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论介形虫生存的主要条件——以我国现代湖泊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调查全国各地区各类型100多个较大湖泊和分析各湖泊700多个湖底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基础上,并逐一讨论湖水的酸碱度(pH值)、盐度(矿化度)、温度、深度和底质等湖泊环境要素对介形虫生存的影响,然后提出湖水盐度(矿化度)可能是影响介形虫是否生存的主要条件,最后指出180mg/1左右的湖水盐度(矿化度)可能是决定介形虫是否生存的最低极限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侏罗、白垩纪化石群序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要地叙述了中国侏罗、白垩纪叶肢介、介形类、瓣鳃类(双壳类)、腕足类、菊石、有孔虫、轮藻和孢子花粉等八个主要化石门类的地理区系及组合序列,成为对这一时代地层分区和地层划分对比进行研究的最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洪泽湖各湖区复杂的环境因素和介形虫的分布规律,来探讨介形虫生存的主要条件。通过调查和分析,再次证明:湖水盐度(矿化度)确是影响介形虫是否生存的主要条件,180 mg/L左右的湖水盐度(矿化度)确是决定介形虫是否生存的最低极限值。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化德县二登图和哈尔鄂博新第三纪哺乳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在内蒙古二登图和哈尔鄂博古哺乳动物化石地点进行了化石筛洗,获得万余件小哺乳动物的颌骨和牙齿,这些材料包括了二登图动物群已知的2斗种和新增加的25种以上的食虫类、啮齿类和兔形类化石;其中一些属种,在中国或亚洲属首次发现。动物群中既含有许多地方性的种类,又有与欧洲和北美有亲缘关系的类型;其地质时代均为最晚中新世(土洛里晚期),也可能为早上新世(路西尼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概述研究区的深水斜坡(包括半远洋)环境沉积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遗迹化石的水深分布、形体大小和深水遗迹相与沉积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对首次发现的15种遗迹属进行了讨论.根据浊积岩类型与遗迹化石组合间的关系,将15种遗迹属划分为过渡型“Zoophycos”遗迹相和深水型“Nereites”遗迹相,前者主要分布于浊积岩的近源—远源区之间的过渡区,后者则分布于远源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我国三峡东部地区晚奥陶世五峰期至早志留世龙马溪期初期Dicellograpius szechuanensis, Tangyagraptus typicus, Paraorthograptus-Diceratograptus mirus, Diplograptus bohemicus, Hirnantia-Kinnella, Glyplograptus persculptus, 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等7个化石带化石组合特点,并与世界上相应化石带作了对比,主张奥陶系与志留系的界线仍划在G. persculptus带底部,宜昌王家湾、分乡和黄花场三条剖面中任何一条均可选为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  相似文献   

7.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测定复杂基质蔬菜中9种烟碱类残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韭菜、洋葱、大蒜等复杂基质蔬菜样品中呋虫胺、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氯噻啉、啶虫脒、噻虫啉9种烟碱类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的提取效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韭菜、洋葱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经微波处理后,用乙腈提取,Envi-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北京平原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7属8种,并讨论了一些地层、古地理与古气候问题。作者主张以松山世下界(约2.43百万年)作为第四系底界,认为北京平原这一超微化石组合属古亚极生物区。  相似文献   

9.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软模板剂,制备了具有有序介孔碳涂层的固相微萃取纤维。氮气吸脱附表征表明,粉末介孔碳比表面积929 m2/g,平均孔径5.1 nm。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介孔碳涂层修饰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对多种有机物萃取结果表明纤维对苯系物有较佳的萃取性能。介孔碳涂层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固相微萃取涂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世界原油资源的日趋重质化,催化裂化工艺已经成为石油加工过程中重油的轻质化和渣油裂解的重要方法.但是如何提高催化裂化转化率和小分子烯烃的选择性是目前催化裂化工艺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催化裂化的关键是催化剂.重质油大分子催化裂化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传统的微孔分子筛只具有单一的1nm以下的微孔孔道,而重油大分子通常较大、分子链较长,很难进入到微孔孔道中充分反应,因此传统微孔分子筛对重油大分子的反应极为不利.以MCM-41为代表的介孔分子筛具有较大的孔道直径(1.5~10nm),在催化裂化炼油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其较弱的酸性和较差的水热稳定性无法满足裂化过程对催化剂酸性和水热稳定性的要求,因此限制了介孔分子筛在工业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具有微孔和介孔双模型孔分布,结合了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优势与微孔分子筛强酸性和高水热稳定性的优势,可使两种材料优势互补、协同作用,在大分子催化与吸附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受到分子筛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前人主要对硅铝基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传统的硅铝基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扩展到了硅磷铝基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在酸性室温条件下,通过两步路线合成了一种新颖且形貌可控的微孔-介孔硅磷铝酸盐MUS-5,考察了不同pH值条件下MUS-5形貌的变化,并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NH3-TPD等技术对其物相、形貌、结构及酸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体系的pH值在2.0到5.0之间变化时,可以得到三种不同形貌(包括链状、花状、桶状)的MUS-5,且MUS-5均是由微孔SAPO-5相和介孔MCM-41相组成的.同时,对MUS-5复合材料的水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经过100℃水热条件下处理48h后,发现MUS-5结构中的介孔相依然存在,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水热稳定性.最后,采用1,3,5-三异丙基苯作为探针分子评价了MUS-5催化剂的裂化性能,并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与微孔SAPO-5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催化评价结果显示:MUS-5的裂化性能远远高于微孔SAPO-5分子筛.其原因主要是由于MUS-5具有微孔和介孔双模型孔分布,结合了介孔相MCM-41的孔道优势与微孔相SAPO-5强酸性的优势,致使其催化性能大大提高.说明这种具有微孔-介孔孔道结构的硅磷铝酸盐MUS-5在大分子裂化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用酸蚀法从陕西镇巴县下寒武统下部灰岩中处理出来的保存精美完好的双瓣壳微体化石,经电子探针的成分分析,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构造研究及薄片研究,证明是一类最古老的放射虫化石。基于这些早寒武世标本的壳质成分及形态构造特点,建立了始小贝虫属(Eoconcharium)和始小贝虫科。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应用于细胞排列的介电泳微流控芯片,以实现细胞的非接触、批量排列。芯片主要包括PDMS微通道和“台阶”形ITO微电极。运用仿真软件COMSOL分析了微电极所形成的电场分布,确定了最大电场强度的位置;利用MEMS加工工艺制备了ITO微电极和PDMS微通道,PDMS微通道与带有ITO电极的载玻片经过氧等离子表面处理后,对准键合获得最终的微流控芯片。通过不同频率下的介电泳实验,实现了酵母菌细胞的介电泳运动,并确定了正、负介电泳运动的电场频率。结果表明,酵母菌细胞在溶液电导率为60μS/cm的环境下,1~10 kHz时,发生负介电泳运动;0.5~10 MHz时,发生正介电泳运动;50 kHz时,没有发生介电泳运动。并在施加8 Vp-p,5 MHz交流电压信号的条件下,实现了酵母菌细胞沿“台阶”形电极边缘直线排列。  相似文献   

13.
多体系p-T-X相图的计算机成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文献[1]工作,发展了一套关于多体系稳定平衡p-T-X相图的计算机成图新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相依序缺失法确定所有可能存在的无变度和单变度平衡相组合;矩阵反演法产生并配平所有的化学反应式;相比较法确定各单变度相组合与无变度相组合间的关系;公共平衡关系法求各无变度点的坐标位置;SFM法确定各单变度曲线在其相应无变度点两侧的相对稳定性;相比较法确定无变度点间的公有反应曲线;SFM法判别稳定和介稳定无变度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平面层状体系介电弛豫理论研究了反渗透膜UTC-70在各种浓度氯化钠和氯化钾溶液中的介电弛豫行为.利用计算机拟合的方法得到膜/溶液体系的介电参数,并由此计算得到了UTC-70膜相和水溶液相的相参数,获得了反映反渗透膜UTC-70荷电情况的信息及其与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关系,介电解析的结果解释了介电弛豫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
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微孔到中孔或介孔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离子模板、乳液模板、液晶模板及至细菌模板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空间规整性的介孔材料就其介观结构所具有的空间群而言,有P6mm,P6 3/mmc,Pm3n,Ia3d;就其介观结构的形态而言.有二维六方,三维六方,双连续立方,La层状相,多层囊泡等.本文对MCM系列,SBA-n系列、MSU系列,以及那些较为单一的硅基品种FMS-16、HMS等的制备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了综述.对介孔分子筛合成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类型进行了归纳.本文针对的是单一表面活性剂作模板的类型,对那些混合型模板则未予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涂层热稳定性及改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XPS,PLS,XRD,BET,TEM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本实验中制备的经镧和钡修饰的改性氧化铝涂层的热稳定性和改性机理,认为介稳态的γ相向介稳态的δ相和θ相转变和氧化铝颗粒的长大是改性涂层高温烧结的原因,镧和钡的加入可有效地抑制介稳态的氧化铝向热力学上稳定的α-Al2O3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氧化铝的高温热稳定性.通过考察La3 与Ba2 在改性氧化铝涂层中的分布规律,提出掺杂离子进入氧化铝晶格缺陷的改性机理,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缺陷的大小和浓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膜对水杨酸吸附及释放过程的实时介电谱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玉红  宋超  赵孔双 《化学学报》2004,62(16):1495-1502
制备了壳聚糖膜,并且测量了壳聚糖膜/水杨酸溶液、含水杨酸的壳聚糖膜/蒸馏水两个膜/液体系的介电谱,在100~700 kHz频率范围,发现两种体系都存在显著的介电弛豫现象,而且该弛豫的特征参数随壳聚糖膜在相应溶液相中浸泡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将该体系介电模型化、并利用在Maxwell-Wagner界面极化理论上建立的公式对介电谱进行解析,得到了体系中两相--壳聚糖膜相和溶液相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电导变化曲线得知,壳聚糖膜对溶液中的水杨酸有吸附现象,而含有水杨酸的壳聚糖膜在蒸馏水中可以缓慢释放出水杨酸;吸附过程包含的机制有氢键的形成、疏水力和扩散;而水杨酸的脱附过程则包含吸附过程几种机制的逆反应.理论分析和解析结果都验证了介电谱方法对吸附和释放过程实时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发展简单、高效、可控的方法来制备中空介孔微球是介孔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工作结合嵌段共聚物的三维受限自组装(3D-CSA)和自模板碳化策略,建立了一种构筑中空介孔微球的新方法 .首先,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实现嵌段共聚物与全氟辛烷(PFO)在3D受限空间的分级组装,获得了核-壳结构微球,其中壳层由微相分离的嵌段共聚物构成.然后,在壳层的连续相选择性地复合氧化硅,既实现了无机框架的负载,又实现了对连续相聚合物链选择性交联.对复合微球进行煅烧处理后,实现了壳层连续相聚合物的选择性碳化,获得了中空介孔氧化硅/碳复合微球.本研究系统地阐述了核-壳型分级结构微球的形成机理和必备条件,研究了氧化硅前驱体添加量和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对中空介孔氧化硅/碳复合微球形貌的影响,为制备中空介孔微球材料提供了一种简便、可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Hanai理论基础上对球壳粒子悬浮系的介电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用C++的复数类对理论公式的程序化,建立了介电谱的介电参数与体系内部相参数的关系.所得的解析解可方便地模拟介电弛豫谱依不同相参数的变化曲线,计算并分析了内部参数对介电谱的模式以及介电参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普青  何宇雨  袁黎明 《色谱》2020,38(4):484-489
手性介孔材料在手性分离、不对称催化、手性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手性有序无机介孔硅是一类介孔结构高度有序、不含有机成分的手性材料。该文采用D-苯丙氨酸为手性源合成手性有序无机介孔硅(COIMS),将其用聚硅氧烷(OV-1701)稀释后用作固定相制备毛细管气相色谱手性柱,并对该手性柱的分离性能进行了考察,8种手性化合物在该手性柱上得到了拆分。COIMS柱对直链烷烃、醇的分离也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该柱还具有分析时间短、在较高温度下测定稳定等优点,其具有开发成高温手性固定相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