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实验中测出不同的灯电流波峰系数与灯开关次数的对比结果,说明了灯电流波峰系数偏高对灯寿命的影响,从而推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电子镇流器。 相似文献
2.
本介绍了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电子镇流器应用的巨大潜力,并详细分析了如何使用电感和电容实现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3.
4.
5.
斐波那契数列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广泛见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中。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是电路中基本的无源元件。本文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对梯形结构的纯电容和纯电阻网络进行了分析,指出它们可以清晰而简洁地实现斐波那契数列,并给出了斐波那契数列的若干性质在电阻电路中的反映和体现。最后用电路仿真软件和实际电路给出具体的测量数值,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讨论了声表面波无源应答器(亦称s识别卡或无线标鉴)实现相位编码调制和幅度编码调制应答的原理及技术,并对由此应答器而引出的声表面波电子识别系统的性能及用途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10.
11.
介绍了在交流阻抗及功率因数测量中由测量仪表引起的偏差的修正方法.主要讨论了一级修正和精确修正两种方法,导出了计算复阻抗和功率因数的修正式.给出了测量日光灯电路的阻抗及功率因数的实例.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精确修正后的结果与不做修正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在要求较精确测量的情况下,应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自治性,建立了描述单周期控制Cuk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动力学行为的非线性状态平均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谐波平衡法得出了该系统周期平衡态的近似解析表达式,继而通过判定Floquet乘子的变化趋势,准确地预测了该变换器首次失稳时分岔点的位置和类型,揭示了系统出现中尺度不稳定现象的物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周期闭轨稳定性的丧失,即Neimark-Sacker分岔的发生是最终导致中尺度振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电路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单周期控制CukPFC变换器中的中尺度分岔行为的本质,而且为系统电路参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动态特征系数积和动态镇定能力为基础,研究连续峰值电流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 Boost变换器中的快时标不稳定及其不对称混沌现象的形成机理.基于提高功率因数和降低谐波失真的要求,提出输入电流正弦化的补偿思路,应用参数共振优化补偿策略,推导优化补偿的表达式,采用最强参数共振进行全局优化.数值仿真表明这种全局优化补偿策略具有最强的动态镇定能力,保证每个频闪周期内的快速稳定,控制了快时标不稳定混沌现象,获得理想的补偿效果和单位功率因数,可提高变换器的转换效率.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
快时标不稳定
参数共振 相似文献
14.
对单周期控制三电平Boost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中存在的慢尺度分岔现象进行了研究, 基于Floquet乘子法分析了主要电路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首先, 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并由输入输出功率平衡推导出电路的简化模型. 然后, 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出电路的周期解, 根据Floquet理论分析周期解的稳定性. 通过计算Floquet乘子, 分析了电路中电压反馈电阻Rvf 对系统慢尺度分岔行为的影响. 搭建电路仿真模型, 验证了简化模型及Floquet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最后, 计算了电路中其他参数组成的稳定边界. 研究结果表明, 正确选择三电平Boost PFC变换器的电路参数对于其稳定运行, 提高输入侧功率因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输入电压可用其有效值代替以及电感电流与输出电压的波动频率远低于变换器开关频率的假设,建立了用于描述平均电流控制型Boost PFC变换器动力学行为的小信号模型,研究了该变换器中的中频振荡现象问题,揭示了系统发生中频振荡现象的内在物理机理,并给出了系统发生中频振荡现象的参数边界.研究结果表明,该非线性现象不同于已发现的快尺度不稳定性现象和慢尺度不稳定性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其振荡频率介于交流输入电压线频率和开关频率之间.最后,电路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中频振荡
平均电流控制
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小信号模型 相似文献
16.
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 in two-sta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s using the method of 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 and Floquet theory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 this paper, 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 in a two-sta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 (IHB) and Floquet theory. A two-sta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typically employs a cascade configuration of a pre-regulator boos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with average current mode control to achieve a near unity power factor and a tightly regulated post-regulator DC-DC Buck converter with voltage feedback control to regulate the output voltag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tightly regulated post-regulator DC-DC Buck converter is represented as a constant power sink and some other assumptions, the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two-sta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is derived and its approximate periodic solution is calculated by the method of IHB. And then,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Floquet theory and the stable boundaries are presented on the selected parameter spaces. Finally, som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given to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