见图1:  相似文献   

8.
杨小东  瞿金清 《化学进展》2013,(8):1283-1291
有机自由基电池(ORB)是利用稳定的有机自由基聚合物作为电极活性材料的一类新型可充电电池,具有快速充电速度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外,有机自由基聚合物还可制成薄膜电池。ORB不含有毒的重金属,其充放电依赖于有机自由基如氮氧自由基的氧化和还原反应,不同于锂离子电池依靠锂离子的脱嵌和嵌入。ORB为环境友好型电池,可作为笔记本电脑、智能卡、传感器和无线电频率识别标签等设备的潜在电源。本文综述了ORB的构成、特征、充放电机理以及研究进展,分析了高性能有机自由基电池的开发动态,包括通过自由基聚合物的多阶充放电特点成倍增加电池的放电容量,通过电极材料的纳米掺杂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并指出了高放电容量有机自由基聚合物的设计原理、ORB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陈立泉 《合成化学》2007,15(B11):1-1
首先论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大好形势,难得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欧盟相继出台了两项与化学品相关的法令,加之原材料上涨、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锂电池市场出现新的机遇。面对能源短缺和环保的严峻形势,对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呼声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燃料电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芳  郑碧娟 《化学进展》2009,21(6):1349-1355
微生物燃料电池 (Microbial Fuel Cells,MFCs) 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MFCs 的发展简史和基本原理,针对MFCs 产电性能低的现状,分别从产电微生物、电池结构、质子交换膜(PEM)、电极以及电解液等方面着重综述了近几年有关提高MFCs 产电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关于MFCs 的另一些有趣的研究方向:植物MFCs,生物阴极MFCs,以及污水脱氮和有毒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光伏电池(Electrochemical Photovo-Itaic Cell),又称为半导体/液体结太阳电池(Semiconductor Liquid-junction Solar Cell)或湿式太阳电池(Wet Solar Cell),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电解液界面上的光电化学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属于光电化学电池(Photoclectrochemical Cell)中发展较快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首先论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大好形势,难得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欧盟相继出台了两项与化学品相关的法令,加之原材料上涨、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锂电池市场出现新的机遇.面对能源短缺和环保的严峻形势,对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呼声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毅  张鑫 《化学进展》2007,19(1):74-79
结合最近几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情况,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子转移机理,影响电子转移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方法,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用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黄祺  邢震宇 《化学进展》2022,34(11):2517-2539
锂硒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高体积比容量和适中的输出电压等优点而成为备受关注的二次电池。然而,由于穿梭效应、较差的导电性、低活性物质利用率以及较快的容量衰减等问题,锂硒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近些年,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锂硒电池的充放电机理,同时也探索了各种碳材料、金属化合物等新材料作为正极载体、中间层和电解液添加剂对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锂硒电池的电极材料、中间层和添加剂等的研究进展,并且重点介绍了在充放电机理和系统优化方面的进步,以期为锂硒电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和通常熟悉的以固体或气体材料作电极的化学电源不同,液流电池的活性物质是流动着的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可实现规模化储能的电化学装置.本文简要综述液流电池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现状,瞻望发展前景,并提出它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锂金属是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研究的重点。在锂金属负极的改性研究中,锂对称电池是最常用的测试对象,但判断其短路的依据尚未统一,因此存在部分对短路数据的解析错误。本文利用原位电池对锂沉积过程中由于枝晶生长导致的短路现象进行了描述,对锂金属对称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短路现象进行了分类和讨论。通过区分硬短路、软短路及电池活化过程,提出了判断锂对称电池中枝晶生长及电池短路的依据,为判定锂金属负极改性方法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钠离子电池:储能电池的一种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钠离子电池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得到关注,但因锂离子电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没有得到广泛研究.随着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锂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亟需发展下一代综合性能优异的储能电池体系.钠和锂具有相似的物化性质,且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电池体系,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简要综述了近年来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成果,就层状Nax MO2(M=Co,Ni,Fe,Mn,V等)材料、聚阴离子型材料、金属氟化物等正极材料及碳基负极材料、合金和金属氧化物等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有机体系电解质和凝胶电解质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池中的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中的热效应;锂离子电池;电池材料;热分解;C80微量量热仪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聚合物薄膜锂电池以及全固态无机薄膜锂电池,主要对全固态无机薄膜锂电池的发展过程以及其阴极材料、阳极材料、无机固态电解质的性能和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结构的研究,并提出了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塑料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制备在柔性衬底上、材料的化学结构可调等优点.重点介绍以共轭聚合物-富勒烯衍生物混合物为活性层的体异质结结构塑料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从活性层薄膜的微观形态结构调控、电极接触界面、光场在电池各层中的空间分布以及叠层结构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塑料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效率的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塑料太阳能电池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