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有限元法和控制体积法,建立了双圆柱气囊缓冲系统的有限元模型。以着陆速度为6.7m/s,高为2m,直径为1m的圆柱形气囊为例,利用LS-DYNA软件计算气囊缓冲过程中空投设备的速度和加速度,并对影响气囊缓冲性能的织物弹性模量、排气孔开口面积以及气囊初始内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当气囊织物的弹性模量E≤0.5GPa时,增大弹性模量可以显著提高气囊的缓冲性能;当气囊织物的弹性模量E0.5GPa时,增大弹性模量对气囊缓冲性能的影响很小。(2)在不超过排气阀门值的范围内,增大气囊的初始内压可以有效地提高气囊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2.
3.
4.
5.
讨论``国家标准GB/T18215.1-2000附录B'规范的差压式流量计示值修正公式适用性, 其中 仅有检测出干气体工作状态体积流量示值修正到设计状态这一条常用的公式基本可用, 其余: 干气体质量流量、干气体标准状态体积流量、湿气体干部分体积流量以及气体组份改变时体积流量与质量流量, 示值修正方向都是相反的, 越修正则示值误差越大.然后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轴压作用下充液圆柱壳屈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实验及理论两个方面对充满液体的圆柱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液体内压的变化进行了实际测试及理论定性分析.采用薄壳理论分析了屈曲前液体内压随轴向压力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壳材料、几何参数及边界约束对内压的影响.通过实验实际测定了内压随轴向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手段测定了充满液体的圆柱壳临界载荷、屈曲模态,讨论了充满液体的圆柱壳的承载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用Kirchhoff方程讨论压杆的稳定性,导出了适合任意端部约束的、直杆的线性化扰动方程及其通解;根据积分常数非零解的存在条件,分别导出了不同端部约束压杆的临界载荷. 相似文献
8.
9.
含无限刚性体结构的静力学特征与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构分析中为了简化计算,常假定结构的某一部分或者是构件沿某个方向是无限刚性体. 目前不少结构力学教材或是相关论文中,对于含无限刚性体结构的静力学特征常阐述不清楚,有的甚至存在概念性错误. 本文分析了一些典型的问题,并提出了内力确定性方面的判定原则和在工程实践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杆件的弯矩位移关系消去能量法确定压杆临界荷载公式中的位移导数项,大大地提高了其计算精度,文后给出的两个算例证明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12.
考虑层意接触变形时叠层梁层间接触压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两个广义位移梁理论及工程实际中常用的接触压力和接触变形成正比的假设,分析了骏马支梁层间接触压力,给出了算例,并与按“共同曲率”假设求得的解答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柱销式框架结构节点区域在低周反复载荷作用下各阶段的受力特性,破坏形态状况等,并与整体式结构作比较,探讨了柱销式节点的延性,耗能性,刚工退化等动力性能问题,阐述一柱销式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还介绍了柱销式带框剪力墙体系在水平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性能,采用三种不同构造形式的模拟模型测定各自的动力特性和相关条件下的动力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为探讨柱销式框架结构新体系的动力计算方法提供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药柱水下爆炸冲击波压力的衰减规律,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装药量微型药柱
有限水域爆炸固定距离的压力曲线, 得到装药量与峰值压力间的关系, 通过数值模拟方式验
证了实验的正确性. 在同一装药量情况下研究了药柱水下爆炸径向压力的衰减规律, 通过曲
线拟合, 得到径向峰值压力随爆心距离的衰减曲线和方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多尺度细化分析,解决了傅里叶变换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从分析噪声和信号本身奇异点的区别入手,利用小波在时频两域突出信号局部特征能力的重要性质,即噪声信号小波变换的极大值随尺度的加大而显著减少的特点,对撞击流反应器撞击区压力波动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可以较好地去除信号中的噪声;通过消噪后信号的功率谱可知,撞击流压力波动信号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特征,与前期的实验研究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点高斯积分研究了非均匀应变有限单元的最大特征频率,给出了单相和两相介质若干简单、非均匀应变有限单元最大特征频率上界的计算公式,扩充了Flanagan的研究结果.由此,给出了几种显式积分格式的实用稳定性条件.并通过两相介质的算例,检验了该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流体力学、结构动力学及变分原理推导了结构-流体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对水下结构物在运行时的自振特征及动力响应给出了数值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本文中提出了在激波管中,利用真实气体效应来提高激波阶跃压力的新方法,该方法对获得阶跃特性好的高阶跃压力(例如,动压标定等)是非常好。它是借助在高压下计及分子之间作用力、分子体积效应和激励效应而获得压力增益。经分析和试验表明,该方法得到.阶跃压力是比理想气体高出30%,该方法在国内外尚未进行系统研究,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围压条件下孔隙介质的渗透性能,利用新研制的高压渗流仪,对大尺寸低渗透性软弱岩进行了系统的试验测试。试验渗透压差波动幅度仅为0.02MPa,渗出端溶液体积变化量测试精度可达0.03mL。通过溶液体积变化与时间的线性关系,稳定渗流量大小可以精确测定。以稳定压差、流量法(即稳压法),试验验证了岩石的渗透系数随着围压的增加而下降,当围压降低时,岩石渗透系数回升,但回升路径低于原始路径。根据轴向应变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室内试验应力-渗流耦合过程中渗透性的变化主要是侧向压力使孔隙、喉道产生压缩变形所致。 相似文献
20.
从深基坑护壁桩桩身弯矩分析桩侧土压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护壁桩从实测钢筋应力求得的桩身变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桩侧土压力的分布和大小进行了反分析,所得结果与经典土压力理论有显差别,中用土拱的概念对桩侧土压力的分布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桩侧土压力建议图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