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200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汉森的门槛模型,以技术进步为门槛变量,探讨了金融集聚对文化产出效率的影响.实证表明:金融集聚对文化产出效率的影响程度受到技术进步水平的影响,在不同的技术进步门槛区间金融集聚对文化产出效率的估计系数不同.因此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各地特殊情况,采取与本地技术进步水平相适宜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孟凡生  邹韵 《运筹与管理》2019,28(7):100-107
基于中国2006~201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运用PP与SFA组合模型,构建中国生态能源效率的静态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收敛方法和速度激励模型系统的分析了中国生态能源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人口规模和R&D投入等与生态能源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中国的生态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具有空间分布聚集特征,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明显;中国的生态能源效率时间格局具有复杂波动的特点,总体趋势是先下降后再上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予以扶持.研究选取我国31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其经营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后,这31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无论是综合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所提高;纯技术效率对公司综合效率的影响更为直接,其效率提升或下降影响着综合效率提升或下降;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经营效率水平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分别表现为GDP的增长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对经营效率的提高具有消极作用,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营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研究就此提出:应把握发展契机、协调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继续增加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创新投入途径、适度缩减政府财政扶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丽芬 《珠算》2012,(2):40-41
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而资本市场则是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支撑平台。继国务院2009年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发展战略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均先后就此发文。2011年3月,《围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处于相同前沿面的决策单元效率,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大学知识创新效率进行评价,考察和总结我国各地区大学知识创新的特点和运行模式;运用Bernard时间序列收敛模型刻画我国大学知识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我国省际空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溢出的视角考察我国大学知识创新效率空间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知识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外部正效应,且空间内部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大学知识创新效率差距的影响因素往往交织融合在一起,发挥合力的影响作用.各地区大学知识创新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人员投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化水平、政府扶持以及创新文化等初始条件的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阶段DEA窗口模型对2005-2014年我国其中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效率有显著影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效率的总体水平较高,但呈下降趋势;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地区间效率水平无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0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除少数省区效率值低于0.5以外,其余均保持在0.5-1之间;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前沿面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0年处于生产前沿面的省、市、自治区的数量保持稳定,但其空间分布却发生了一些变化,10年间东部地区减少2个,西部地区增加2个,中部地区一直处于零水平的状态;③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高投入低产出局面的扭转、非农从业人员效率的提高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的基本内核和关键所在;④经济规模对城市士地利用效率呈现正向促进作用,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和不断增加的人口密度呈现负面影响,政府规制、空间集聚水平、城市规模和区位条件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2011-2016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区(除西藏)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用SFA法对省域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再将空间效应纳入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创新效率收敛与否,同时考察影响创新效率提升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且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自相关;各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人力资本状况及创新产业结构对创新效率的提升速度有显著影响,但政府支持的力度和效果仍然不明显,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化消费形态,便捷了居民文化消费渠道,涌现出各类新型的文化产品,对居民文化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新环境下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研究还未考虑网络因素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实际影响,忽视了系统研究新环境下文化消费不同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及其在地区间的影响差异和空间效应等。基于此,文章通过纳入互联网发展程度变量,研究了新环境下居民收入、支出、文化消费供给等基本要素对文化消费的单独影响、交互作用影响和综合影响,以及文化消费及其影响要素的区域发展关联性等,从而实现了对文化消费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的从时间、空间双层面的完整分析,更深刻的识别了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关键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10.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6):1058-1069
对国际R&D溢出效应的OLS检验忽视了知识溢出的无止境和空间局限性,以往空间建模的检验又错误定义了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参数定义予以修正,将其划分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以2008年300个市级行政区划为截面样本,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检验显示FDI和出口对中国创新成分表现出相反的空间溢出效应:FDI直接效应提升所在区域技术进步率,间接效应弱化毗邻区域技术效率;出口则相反;FDI空间溢出总效应没有促进创新,出口空间溢出总效应仅提升创新的效率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