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联苯甲酰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自由基离子(DDQ-·)反应,合成了3个分子式为(ML)2+(DDQ-·)2(M=Mn、Zn、Cd)的三元配合物及2个分子式为(ML)2+(DDQ-·)(OAc-)(M=Ni、Pb)的四元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经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对其配位情况进行了讨论.另将丁二酮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中性DDQ反应,合成了分子式分别为(ML)2+(DDQ-·)(OAc-)(M=Cu、Cd)、(ML)2+(DDQ)(OAc-)2(M=Co、Ni)及(HgL)2+(DDQ)1.5(OAc-)2的五个四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固体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含中性DDQ的配合物均属半导体范畴,其中Hg配合物的室温粉末固体电导率达3.7×10-4Ω-1cm-1.  相似文献   

2.
室温常压下,Co(OAc)·4H2O与水杨醛肟发生固-固相化学反应,生成顺式-水杨醛肟合钴(Ⅱ)配合物,在5h内完成,产率98%.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等手段表征了固相产物,用电导法研究了等温固相反应,计算了该固相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一定比例的DMSO与DMF混合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分别测定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溶解焓.设计了一个新的热化学循环,得到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224.453kJ·mol-1,计算出了配合物Co(SAO)2·2H2O的标准生成焓=-957.205kJ·mol-1。  相似文献   

4.
碱土金属邻苯二甲酸氢盐的振动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碱土金属邻苯二甲酸氢盐的晶体结构.Ca(C8H5O4)·2H2O为正交晶系,属Pmn21(No.3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7482,b=0,9125,c=0.6926nm,Z=4;Sr(C8H5O4)2·2H2O是正交晶系,属(No.36)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8465,b=0.8798,c=0.6980nm,Z=4;Ba(C8H5O4)2·H2O为单斜晶系,属(No.7)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1051,b=0.7008,c=1.1781nm,β=100.55°,Z=6.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讨论了固体样品中邻华二甲酸根与碱土金属离子的配位结构及其对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Cu_4(H_2O)_2(OH)_4(C_4H_4O_4)_2]·3H_2O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no. 2).晶胞参数: a= 9.730(2) A, h= 10.605(2) A, c= 12.581(3) A,a= 111.40(3)°,β=105.96(3)°, γ= 96.20(3)°, V= 1130.2(4) A°, Dx= 1.941 g/cm~3, F(000)= 660,M_r= 660.43,u(M_Q K_a)= 36.79 cm~(-1), Z= 2 T= 298 K,根据3 935个独立衍射点得到 R(F_o)= 0.062和wR(F_o~2)= 0. 151(F_o~2≥ 2σ(F_o~2).晶体中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畸变八面体 CuO_6和畸变四方锥体 CuO_5紧邻CUO_6八面体共享棱边形成平行于[100]方向的一维多聚链,且紧邻八面体的三个顶点构成CuO_5四方锥体的三角面、丁二酸根(C_4H_4O_4)~(2-)离子将多聚链连接成三维网络,而水分子位于隧道之内。CuO_6八面体中的 Cu原子与 1个水分子氧、 4个羟基氧和 1个羧基氧配位,其中 1个水分子和 1个羟基居轴向位置(底面 d(CuO)= 1.927~  相似文献   

6.
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经邻菲绕啉、丁二酸钠和CuOl2·2H2O反应合成得到标题配合物,[Cu2(phen)2(OH)Cl(C4H4O4)]·8H2O.单晶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 No. 4)空间群,晶胞参数:α=0.7708(1)nm,b=1.7861(3)nm, c=1.2489(2)nm,β=9689(1)°,V= 1.7070(5) nm3,Dc=1.557 g/cm2,Z=2,F(000)=824,4282个独立衍射点中,3348个可观测点满足F20≥2σ(F20),R=0.062,ωR2=0.1634.[Cu2(phen)2(OH)Cl(C4H4O4)]·8H2O配合物由双核铜[Cu2(phen)2(OH)Cl(C4H4O4)]络分子和晶格H2O分子组成.每个Cu原子与邻菲绕啉上的2个N原子、丁二酸根上的1个羧基O原子、1个桥联Cl原子及桥联氢氧根上的O原子配位形成高度畸变的三角双锥.通过Cl原子、氢氧根及丁二酸根一端羧基的桥联作用,相邻三角双锥形成“蝎子”形的双核[Cu2(phen)2(OH)Cl(C4H4O4)]络分子.分子间的芳环堆积作用致使双核络分子排列形成平行于晶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锌,测定了其TG和DTA曲线.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气相色谱和质谱法表征了各步热分解产物,研究了其热分解反应机理.整个热分解过程分两步进行:(HOC6H4CO2)2Zn→(OC6H4CO2)Zn→ZnO.第二步热分解的气相产物有苯酚、二苯并呋喃和氧杂蒽酮等.  相似文献   

8.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4 m ol· L- 1 H Cl溶液为量热溶剂,测得8羟基喹啉与醋酸钴固相反应焓Δr Hm = 29.68 k J·m ol- 1,计算了配合物 Co(oxin)2 ·2 H2 O 的标准生成焓Δf Hm = - 764.6 k J·m ol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6-二茂铁基-2,2-联吡啶(fcbpy)配体和4-二茂铁基-2,2,6,2″-联三吡啶(fctpy))的Mn(I)配合物1([Mn(II)(fctpy)2](ClO4)2·2H2O)的晶体结构.电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联多吡啶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二茂铁部分的氧化电位发生了明显的正移.而配体fctpy与其配合物1的结构比较表明:Mn(I)离子的引入对配体部分的键长却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DCB-偶氮胂(全名为3-(2-胂酸基苯偶氮)-6-(2,6-二氯-4-溴)-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为衍生化试剂,使之负载于碳硅凝胶上,并以此填充微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于pH4.0的NH3·H2O/HCOOH缓冲介质中实现了La3+、Ga3+的在线富集分离和ICP-AES测定.对影响在线预富集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方法的富集倍数为10倍,检出限为μg·L-1级,分析速度为8次/h.此法用于生物标准试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无氰体系中电沉积光亮铜锡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无氰电沉积光亮铜锡合金的新工艺.其溶液组成及操作条件为:Na3C6H5O7·2H2O90~120,Na2EDTA·2H2O25~35,稳定剂WDZ-94310~15,CuSO4·5H2O20~40,SnCl2·2H2O20~40g·L-1;溶液的pH=5~6,Dk=10~150A·m-2,T=50~60℃.在上述条件下可获得含锡量为5%~15%的光亮、细致、均匀的铜锡合金沉积层.还讨论了溶液的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对合金沉积层中锡量以及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一个测定蔬菜中草酸含量的间接AAS方法,用Ca^2+同C2O4^2-反应,生成CaC2O4沉淀。离心沉淀后,用AAS法测量上清液中过量的Ca,从而可间接测定H2C2O4。方法用于菠菜,油白菜中H2C2O4的测定,所得结果与AOAC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SPEPt电极以及SPEAu-Pt电极上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表明,此类电极的电化学特性与光滑Pt电极一致:CO2在氢原子吸附电位区0~250mV(vs.RHE)处,可与电极上化学吸附的氢反应,生成还原态的CO2,通过线性扫描,还原态CO2即发生一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阳极剥离).在SPEPt系列及SPEAu-Pt系列上CO2的电化学行为表明,当SPEPt系列上Pt的载量为2.5mL的0.01mol·L-1H2PtCl6的Pt时,对还原态CO2的电催化活性最好,当Pt的载量相同时,在SPEAu-Pt上,催化剂对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比SPEPt电极更强,这是由于预先沉积的Au对后沉积的Pt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或H_2O_2系统中HO~·对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BA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维生素C或H2O2体系对DNA的作用,发现DNA在260nm处吸光值下降,检测到DNA的脱氧核糖损伤,观察到DNA链降解.痕量的过渡金属离子Fe2+等能加速上述反应的进行,各种HO·清除剂可抑制上述反应.表明在上述两类反应体系中产生了HO·,是HO·破坏DNA的碱基和脱氧核糖,降解DNA链  相似文献   

15.
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邻菲绕啉和 CuCl2·2H2O在己二酸和碳酸钠存在下反应给 出[Cu(phen)2Cl]OH·5.5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 C2/c(No.15) 空间群,晶胞参数:α= 2.3322(4)nm, b=3.0286(6)nm, c=0.7503(1)nm, β= 97.80(1)°,V= 5.251(2) nm3, Dc= 1.456 g/cm3,Z= 8,F(000)= 2 384, 5 791个独立 衍射点中,2580个可观测点满足F20≥2σ(F2o),R=0.091,wR2=0.1373.标题配合物的 晶体结构由[ Cu(phen)2 Cl]+配阳离子, OH-离子和结晶水分子组成. Cu原子与1个Cl原子 和分属于2个邻菲绕啉配体的4个N原子配位形成畸变三角双锥,其中两个N原子位于轴 向位置,轴向 Cu-N的键长为 0.1969(6)和 0.1981(5)nm,径向 Cu-N的键长为 0.208 7(5)和 0.210 5(5)nm, Cu- Cl的键长为 0.233 5(2)nm.通过芳环堆积作用,配阳离 子组装形成二维层结构,OH-离子和水分子位于层之间.  相似文献   

16.
用CNDO/2M方法计算了(C6Me6)2Fe·PCNP2和(1,3,5-Me3C6H3)2Fe·PCNP2有机导体分子的电荷密度、键级等量子化学参数.计算表明,(C6Me6)2Fe·PCNP2分子中两个苯环骨架C原子和Fe所带的电荷密度分别大于(1,3,5-Me3C6H3)万Fe·PCNP2分子的.负电荷集中于两端的五氰基烯两基阴离子的氮原子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净电荷导线模型”,并用此模型阐明了这类有机导体导电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0.03mol·L-1H2SO4溶液力量热溶剂,分别测定了[2CsCl(s)+ZnCl2(s)]和Cs2ZnCl4(s)的溶解烙、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求出了Cs2ZnCl4的标准生成焓,推荐其值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多官能生物碱辛可宁、辛可尼定和奎宁与H3B·S(CH3)2的反应;其产物组成和结构与反应物配比有关.在实验条件下,生物碱与H3B·S(CH3)2等摩尔反应生成单甲硼烷配合物;在H3B·S(CH3)2过量时,最多只能得到含两个硼原子的化合物,生物碱分子中的烯键对H3B·S(CH3)2表现出惰性.  相似文献   

19.
将二茂铁甲酰丙酮与异菸肼缩合,生成金属有机多齿新配体,该配体(FCR)与闭式-十二氢十二硼酸稀土化合物反应,得到分子式为[Ln(FcR)2]2(B12H12)3·XH2O(Ln=La,Nd,Eu,Gd,Dy,Ho,Er,TmandLu)的9个配位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G-DTA研究了它们的热行为.  相似文献   

20.
由烯烃经一氯硼烷甲硫醚(H2BCl·SMe2)硼氢化和甲醇解制得的二烷基硼酸甲酯6,在50%NaOH和相转移催化剂(TEBA)存在下与氯仿反应,继之氧化,获得了相应的二烷基酮1,二环烷基酮2和3以及脂环酮4.考查了各种参数对反应的影响.讨论了反应机理,为从烯烃出发合成各种类型的酮提供了一条简便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