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宋玉民  刘哲  王坤杰  栾妮娜 《化学学报》2010,68(21):2191-2198
采用光度法研究了具抗凝血作用的过渡金属铁和铜的华法灵、水杨酸三元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观察到铁、铜三元配合物使人血清白蛋白荧光产生猝灭现象, 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 并计算了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 确定了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力类型. 并且发现三元配合物的存在明显改变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 并讨论了配合物使人血清白蛋白构象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
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等光谱学方法研究在近似生理条件下咖啡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咖啡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是动态猝灭过程,并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咖啡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以及△H、△G和△S等热力学参数.根据所得结果可推断咖啡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由FRET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咖啡因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结合距离.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三唯荧光光谱,考察了咖啡因对人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洛美沙星(LMX)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洛美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 其猝灭类型主要为静态猝灭. 在不同温度下求得了洛美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 发现随反应温度上升K值下降. 由热力学参数确定了洛美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主要为色散力. 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洛美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又根据Fōrster理论, 测得了洛美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 相互结合距离. 进一步证明了该反应是单一静态猝灭过程, 阐述了其猝灭机理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碘苷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以碘苷为荧光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分别在1.38~579 mg/L和0.78~585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612 mg/L和0.358 mg/L.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测定,回收率为97%~101%.  相似文献   

5.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圆二色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血清白蛋白与银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效应.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到血清白蛋白对银纳米粒子的包覆作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研究表明, 静电力和亲水力是血清白蛋白与银纳米粒子之间主要的作用力之一; 血清白蛋白对平均粒径为60 nm的银纳米粒子单层包覆比为6.7×105. 拟合计算远紫外圆二色光谱数据发现,银纳米粒子诱导血清白蛋白中α-螺旋含量减少,而β-折叠、转角和无规卷曲等结构含量增加; 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在作用后变得更为松散和伸展. 通过时间扫描吸收光谱跟踪研究发现, 在血清白蛋白与银纳米粒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银纳米粒子的包覆与聚集、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变化具有双重滞后效应,并对此过程的速度常数及热力学参数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6.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5-羟甲基糠醛(5-HMF)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反应的特征,并利用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研究5-HMF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象变化.研究表明:5-HMF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人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梧Stern-V...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及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具抗凝血作用的水杨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水杨酸对人血清白蛋白荧光产生猝灭现象,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通过同步荧光法和圆二色谱法发现水杨酸的存在明显改变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  相似文献   

8.
光谱法测定伊曲康唑与牛血清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 在pH=7.4±0.1的0.1 mol·L-1磷酸缓冲溶液中, 研究了伊曲康唑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伊曲康唑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猝灭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伊曲康唑可以有规律地使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猝灭, 其猝灭机理可认为是伊曲康唑与白蛋白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 获得了在不同温度下, 伊曲康唑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以及△G、△H和△S等热力学参数. 根据所得结果可推断伊曲康唑与白蛋白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 同时, 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理论(FRET)计算得出了伊曲康唑与白蛋白结合位置的距离d. 而且,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揭示了该反应中蛋白的结构和其微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模拟生理务件下抗精神病药布南色林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布南色林对人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具有猝灭作用且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布南色林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了1∶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K=1.80×104L/mol,且金属离子对结合反应具有较显著的影响.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确定了布南色林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布南色林对人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含量产生影响,α-螺旋和β-折叠的含量降低,β-转角和无卷曲规则的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近似生理条件下秋水仙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秋水仙碱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主要是静态猝灭过程,秋水仙碱使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在pH=7.4、含0.05%吐温-2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秋水仙碱在玻碳电极上出现一不可逆的氧化峰,加入人血清白蛋白后秋水仙碱的氧化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此外,利用光谱学方法和电化学方法测定的秋水仙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