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荷电问题常造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上产生亮度不均、条纹等伪影.提出一种利用导电环氧树脂镶嵌样品以消除SEM图像荷电的方法,并与传统导电胶粘贴制样方法对1000℃高温混凝土、瓷土与河南双槐树考古土三种样品的适应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铜粉与环氧树脂混合制备导电环氧树脂并将样品镶嵌其中所制备样品的SEM图像基本无荷电问题,而传统导电胶粘贴方法所制备样品的SEM图像存在较严重的荷电问题,通过增加导电层厚度并不能对此进行改善,且易造成微纳结构被掩盖.最后对传统制样方法导致荷电问题的原因与导电环氧树脂对荷电问题的改善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紫外辐照接枝制备亲水性荷正电纳滤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绪芝  张明刚  平郑骅 《化学学报》2008,66(13):1583-1588
通过在酚酞基聚芳醚酮超滤膜表面紫外辐照接枝亲水性单体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ADMAC)制备了一种表面荷正电的纳滤膜. ATR-FTIR和表面水接触角的研究结果表明膜表面的接枝率和亲水性随着辐照时间和单体在接枝溶液中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荷正电纳滤膜对盐溶液有很好的截留, 对盐溶液中的高价阳离子和低价阳离子的截留率分别为95%和65%. 但当溶液中存在高价负离子时, 膜的截留性能会明显下降. 表明静电效应在荷电纳滤膜的分离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动电法研究磺化聚醚砜纳滤膜界面电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电法对表面具有功能基团解离的磺化聚醚砜纳滤膜(NTR-7450)界面电现象进行探索。其中,在Zeta电位测试过程中引入相关措施,例如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体系总电导(膜体电导、膜表面电导和电解质溶液电导)和变化流道高度等,以便获得更为真实的Zeta电位,进而根据Gouy-Chapman双电层模型系统地考察了离子强度、阴离子种类(KCl,K2SO4和K3PO4)对膜表面荷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0.1~0.5mmol/L)电解质溶液中,磺酸基的解离是NTR-7450纳滤膜荷电的主要原因;而在较高浓度下(1.0~10mmol/L),NTR-7450纳滤膜荷电则是由特性吸附引起,并且膜体积电荷密度与电解质溶液浓度之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在KCl,K2SO4和K3PO4溶液中分别为:ln|X|(mmol/L)=2.3337+0.772lnC(mmol/L),ln|X|(mmol/L)=3.584+1.119lnC(mmol/L)和ln|X|(mmol/L)=2.988+1.067lnC(mmol/L)。  相似文献   

4.
解读纳滤:一种具有纳米尺度效应的分子分离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彦彦  李倩  王晓琳 《化学进展》2012,24(5):863-870
纳滤膜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用于液体分离的新型分离膜。早期研究中,先后提出的基于筛分效应的细孔模型,基于静电效应的电荷模型,以及同时考虑上述两种效应的静电位阻模型和道南位阻模型等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纳滤膜分离机理和指导纳滤膜过程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这些具有“疏松型反渗透膜”特点的纳滤膜没有相应的膜性能预测评价软件,使得针对具体应用过程的纳滤膜的大规模标准化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为此,结合上述模型,根据一些特定实验拟合确定混合盐体系同号离子间的竞争作用和异号离子间的调节作用,提出了一个适于混合盐体系的纳滤膜分离性能评价模型,促进了纳滤膜技术在水处理过程的大规模推广。最近,根据纳滤膜对离子选择性分离性能及其伴随的动电性质的细致而深入的实验研究,发现仅考虑筛分效应和静电效应并不能完全合理地解释纳滤膜的分离性能,且在动电性质的解析上也存在一定缺陷,进而对纳滤膜纳米级孔径引起的特殊效应和溶液体系中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荷电性质变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出并定量分析了离子透过纳滤膜时存在的介电排斥效应。  相似文献   

5.
荷电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电膜以其特殊的分离机理,使之与电中性膜相比在分离性能、通量及膜的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多数的荷电膜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改性制得的,荷电膜材料的研究为新型膜材料的开发拓宽了领域,随着对膜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荷电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荷电膜所用到的材料及其用途,并对所用到的材料进行分类,然后重点论述了荷电膜的制备及其表征方法(膜电位的测试方法),最后指出荷电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对正二十面体金属X13(X=Cr,Mn,Fe,Co)中性和荷电团簇进行了全面的结构优化计算,研究了荷电对团簇的稳定性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负电能够使团簇的稳定性增强;荷电对不同团簇的原子间距离的影响不同;同时荷电对不同团簇磁性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荷负电能够使Fe13和Co13团簇的磁性大大增强;荷电对不同团簇磁性的影响不是通过原子间距离的变化来实现的,而是受到原子内部电荷的转移和杂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机功能分子是新型纳光电器件研究热门材料之一, 多用金属-分子-金属结方法研究其荷电输运特性.本文从无损制备、微纳尺度及可寻址性等方面, 综述了金属-分子-金属结器件研究进展. 将制备方法归为软接触法、扫描探针显微镜法、对电极法、交叉线法、角沉积法和纳米孔法等六大类, 并分析了不同方法及实验参数对荷电输运特性的影响. 总的来说, 扫描探针法可用于分子电学特性的快速统计分析, 但可寻址性差; 纳米孔分子结具有良好的可寻址性, 可用于分子输运特性的变温研究, 但上电极沉积可导致分子层破坏或界面特性不确定; 角度沉积法和软接触法可有效减少电极热沉积对分子层的烧蚀, 但器件尺度较大; 对电极法可获得纳米级可寻址分子结, 若结合模板压印交叉纳米线法制备电极, 则在无损分子器件研究及其集成方面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煤与生物质混烧灰荷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秸分别与两种煤以不同比例混烧生成的混烧灰进行了荷电特性研究。利用法拉第杯荷电量检测系统和静电低压撞击器(ELPI)测量了混烧灰的总体荷质比及分级荷质比,并借助于成分分析及形貌分析结果讨论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掺入量在混烧燃料中的增加,混烧灰的成分组成发生变化,使得其介电常数变大,比电阻增大,表面吸附能力增强,从而使混烧灰的总体荷质比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对混烧灰的分级荷质比测量结果表明,排除灰样粒径的影响,生物质的掺入使得混烧灰的荷电能力得以增强,但影响相对较小,颗粒粒径是影响混烧灰荷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绝缘样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测试对象,探讨了使用不同的X射线源作为激发源时,磁透镜对荷电中和系统中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使用单色化Al Kα为激发源时,磁透镜对荷电中和器的中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而使用非单色化双阳极Mg Kα为激发源,磁透镜开启时才能得到良好的荷电中和效果,磁透镜关闭时所测谱峰会因荷电效应而发生峰形畸变.  相似文献   

10.
纳滤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压力低,无相变,分离效率高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制备、污水处理、化工、制药和食品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分离体系复杂程度的增加及对膜分离性能要求的提高,荷正电纳滤膜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类重要的多胺类荷正电纳滤膜材料,具有优异的亲水性、高荷电密度及反应活性.开发具有高分离性、高稳定性、耐酸碱性、耐溶剂性、抗菌性和耐污染性的荷正电PEI纳滤膜(P-PEI-NFM)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P-PEI-NFM的制备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了P-PEI-NFM在水软化、重金属脱除、碱性染料的分离及浓缩、抗生素分离和耐溶剂纳滤的应用.探讨了P-PEI-NFM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用液相非稳态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 类水滑石(HTlc); Mg-Al HTlc 于450 ℃下焙烧得焙烧类水滑石(CHTlc); 采用结构重建法由CHTlc 制备了十二烷基硫酸根(DS-)插层(改性)类水滑石(DS·HTlc). 研究了邻甲酚在Mg-Al HTlc,CHTlc 和DS·HTlc 上的吸附行为: 邻甲酚在Mg-Al HTlc, CHTlc 和DS·HTlc 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式均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 方程, 且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大小均依次为: DS·HTlc>>CHTlc>HTlc; 在初始pH=5.00~13.00 范围内, 邻甲酚在HTlc 和CHTlc 上的吸附量随pH 值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邻甲酚在DS·HTlc 的吸附量随pH 值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邻甲酚在HTlc, CHTlc 和DS·HTlc 上的吸附量均随电解质(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探讨了吸附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DS·HTlc 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酚类有机污染物处理剂.  相似文献   

12.
The reactions involv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silicon oxycarbide and oxynitride glasses by pyrolysis of polysiloxane precursors respectively under argon and ammonia are review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precursor and of these pyrolysis reactions on the pyrolysis yield,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glass is discussed. The free-carbon content of the glass depends on the substituents in the precursor and on the nature of the pyrolysis atmospher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xynitride or the oxycarbide phase depends on the O/Si ratio of the precursor. The structure of these phases i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precursors, but rather depends on their composition and on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3.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14):2761-2774
ABSTRACT

Th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behavior of some bases and nucleosides was studied on a new reversed-phase stationary phase, alkylphosphonate-modified magnesia-zirconia. The effect of mobile phase variable such as methanol content, ionic strength and pH on their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tention behavior of the bases and nucleosides on the new stationary phase is similar to that on ODS stationary phase. The retention mechanism on the new stationary phase was also discussed. The separation of some bases and nucleosides was accomplished on the new stationary phase.  相似文献   

14.
寡聚脱氧核苷酸吸附状态随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原位电化学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方法对寡聚脱氧核苷酸(26-mers ODN和13-mers ODN)在银电极表面上的吸附状态进行了研究. 实验表明, 单链寡聚脱氧核苷酸在银电极上有很好的SERS光谱,单链寡聚脱氧核苷酸在银表面上主要以碱基腺嘌呤(A)为吸附点,吸附状态随电位变化而变化, 链长较短的寡聚脱氧核苷酸在银电极表面的吸附态对电位变化较敏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些芳胺类化合物在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的色谱行为。分别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缓冲液pH值和离子强度等对芳胺类化合物色谱保留的影响,并对这类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芳胺类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表现出反相和阳离子交换的混合保留模式。以pH 10.1的Tris-甲醇(60/40,V/V)溶液为流动相,在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成功分离了间苯二胺、邻甲苯胺、N-甲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和α-甲萘胺6种芳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以稠环芳烃为探针 ,考察了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反相色谱性能。研究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其保留值的关系 ,比较了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固定相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 Zorbax ODS对稠环芳烃异构体的选择性 ,并对可能的保留机理进行了讨论。以甲醇 -水 (体积比为 75∶ 2 5)为流动相 ,在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固定相上分离了 8种稠环芳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的漂浮型TiO2光催化剂降解水面浮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制备了漂浮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并对制备催化剂的工艺条件及水面浮油的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及BET比表面积和TiO2负载量测定,对影响负载型光催化剂漂浮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癸烷为水面模拟污染物,考察了其在日光照射下的降解效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经不同时间光照后癸烷的残留量,经7h光照后能降解癸烷9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可制得能长期漂浮于水面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通过浮油富集和光催化降解机制可对水面浮油进行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impurities in the zinc sulfide mineral sphalerite on surface wettability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to shed light on previously reported conflicting results on sphalerite flotation. The effect of iron and copper impurities on the sphalerite (110) surface energy and on the water adsorption energy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semi-empirical method modified symmetrically orthogonalized intermediate neglect of differential overlap (MSINDO) using the cyclic cluster model. The effect of impurities or dopants on surface energies is small but significant. The surface energ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urface iron concentration while the opposite effect is reported for increasing copper concentration. The effect on adsorption energies is much more pronounced with water clearly preferring to adsorb on an iron site followed by a zinc site, and copper site least favorable.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phalerite (110) surface containing iron is more hydrophilic than the undoped zinc sulfide surface. In agreement with the literature, the surface containing copper (either naturally or by activation) is more hydrophobic than the undoped surface.  相似文献   

19.
刘鸿  曾正志 《化学学报》2005,63(4):317-320
在无水乙醇中组合水杨酸甲酯、HDMBG及三氯化钕, 通过“模板反应”成功地合成了水杨酰二甲双胍合钕配合物, 表征了其化学组成和结构. 通过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了它们的降血糖作用, 通过ESR谱测定了其对人工脂质体膜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 实验表明, 配合物的降血糖作用和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盐酸二甲双胍(HDMBG•HCl), 提示药物的降血糖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或对细胞脂膜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羧甲基壳聚糖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羧甲基壳聚糖的特性及其在果蔬的涂膜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讨论了羧甲基壳聚糖的浓度、分子量、pH值、取代度对其特性的影响,介绍了羧甲基壳聚糖对果蔬的涂膜保鲜效果。本文对开发羧甲基壳聚糖在果蔬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