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又发現一个新的基本粒子——反負克西超子(?)。这个发現是美国耶魯大学小組和欧洲一个物理学家小組分别作出的。在这个实驗里,(?)超子都是和(?)超子一起由高速反貭子与貭子碰撞产生。(?)的平均寿命在10_(-10)秒左右,过了这一段时間,(?)衰变为一个π介子和一个(?)超子,然后(?)又衰变成一个π介子和一个反貭子。由于(?)超子这种第一次衰变成一个超子的衰变方式,又叫做“級联超子”。到現在,尚未发現的(?)超子只剩下中性的(?)了。  相似文献   

2.
在早先預言了其存在的新的基本粒子,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輻射实驗室中被发現了。被叫作ω介子的新粒子具有10~(-22)秒左右的平均寿命、比电子貭量大1540倍的貭量,而且是中性的。为了解释中子和貭子的某些特性,理論物理学家們曾經提出了关于存在两种新粒子ρ介子和ω介子的假設。此假設是基于斯坦佛尔德大学(美国)所得到的实驗事实之上的,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3.
不久以前由莫斯科联合核研究所传来了令人兴奋的消息,我国科学家王淦昌先生领导的气泡室组工作同志們,在气泡室的照片中发现了反負“西格馬”超子。这个粒子的发現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証实了理論的预言,并为理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有力根据。  相似文献   

4.
物理通报1960年7月号登載了王羣同志报导的“反負‘西格馬’超子的发現”。这是在莫斯科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高能实驗室由我国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领导的丙烷气泡室組所得到的重要成就之一。本文是要介紹他們的另一个比較重要的结果,这就是关于在有奇异粒子参加的強相互作用宇称可能不守恆的問題。这个結果与反负‘西格馬’超子的发現一样,也引起了各国物理学家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5.
温差电現象     
本文第一段叙述温差电現象的实驗事实,第二段叙述温差电現象的应用,第三段叙述温差电現象的一些理論。一、溫差电現象的实驗事实温差电現象包括三个效应,即塞貝克效应,珀尔帖效应和湯姆孫效应。 1.塞貝克效应塞貝克在1826年發现把兩种不同的金屬a和b接成封閉电路(如圖1)時,如果它們的兩个接头的温度t_0和t不相等,电路中就有电流。这个現象就叫做塞貝克效应。这样的电路叫做温差电偶,產生电流的电動势叫做温差电動势。  相似文献   

6.
(一) 一般概念电介貭在交变电場的作用下,其中一部分电能会轉变成热量,这种能量損耗称为介貭損耗。远在1886年,俄国学者鮑格尔曼就在实驗中发現了这一現象。他把玻璃块放在两块平行板的电极之間,在交变电压的迅速相继的充电和放电下,玻璃块被加热。同时,他还发現,加热的热量不仅与充放电的交变电压的頻率有  相似文献   

7.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普魯司博士发現迄今为止具有最重核子的氮元素,它除了原子核較重和不稳定外,其他方面与通常的氮元素一样,在这超核子中有一个中子是被一个廉特(Lamda)超子所代替,这种超子是类似中子的基本粒子,它是非常不稳定的,在亿分之  相似文献   

8.
朱洪元 《物理学报》1957,13(6):483-499
本文讨论核子的反常磁矩对于内转换系数数值的影响。首先讨论了纵光子和标量光子在内转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然后用对应的方法推导出具有反常磁矩的荷电粒子之间的推迟相互作用。又用量子电动力学推导推迟相互作用,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这一推迟相互作用被用来计算内转换系数。结果指出:核子的反常磁矩对于磁多极内转换系数以及由于质子跃迁导致的电多极内转换系数的影响微不足道。但是和某些作者的结论相反,核子的反常磁矩对于由于中子跃迁而导致的电多极内转换系数产生显著的影响。讨论了计算中所用的规范问题,从而指出这些作者处理本问题时所引入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物理》1960,(4)
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受教育部委託編写的“初級中学物理实驗参考书”,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专门論述学生物理实驗的参考书,对于提高学生物理实驗的貭量,从而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本书在总論部分里相当具体地論述了物理实驗的意义和实驗課的教学目的、实驗課的教学过程、实驗的誤差、有效数字,以及实驗课的评分标准。这些內容是許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迫切希望了解的。书中介紹的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部分的实驗共四十个,这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綱(修订草案)和初  相似文献   

10.
一、过去所存在的問题我們知道,实驗課是驗証、巩固、补充学生課堂所学的理論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实驗,还要帮助同学們树立理論与实践相統一的辯証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所以实驗課是物理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我們必須正确估計,它在教学中的地位,最大限度的发揮实驗課的全部作用。但是,过去我們教研組一般教师,缺乏对实驗課的应有认識,因而在教学中暴露出不少缺点。譬如: (1) 教材过时,不能反映原子时代的特征; (2) 緒論課单調貧乏,貫彻政治思想教育不够; (3) 內容大多属于检驗理論,严重和生产实际脫节; (4) 独立一家,不能和专业相呼相应;  相似文献   

11.
一在物理学的各个部分中都有許多公式。每一个公式代表着其一些特定的物理量之間的数学关系(或者说是因果关系)。每一个公式,有自己的形式、内容,以及使用时的条件。这是每个公式的个性。但是,在这些公式之間,也存在着一些共性。本文的目的,就是想和读者討论一下这些共性。一个公式,或是根据实驗得来(經驗公式),或是由理論推导得来(理論公式),或者,理論推导和实驗资料都对公式的建立有贡献(半經驗公式或半理論  相似文献   

12.
有些普通物理实驗,其偶然誤差的統計涨落已能在測量中明显地观測到,因而,在确定测量的誤差时,就不得不应用到精密测量的某些基本概念。但是,在普通物理实驗中,进行此基本測量理論的教学,又感內容过多,且各次实驗課后,学生的計算任务过重。因此,只能教給学生学会和运用其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現仅就测量的誤差的教学內容及其教学处理的几个問題,提些个人意見,望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一) 穆斯保尔效应是近年来核物理实驗工作中一項异軍突起似的发現。这一效应已被应用到物理学各部門的基本研究,成为一种重要的新的測試方法,同时在时間标准或頻率标准的技术上如能利用这一效应也将发展到空前未有的水平。这类工作无需直接使用加速器或反应堆等巨型装置,在获得供应适当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条件下,完全可能在小型实驗室中进行。本文将对这一效应的实貭及其应用作一簡单的介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几位物理学家用罗馬附近弗拉司卡契的同步加速器进行实驗,在分析了数千张“扩散室”里获得的照片之后,发現了同位素氫—4;扩散室里充滿着9个大气压压力下的氦—4。新同位素氫—4的原子核內有3个中子和1个貭子。  相似文献   

15.
光压存在的实驗証明是俄国偉大物理学家列别捷夫(1866—1912)在二十世紀初期的重大貢献。列别捷夫在这些实驗中耗費了几年辛勤的劳动,克服了前人所不能克服的許多困难;最后,他在1901年第一次完成了固体所受到的光压的测量;1910年又繼續完成了气体所受到的光压的实驗。这些实驗完全証实了麥克斯韋光之电磁理論的正确性。光压的概念在十七世紀初期就已經为科学  相似文献   

16.
現用高中物理課本第二册“气体的性质”一章,分別用三套不同装置的演示实驗,来探測气体的性貭,从而归納出三条气体定律。我认为这样的实驗設計有以下几点不足。 (1) 实驗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例如查理定律和盖·呂薩克定律的两套实驗装置便存在这个缺点。  相似文献   

17.
磁性的定义及微粒的磁性质最广义地說,磁性可以定义为带电荷的运动物貭粒子之間物貭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空間分隔的物貭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可能通过絕对真空来传递,传递的实現是借助于一种实在的物貭媒介——磁場.磁性的基本元素是磁場矢量和带电荷的运动微粒的各种特性  相似文献   

18.
《物理》1959,(6)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驗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須广泛地举行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驗,就我們的体会,这一点对初学物理的少年來說是有更大的意义。过去,侭管我們認为已經相当的重视了,但是仍然发現这样一些現象:部分学生,特别是低年級的少年儿童,对实驗作業虽然感到较大的兴趣,但在实驗过程中却不能始終集中注意力,往往看  相似文献   

19.
学习物理学和課外閱讀有关电工学的讀物时,常常会遇到很多与自感現象有密切关系的物理現象。只有在了解自感現象的基础上才能对这些現象有較深的理解。使学生彻底了解自感現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通过实驗,使学生获得明确的感性知識。这样的示教实驗要具有装置簡单、效果显著、令人信服、而且在最大限度上符合課本上的綫路图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问1:怎样向高三学生解释在绝缘导体上的电荷只分布在它的表面上? 答:为了加深同学的感性认識,我們认为首先作一直观的演示实驗,是恰当的。一个简而易行的演示,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实現: A是一个带电的球形金属壳,B是一个驗电球,C是一个金箔驗电器。利用驗电球与金属壳內,外壁各接触一次,然后分别拿到驗电器上去检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