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廖兵 《广州化学》2001,26(2):35-37
以自己改性合成的改性聚苯乙烯塑料高效减水增强剂为基础 ,利用调配技术 ,与水泥普通缓凝减水剂复配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缓凝型高效减水剂。研究了配方中各组分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如缓凝时间、减水率和最终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廖兵 《广州化学》2001,26(3):23-25
通过化学改性反应将废旧聚苯乙烯塑料改性成为可提高水泥混凝土流动性能和强度的高效水泥减水增强剂。研究了改性废旧聚苯乙烯塑料减水剂中离子含量、减水剂的添加量对水泥混凝土的减水率和水泥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减水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重点叙述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特点、研究和发展的状况,并就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机理、分子结构对减水率的影响、减水剂在水泥中的化学作用等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分析了影响减水率的规律和可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广州化学》2011,(2):79
<正>中科翔-2HN缓凝高效减水剂具有高效减水、缓凝、保坍和增强等功能。适合于各种混凝土结构施工。产品对水泥适应性强,掺量少,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具有缓凝、保坍和高增强要求的商品混凝土工程。主要性能指标减水率20%~25%。对水泥适应性强,引  相似文献   

5.
减水剂在建筑混凝土中应用广泛,其中萘系高效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对混凝土的强度不产生有害影响且成本低的优点,在市场上占80%,其它各种减水剂由于减水率低的缺点在市场上仅占20%。实验以甲基萘油为原料,经过磺化、水解、缩合、中和四步反应,合成减水率高达16.8%的甲基萘磺酸系高效减水剂,并对合成中滴加硫酸温度、磺化温度、水解加水量、甲基萘与甲醛的物质量比等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纯碱替代氢氧化钠,同时采用双氧水作氧化剂,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HP)。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表明,HP分子结构中含有-COO-、-SO3-、-OH、-NH2等多种官能团,而多种功能基团的合理组合并与链结构相匹配是制备高性能HP高效减水剂的关键所在。该减水剂与目前市售萘系减水剂相比,具有掺量低、减水率大及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抗压强度高等优良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7.
发酵法黄腐酸磺化产物减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京平  栾之春  王纯 《化学通报》2001,64(10):655-658
以腐植酸(HA)类新技术产品-发酵法黄腐酸(BFA)的磺化(磺甲基化)产物为研究对象,就其物化特性和泡沫性能以及表面活性、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减水率等一系列减水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并与常用减水剂木钙(木质磺酸钙)对比,提出发酵法黄腐酸应用于混凝土减水剂的可能性。文中还对BFA磺化(磺甲基化)产物的减水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中的高性能高分子界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效减水剂、高效引气减水剂等添加剂型高性能高分子界面活性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种类和应用研究进展,对水泥混凝土中的有机硅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也做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改进型聚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分子结构设计原理,合成了一种改进型聚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PC-C),对影响减水剂性能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分子结构。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合成参数:乙烯基磺酸钠(SVS):丙烯酸(AA):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PEA)=1.5:5:3,过硫酸铵(APS)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同时研究了减水剂侧链和掺量对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作为接枝侧链合成减水剂的分散能力优于采用聚乙二醇(PEG)合成的减水剂;PC-C低掺量即可发挥高分散性能,分散保持性能随掺量的增加而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萘和粗甲基萘为主要原料合成萘系高效减水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萘、粗萘、甲基萘或萘残油等均可作为制取萘高效减水剂的原料。目前 ,其主要原料工业萘出现全球性紧缺 ,价格不断上扬[1] 。而攀枝花粗甲基萘比工业萘便宜许多 ,如果能用粗甲基萘代替工业萘生产萘系高效减水剂 ,可降低成本 ,使之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前期实验表明单独使用粗甲基萘制备的减水剂 ,其减水率虽然较高 ,但产品含气量较大且引气不均匀 ,使混凝土抗压强度达不到要求。为了将工业萘和粗甲基萘混合物作为原料制备高效减水剂 ,并尽量用粗甲基萘替代工业萘 ,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 ,寻求到了工业萘和粗甲基萘混合物作为原料制备高效…  相似文献   

11.
唐聿明  张杰  左禹 《电化学》2009,15(2):152
腐蚀电位监测、线性极化和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研究混凝土中添加萘系减水剂对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发现添加萘系减水剂的混凝土,其电阻和极化电阻大幅增加,其中以添加0.2%萘系减水剂的增幅最明显.适量的萘系减水剂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透性能,从而减缓混凝土的钢筋腐蚀.  相似文献   

12.
复合型改性木质素基钻井液用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珍喜  刘明华 《广州化学》2012,37(4):7-11,17
以马尾松硫酸盐制浆黑液为原料,经化学改性制备复合型改性木质素基钻井液用降粘剂,并对其在钻井液中的降粘性能进行实验室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降粘剂既能发挥无机降粘剂良好的降粘作用,又具有木质素系降粘剂良好的抗温、抗盐效果,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加入0.5%降粘剂的淡水基浆,降粘率可达96.7%。  相似文献   

13.
多孔阳极氧化铝(PAA)和多孔阳极氧化钛纳米管(PATNT)的结构调控近年来倍受关注. 在形成机理尚不清楚的情况下, 对PAA和PATNT的结构调控很难避免盲目性. 为验证“氧气气泡模具”可以形成纳米孔道这个新观点, 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对PAA的结构进行调控, 成功地引入了一种还原剂来吸收纳米孔道中的氧气气泡. 在添加还原剂的草酸溶液中得到了一种特殊的阳极氧化铝膜. 研究了还原剂的含量对磷酸溶液中形成PAA孔道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还原剂含量的增加, PAA的孔道直径逐渐减小, 有序性降低. 对比了添加还原剂前后阳极氧化过程的电压-时间曲线的差异, 结果表明, 在含有还原剂溶液中制备的阳极氧化铝膜的导电性明显提高. 在密封的条件下, 还原剂能吸收掉孔道中的氧气, 使气泡模具效应消失, 得到完全的致密型氧化膜. 这些实验事实充分证明PAA中有序孔道的形成是氧气气泡模具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胜利超稠油的乳化降黏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胜利油田滨南超稠油单56-4X4高黏的内在原因。油品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其高黏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胶质、沥青质的总含量超过30%;有机杂原子O、N、S及过渡金属Ni等形成的配位络合物增加了沥青质分子的内聚力。实验筛选出的降黏剂OP-10对该超稠油降黏率高达99.59%。通过FT-IR、SEM、分子量和偶极矩等分析对比了降黏剂作用前后胶质、沥青质的结构性质变化,结果表明,OP-10使胶质、沥青质的氢键缔合作用减弱,部分拆散沥青质的堆积结构,从而使胶质、沥青质的分子量和偶极矩减小,分析得到降黏剂分子能渗透及分散胶质、沥青质的堆砌聚集体。偏光显微镜对乳状液及蜡晶微观形态的分析表明,降黏剂OP-10使超稠油乳状液由W/O型反相为O/W型而起到降黏作用;使蜡晶的聚集形态由细小均匀转变为尺寸较大的絮凝体,破坏蜡晶的三维网络结构,促进稠油黏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页岩气滑溜水压裂用降阻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溜水水力压裂是针对页岩油气储层基于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发展起来的新型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相对于传统的凝胶压裂液体系,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以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页岩气开发中广泛应用.降阻剂作为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核心助剂,直接决定了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性能与应用.本文结合本单位在页岩气滑溜水压裂用降阻剂方面的研究工作,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全面总结了滑溜水压裂用降阻剂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合成及其降滤失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合成及其降滤失性能;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淀粉;半干法;钻井液;降滤失剂  相似文献   

17.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 The mechanism and kinetics of tungsten and copper oxides joint reduction by Mg&nbsp;+&nbsp;C combined reducer was studied at high heating rates...  相似文献   

18.
Kinetics of quinone-hydroquinone equilibria of tetrabromoindigo, benzopyrene quinone, and dimethoxybenzanthrone in the presence of a reducer and atmospheric oxygen were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The reason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dyes both in acidic and alkaline media is the molecular oxygen primarily present in the system. The destruction mechanism is considered on an example of disodium 5,5-indigosulfon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