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即时速度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演示往往采用带有滴药瓶的小车或小金属球在斜面上运动来进行,但常常感到这些实验结果不够准确,不便于控制,不便于记录(例如小球的运动轨迹)。我们对此曾作了一些改进,经过初步试验,效果尚好。我们改进的主要之点是:用一电磁铁代替滴药瓶,固定在一小车上,按一定时间间隔使电磁铁瞬时通电,附在电磁铁弹簧片上的笔就在纸条上画出了断续的直线,表示小车运动的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际测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我們制成了一种仪器,其构造如图1所示。仪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系有一小球Ш的軸С用簧片П_1来支持着,П_1是电磁鉄ЭМ_1的銜鉄。如果仪器联接在交流电路中,并且按上位于开关柄P上的开关B_1的按紐(开关柄上連有带銜鉄的第二个电磁鉄ЭМ_2),那么电磁鉄ЭМ_1就吸引簧片П_1,这时簧片释放了軸C,軸和小球一起开始自由降落。在这个时刻,电磁鉄ЭМ_2的銜鉄和固定在它上面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演示实验是在两个斜面板上通过两个小车后边分别拖着的两条细绳,经一个铁夹制动来进行实验的。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1)由于两个小车运动的平面几乎与同学视线相平行,所以不便于学生直接观察比较两小车运动的位移。(2)用一个铁夹通过夹住两小车后边拖着的两条绳子对小车制动,往往容易造成失控而不能同时制动,影响实验效果。(3)小车一旦失控又容易从斜面板上掉落而碰坏小车,  相似文献   

4.
用废旧灯管做测平均速度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行物理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用的器材是前端装有滑轮的平面平板和小车,但按课本的要求去做时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1)小车不能沿直线运动,这主要是由于小车的四个轮子不平行、木板不够平或木纹摩擦力不同造成的;2)将平面板调整为斜面后,虽然能看到小车在斜面上加速向下运动,但有时小车运动速度过快,学生还没来得及测量,小车就已到了斜面底部,而如果将斜面坡度降低,延长小车运动时间,小车又近似作匀速运动,速度变化不明显.这是这套装置存在的一些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就地取材,对测平均速度实验作了如下改进:用两…  相似文献   

5.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到阻力作用,小车将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相似文献   

6.
在讲高一“即时速度”这一节课时常常找不到象书上图29(见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1957年4月第三版)滴药瓶的仪器,若要照图做一个,不但费时多,而且做成后还不一定能象我们所理想的那样好用(水滴的快慢不易控制),这样就影响了演示的应有效果。现在我把自己在这一节课所使用的代替滴药瓶的仪器介绍于下: (一)制造方法及所需材料 1.材料:滴眼药水瓶一个,尖锥一把,酒精灯一个。 2.制造方法:取去滴眼药瓶大头上的橡  相似文献   

7.
中药口服液瓶可见异物移动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冠宇  钟芳松 《应用声学》2017,25(10):15-18
针对中药口服液中可见异物的检测为静态的自旋急停检测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针对流水线上直线运动中的中药口服液瓶中可见异物的移动检查方法。此法为将停止不动的口服液瓶的自旋急停拍照检测,变为在药瓶水平方向运动的同时完成竖直方向上的自旋急停拍照检测。克服了连续拍摄图片中药瓶位置发生变化从而需要寻找药液区域的问题。基于改进的成像系统和机械系统,使待检测药瓶在边自旋急停边直线运动时完成杂质检测。检测基于改进的区域搜索方法,提出了先利用连续像素搜寻算法药液区域提高检测速度,再用前后三角形窗口算法判定药液区域提高检测精度,能快速抓取照片中位置发生变化的药液区域并利用差分法进行杂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检测出异物,提高了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学生从感性上确认,斜抛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等于υ_x;另一个是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等于υ_y。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下面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方法是在一辆实验小车上竖起一根钢管,并在针对钢管底部的车身上开一个圆孔,钢管内竖放一根压簧,压簧上端盖一块铁片并连结一根较长的拉杆且于拉杆底部连一短横杆,短杆长度必须小于孔径,钢管应固定在小车上。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所介绍的碰撞实验是在气垫导轨上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进行的。下面介绍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斜面小车来做这一实验的方法。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这两辆小车发生碰撞时则:  相似文献   

10.
高一物理第20节:即时速度。在讲解时为了測定卽时速度的大小,是用书上第29图(附图1)的装置来演示。将一带滴药瓶(或用墨水瓶改制的)小滑車,在斜面上自由滑下,然后轉入平面继續运动,取液滴的等时性和在相等时間間隔內通过路程的关系,确定小車在斜面上作匀加速运动,而在平面上是作匀速运动,根据匀速运动速度的大小,就可以测出,小車运动到斜面底端(卽平面与斜面交界点)时的即时速度。以得出結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一物理课本中对于即时速度的讲述,笔者认为尚有欠缺的地方。茲从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将其主要缺点简述如下。以供大家讨论和指正。在高一课本中对于即时速度的叙述是:首先由平均速度引出即时速度的概念来,此后就介绍即时速的实验测定法,使滴药小车从斜面上滚到光滑的水平面上,用小车在水平光滑板上的匀速度来代表小车在斜面末端的即时速度。这个演示实验是没有足够的理论根据的。因小车在斜面末端的即时速度,不等于在光滑水平板上的匀速度;小车在光滑水平板上的匀速度是等于斜面末端即时速度的水平分速度。  相似文献   

12.
应干华 《物理通报》2002,(10):42-42
电火花计时器是教学实验用计时仪器,可代替电磁打点计时器,它能够把物体运动情况定时的记录在纸带上.电火花计时器配合斜面小车、电火花描迹仪、钩砝等实验仪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自由落体运动、动能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一、仪器制作如图1所示,在约高为1.0m长1.0m的试教板(板面漆白漆,用红漆画等格子线)的下端固定高 h=0.30 m的弧双导轨,它的底端衔接水平双导轨,小车从弧导轨上滑下在水平导轨上作近似匀速运动.调节底座螺旋,用斜面法平衡小车在水平导轨上的摩擦力,使水平导轨微微倾斜,则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上装有自动光控弹射器,示意电路图如图2所示:由弹射器电路(a)、电磁替续器电路(b)、放大器电路(c)和光控电路(d)四部份组成.弹射器(l)是由弹簧衔铁.耳l,蹄形电磁铁MI,。电磁开关HI和电源。E。组成闭合电路。这时衔铁FI被MI吸住,因而弹簧被压缩,…  相似文献   

14.
物理通报1964年第11期登载了上海教育学院王良佐同志的“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的文章。阅读后,我感到这个仪器装置在计时系统与运动系统的配合上是相当紧密的,但是,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水平装置的实验中,存在着计算上不严密的问题。那就是,在这一实验中,小车所受的拉力的量值是直接从砝码的重量求得,而实际上二者是不相等的,这一点王同志已经指出,至于该文所说的二者相差  相似文献   

15.
上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本对惯性现象实验的演示有两个.一是对运动物体惯性现象的演示.把一木块直立在小车上,使小车与木块一起沿桌面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运动时,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二是对静止物体惯性现象的演示,把一叠硬币放在桌面上,用一把钢尺贴着桌面迅速打击底部的硬币,观察硬币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一) 在課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驗,系统地講述生产的基本知識 在讲电动机的时候,我首先复习提問学生这些問题:(1)通电导体在磁場里为什么会运动?(2)在四对磁极中間各有一条通电导线,每条导綫将向哪个方向轉动?(3)在蹄形磁鉄两极中間有一个通电綫圈,如果线圈平面跟磁力綫方向垂直,它会不会轉动?为什么?然后拿电动机模型给学生看,指出:电动机就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場里运动的現象造成的。这样,就使学生认識了电动机的构造原理。接着,告訴学生:我們先来研究电动机的构造。随即指着模型介紹:用絕缘导线在軸上的鉄心上繞一个綫圈,鉄心和綫圈組成电枢。在线圈的軸上有两个互相絕緣并且跟軸也絕緣  相似文献   

17.
《物理》1966,(2)
在前年华东区物理学会年会上,曾展出过一台相对运动演示仪,看了之后很受启发,去年由于教学上的需要,我们就动手设计和改进了两个演示仪器。在教室内使用时,性能稳定,效果较好。在铁轨上停着一辆小车,垂直车面有一座炮管,在炮管内打入少许酒精,然后将一粒钢弹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上册第54节关于惯性的演示实验,按课本所指示是“把一个木块直立在小车上,让小车沿着斜面向下运动(图88),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的时候,车上的木块就向前倒下(图89)”。这个实验还不能彻底说明物体的惯性。因为学生认为,小车沿着斜面向下运动时,直立在小车上的木块已经向前倾斜,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车上的木块已经向前倾斜,必然会向前倒下。他们怀疑如果小车沿着水平方向或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当小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教材中关于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对此实验做了以下改进 .取医用小药瓶 ,将其端部破一小孔 ,将药液倒出(或用注射器吸出 ) .将瓶洗干净 ,待内部干燥后 ,放入一小粒碘 .用木夹夹住小瓶 ,在酒精灯上加热小瓶底部 ,使碘升华 .当药瓶为紫红色时 ,立即加热瓶口 ,当瓶口烧红软化后 ,用铁镊子快速将瓶口封严 .用同样方法制造出 2 0~ 30个这样的升华瓶 ,供学生分组实验时使用 .改进后的实验有以下优点 :1 )可获得直观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加热时瓶是紫色的 ,停止加热 ,过几十秒后瓶是白色的 .2 )将小药瓶放在手中握一会 ,瓶子…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斜面终端没有挡板,实验时,若不用手阻挡,则小车每次运动到斜面终端都要对滑轮及其支架进行撞击,并且小车也经常甩落在地下.因此,每班每次实验结束,仪器都要损坏2至5套,严重地影响了下一班实验的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在斜面终端加一挡板,使仪器完好率大为提高.现将制作方法及数据介绍如下:1.将1—2mm 厚的白铁皮按图所示的尺寸剪好,钻好孔.在虚线处弯成直角,弯好的挡板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