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导出了扇形截面杆扭转问题偏微分方程的差分线法常微分方程组, 并解析求解了该方程组,
得到了扭转应力函数的半解析解, 计算了扭转应力及扭转刚度. 计算过程中, 用追赶法计算
常微分方程组的特解, 用公式计算三对角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利用实对阵矩阵的特征
向量相互正交的特性避免矩阵求逆计算, 利用复化梯形公式计算扭转刚度. 整个求解过程在
角度方向离散微分方程和用复化梯形公式进行面积积分时引入了误差, 其他求解过程是精确
的. 计算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了对比, 显示了算法的正确性. 该算法对工程中扇形截面扭
转杆的设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柱体扭转的基本方程为非齐次偏微分方程,在极坐标系下,利用分离变量法及傅立叶级数展开法,求出了扭转应力函数,进一步即可计算出扇形截面杆在外力偶作用下,扭转角和横截面上剪应力的精确解答。这种方法为精确解法,在各种机械及其他工程设备中,对受扭转作用的扇形截面杆设计,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往矩形截面杆自由扭转问题的解仅在弹必列车长学中查到,本文从材料力学的教学法和便于应用的观点重新分析了该问题,得到了其材料力学的解,当h/d≥6时,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往矩形截面杆自由扭转问题的解仅在弹性力学中查到,本文从材料力学的教学法和便于应用的观点重新分析了该问题,得到了其材力力学的解,当$h/b ge 6$时,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6.
利用柱体扭转问题的经典弹性力学解析解,结合自编电算程序绘制了沿截面控制线上剪应力的分布图,同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等直矩形截面杆的自由扭转问题. 将各种材料力学教材中的截面剪应力分布图与准确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截面剪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对文[1]“狭长矩形截面杆自由扭转的材料力学解法”从图形的代替上作以修 正,进一步分析了应力和变形,提高了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正> 研究简单超静定梁的强度与刚度问题,关键在于确定多余支反力.当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多余支反力时,一般文献中介绍,需要解联立方程组,当梁分成较多等分区段时,就显得比较麻烦.本文导出了直接计算多余支反力的公式,大大简化了计算.1.有支承的悬臂梁图1(a)为这种梁.分两种情况进行研究.(1)取支座 n 为多余约束时[图1(b)].设多余支反力为 R_n,相当静定系统为悬臂梁。将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Fourier-Legendre谱元方法用于求解极坐标系下的Navier-Stokes方程,其中极点所在单元的径向采用Gauss-Radau积分点,避免了r=0处的1/r坐标奇异性。时间离散采用时间分裂法,引入数值同位素模型跟踪同位素的输运过程验证数值模拟的精度,分别利用谱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的迎风差分格式求解匀速和加速坩埚旋转流动中的同位素方程。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差分法中的一阶迎风差分格式存在严重的数值假扩散,二阶迎风差分格式的数值结果较精确,增加节点可以有效地缓解数值扩散。然而,谱元法具有以较少节点得到高精度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压杆的截面设计都采用试算法,计算量较大.文献[1]提出的图解法避免了试算法中的重复计算过程,因而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其精度稍差且不能进行型钢截面的设计.本文提出一种直接计算法,比试算法简便,比图解法精确,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在以往不考虑剪切变形的畸变分析理论基础上,假设翘曲位移及切向位移的分布函数,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单位均布畸变荷载作用下的畸变角微分方程。采用一般解法对该畸变角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并推导求解的初参数法。随之,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考虑畸变效应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薄壁杆约束扭转的单肢解析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薄壁杆件约柬扭转的基本受力反应分析问题,采用与符拉索夫的经典约束扭转理论截然不同的立论途径,将自由扭转刚度视为调整因素,而将剥离了该抗力效应的薄壁杆件基本体系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推导出基于翘曲理论并考虑了自由扭转刚度影响的杆件刚度方程及结问荷载的等效措施.此外,提出了基于微段薄壁杆简化单刚的有效数值化分析方法.上述研究表明,对于钢构件等具有薄壁构型截面形式的杆件,这种单肢解析化分析方法无需进行复杂的截面特性如弯、翘曲惯矩或弯、形心坐标等的分析,力与变形的表达简洁、直接,本文的抗力性能分析和表述方式可为薄壁构件的稳定及畸变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本以一种新的思路和做法对变截面曲杆进行单元分析,直接把变截面曲杆作为单元,采用弹性中心法导出了单元刚度矩阵通用公式,确定了截面按余弦规律变化时,轴线分别为圆弧形、抛物线形、半椭圆形平面曲杆的单元刚度矩阵精确式,供结构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极区经线迅速收敛于极点造成的传统惯导机械编排在极区不适用问题,提出了CGCS2000地球椭球体模型下基于横向地球坐标的惯性导航方法。在构建横向坐标系及伪经纬网的基础上,给出了横向惯导与传统惯导间导航参数的转换关系,推导了横向地理坐标系机械编排,建立了系统误差模型,并以某型船舶为例,通过系统性能的静基座、动基座仿真分析,研究了基于横向地球坐标的惯性导航方法在极区的适用性。仿真分析表明,基于横向地球坐标的惯性导航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惯导在极区存在的问题,在极点处不存在计算溢出,并可为载体穿越极点时提供高精度的姿态、位置信息,适用于极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