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段连运 《化学教育》2011,32(11):79-84
第4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于2011年7月9~18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市举行,由土耳其科学与技术研究委员会(STRCT)和中东技术大学(METU)合办。70个国家和地区共273名学生参加了本届竞赛(按竞赛章程,每个代表队最多选派4名选手。本届竞赛,有一个代表队只派出1名选手、一个代表队只派出2名选手、两个代表队各只派出3名选手)。我国代表队组成如下:段连运(领队,北京大学)、陈毅辉(副领队,厦门大学)、章慧(科学观察员,厦门大学)、王颖霞(科学观察员,北京大学)、郭庆云(选手,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谢嘉欣(选手,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龚宗平(选手,江苏省常熟中学)、杨晓(选手,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本届竞赛沿袭传统考试程序:实验在先理论在后。实验共3题,占总成绩的40%,理论共8题,占总成绩的60%,时间均为5小时。除例行的实验考试和理论考试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赛外活动。经过激烈竞争,178名选手荣获奖牌,其中金牌33枚,银牌62枚,铜牌83枚。另有10名选手获得荣誉证书(HONORABLE MENTION)。我国4名选手全部以高于93分的成绩获得金牌。其中龚宗平总分第一,获BEST STUDENT称号,...  相似文献   

2.
第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于1988年7月2日至8日在芬兰埃斯波举行。此届竞赛,共有26个国家104名选手参赛。中国化学会组织选拔了四名中学生参加,四名选手全部获奖,并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3.
第2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于1991年7月7日至14日在波兰罗兹举行。本届竞赛共有30个国家118名中学生参加,通过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两项考试,我国选手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两位并列冠军。我国有4名选手参赛,共获3枚金牌和1枚银牌。  相似文献   

4.
第39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于2007年7月15~23日在莫斯科举行.68个国家和地区共256名选手参加了本届颇具特色的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育》2009,30(12):85-90
第4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于2009年7月18~27日在英国举行,由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共同承办.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共260名选手参加了本届竞赛.  相似文献   

6.
段连运 《化学教育》2006,27(9):55-55
第3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于2006年7月2~11日在韩国举行.来自世界5大州66个国家和地区共254名选手参加了 本届竞赛.  相似文献   

7.
王夔  严宣申 《大学化学》1988,3(1):53-54
第19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简写为IChO)于1987年7月6日至14日在匈牙利举行。有26个国家的103名选手参加。我们带领4名中国选手前往参赛。 7月6日,19届IChO国际评审团讨论了匈牙利提供的试题并作了翻译,7月7日上午在维  相似文献   

8.
李庆水 《化学教育》1999,20(3):45-45
由教育部(前国家教委)批准、中国化学会主办、福建省化学会和厦门大学承办的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暨冬令营于1999年1月28日~2月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部理科试验班,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32个代表队133名选手,以及领队、观察员和列席代表共计320多人。参赛选手进行紧张的理论考试和试验考试,考务组和化学竞赛指导小组,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遵照竞赛章程,应用电脑排序,评选出一等奖41名(约占全体选手的30%),二等奖53名(约占全体选手的40…  相似文献   

9.
第2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于1989年7月2日至10日在民主德国哈雷市举行.参加这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共有中、美、英、法、保、民主德国、联邦德国等26个国家的104名选手.竞赛结果共颁发金牌11块、银牌22块、铜牌33块.中国化学会派出了领队吴国庆同志,副领队程铁明同志和四名选手:周沛(安微省马鞍山二中)、沈周新(福建省福州一中)、陈晖(北京清华附中)、宋越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参加了此次竞赛.周沛、沈周新、陈晖三人荣获金牌、宋越杨获得铜牌;周沛还同时获得最佳理论竞赛特别奖.  相似文献   

10.
斯公敏 《化学教育》2000,21(4):39-39
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国化学会主办,浙江省化学会、浙江省科协和浙江大学承办的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暨冬令营已于2000年1月8日至14日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的解放军杭州疗养院举行。参加这次活动的选手和代表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部理科试验班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共有32个代表队,133名选手以及领队、观察员、列席代表和各重点大学派出的招生人员共34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1.
第2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于1991年7月7日至15日在波兰罗兹市举行。中国队的林诚(福建省三明市一中)和金宁(山东省济南市一中)以94.75分的相同成绩并列第一名,获得金牌。另外两名选手江琪(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获个人第五名得金牌,倪浩(江苏省无锡市一中)获得银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学会在中国科协领导下,受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部的委托,组成中国代表团,由王夔教授为领队,一行七人,于今年七月二日至九日在芬兰埃斯波(ESPOO)参加了第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此届竞赛有民主德国、荷兰、英国、苏联、澳大利亚、联邦德国等26个国家的104名选手参赛。我国选手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汪琛以总分93.25分的好成绩夺冠,荣获金牌。  相似文献   

13.
高锦章 《化学教育》1998,19(2):43-45
第29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分两部分进行,即实验与理论。两部分的考试各为5小时,考试日期相隔一天。理论试题共8题60分,中国4名选手的成绩分别为58. 00, 57. 25, 57.00和51. 00,在参赛选手中名列前茅。但实验成绩很不理想,三个实验题共40分,4名选手得分均低于20分(若能高于25分即为金牌)。赛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作为今后参赛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第21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于1989年7月2日至10日,在民主德国哈雷市举行。参加这次竞赛的四名中国选手全部获奖,共获得3枚金牌、1枚铜牌,同时还获得一项特别奖。参加这次世界最高水平的国际中学生化学竞赛的  相似文献   

15.
第3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于1998年7月5日至1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中国队由段连运任领队、杜宝石为副领队、吴国庆为观察员,率刘铭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一中)、廖涵(湖南省长沙市一中)、谢佳(湖北省荆州一中)和陈以购(河南省郑州一中)4名选手于7月4日上午10时许抵墨尔本。  相似文献   

16.
<正>第4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于2010年7月19~2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共267名学生参加了本届竞赛。我国派出了由8人组成的代表队参赛。代表队成员为:选手王汝一(南京师大附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育》1996,17(10):46-47
以北京大学段连运教授为领队哈尔滨师范大学周宏立教授为副领队的我国参加在俄国首都莫斯科举行的第2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代表队已于7月25日凯旋归来。此届竞赛有45个代表队175名选手参赛。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化学会举办的1989年中学生化学冬令营于2月15日在武汉市开营。中国化学会秘书长、代营长崔孟元同志宣布冬令营开营,并向营员们授旗,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的58名学生和带队教师参加了开营式。湖北省教委、省科协、武汉大学及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的有关领导到会祝贺。2月18日上午,珞珈山细雨濛濛,同学们在武汉大学化学系大教室里开始了紧张的理论试题竞赛。这次理论试题有一定的难度,注重能力的考核,培养开拓和创新精神。选手们沉着应答,在一些难度较大的试题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月17日上午,选手们又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实验竞赛,从物质的鉴别到测定,他们做得一丝不苟,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9.
吴国庆 《化学教育》1993,14(6):49-51
1993年7月9 日至7月23日,由吴国庆和段连运率领的,由施威扬(北京大学附中)、郑晓亮(山东淄博一中)、袁泉和周彪(湖南师大附中)四名选手组成的中学生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中国队在意大利参加了第2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7月10日上午,我队准时到达罗马的达芬奇机场。在我驻意使馆科技处的参赞周开宇等同志的热情安排下,在罗马过宿,调整了时差。  相似文献   

20.
2019年7月21日至30日,第5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在法国巴黎举办。来自全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名选手参加了这次比赛。经过各5小时的实验和理论考试,共决出196枚奖牌--金牌37枚,银牌64枚,铜牌95枚。中国代表队何流X?/(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邓子杰(河北衡水第一中学)、杨景程(湖南长沙市第一中学)、陈劭炎(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4名选手发挥出色,获得三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其中,何流总分第一、实验(满分)与另两位选手并列第一,邓子杰总分第二、理论成绩第一,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设置的特别奖(IUPAC PRIZE)。IUPAC主席、中国化学会监事长周其凤院士应邀参加闭幕式,为选手颁奖。受中国科协委托,中国化学会委派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担任领队,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宋其圣教授担任副领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颖霞教授、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斌教授作为科学观察员,共同承担比赛期间繁重的试题翻译、试卷评判和分数协调等工作。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作为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主管部门,承担着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国组委会秘书处的重要职责,中心工作人员曾筝观摩了比赛;中国化学会作为我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组织单位,委派中国化学会化学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段连运教授观摩比赛并为申办工作提供指导;南开大学朱守非教授、梁广鑫教授和郭东升教授观摩比赛并代表中国化学会向国际化学奥赛组委会提出申请并进行答辩,为我国获得了2022年IChO的举办权。兹将本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理论试题及实验试题中文版刊出,以飨读者。为最大程度展示试题原貌,编辑保持试题内容不变,仅对其格式做了少量修改。此外,由于篇幅所限,删除了部分常数列表及答题卡,完整版详见"补充材料"(可通过网站http://www.dxhx.pku.edu.cn免费下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