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文化强国的国家重大战略,为满足传承和创新我国传统文化这一重要需求,实现文化休闲与共享、书法普及与教育的具体目标,研发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建构的云端结合的书法大数据平台。平台连通了线下和线上的信息通道,实现古代经典与当下书写的智能对接、线上与线下作品的共创共享以及个体创作与群体创作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数字书法创作与交流、作品集的生成与推广、线上线下协同创作、书法作品的智能竞技、书法创作数据分析等形式的智能书法服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浙江省水情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水情数据种类、结构和数据量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的单结构化数据存储管理方式已不适合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应用和服务需求。 本研究采用先进的分布式数据采集、智能数据过滤、大数据存储等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云平台技术的浙江省水情云数据中心,对各类分散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了水情大数据的质量管控、深度挖掘和高效共享,丰富了水情信息的资源样本,拓展了服务深度和广度,提升了数据挖掘的服务效率和能力,为水利业务和事务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C/S与B/S模式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特点,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采用ADO、ASP、SQL Server2000等技术平台,利用校园网络环境开发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了实验室实行规范化管理、信息数据集中处理与共享、资源合理调配与有效利用.本文介绍了系统设计理念、功能结构及其实现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在云计算平台上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并行处理与访问,针对动态增长的异构资源所具有的集成与共享所形成的超强计算力结合网格计算,从基于服务计算的角度分析了云计算与网格计算2个不同框架体系的集成问题,探讨了一种资源与服务的统一描述机制,提出了云格体系下的一种分组生成树的P2P网络动态资源与服务发现算法,可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与访问.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将传统书法艺术用数字技术在电子屏幕上呈现,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播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数字书法生成技术,首先,通过在屏幕上采集毛笔书写的轨迹信息,根据不同的速度,分别使用卡尔曼滤波和二次样条曲线插值实现书写轨迹平滑;然后,使用基于真实书写的笔触形态还原方法,呈现具有较高还原度的书法笔迹;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书法中飞白的效果,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对书法笔迹进行修饰。  相似文献   

6.
针对协同GIS对多用户地图编辑和长事务处理的协同需求,给出了基于任务划分的协同GIS工作模型;构建了协同GIS工作环境;结合多版本技术,解决了协同GIS中多用户对地理数据的协同编辑等问题.通过在国家863项目中的实践证实,该方案支持对共享数据更新操作的并行执行,减少了数据锁定的需求,实现了协同工作机制与GIS的结合,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子学习系统中实现教育资源智能搜索与整合的要求,提出了一个运用语义Web技术建立的教育资源语义模型,通过资源的内容、上下文、结构3个层次上元数据描述与相应本体的构建,可形成不同层次概念的抽象与层次结构,以实现对资源描述共享语义的理解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基于Windows Mobile平台的维吾尔文产品管理系统,着重研究Windows Mobile的应用开发及维吾尔文的书写特点、手机输入法设计中的难点与不等宽问题.设计实现了具有不同编辑方向的维、汉、英、多语种智能手机的混合输入和屏幕显示.在基于.NET compact Framework的智能设备开发框架下,使用Pocket outlook对象模型,实现了客户的便捷通讯功能.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引入Windows Mobile技术和SQL Server Mobile数据库技术来解决相关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智能小区管理服务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由485网络构成的智能小区数据采集、控制及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实现抄表、安防和物业管理等功能,对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做了介绍,并讨论了中心主机管理服务系统软件的两大模块——通信引擎和管理平台,其中详细分析了多线程技术在通信引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知识图谱可以为智能问答和自动推荐等系统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针对国内现有学科知识图谱构建数据来源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方法构建初中数学知识图谱。基于领域知识和学习者需求构建初中数学本体,确定概念、方法、公式、定理四种类型的实体;从教材等权威数据源和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网络数据源中获取非结构化与半结构化数据,基于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s)模型抽取出教材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关系和实体;利用基于层次过滤思想的知识融合模型进行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实现了基于初中数学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和自动推荐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及时且智能的学习支持服务,为破解初中数学在线教学个性化不足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网络性能分析与预测支撑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将离线性能分析与在线性能实时预测相结合的网络性能分析与预测支撑系统设计方案.在离线性能分析中完成了特定网络节点的性能分析、节点间性能相关性分析以及长期网络性能历史数据的演化数学建模;在在线性能分析中则主要基于一种混合的实时预测模型来完成在线的网络性能预报,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智能与很好的可扩展型和自适应性.实验表明,它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了强有效的网络性能分析与预测工具,是一个理想的性能分析与预测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校园卡在脱机和写卡时存在的消费安全隐患,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及移动支付应用需求,在分析卡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校园卡第3阶段发展概念:即在线化、无卡化、移动化、多介质化;架构适应发展需求的校园卡在线支付体系,建立基于云架构云服务的支付平台和虚拟服务大厅,设计网络、数据、安全和应急响应等保障措施,依托在线账户、二维码、移动终端,实现校园卡支付服务的移动化和自助化.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在线短波频谱监测模件的软硬件设计方案.采用窄带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结构,一次变频、高中频带通欠采样方式,结合直接数字合成器(DDS)、高本振输入的混频和VXI总线等技术,实现了与雷达分时工作的在线频谱监测和独立频谱监测两种工作模式.描述了模件硬件的工作原理、主要信号的时序关系及具体的实现方法.试验表明,该模件运行可靠,为雷达工作频率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是当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电子病历数据可用于挖掘隐含规律,对治疗与预后分析有重要意义。通过与乳腺科医生合作,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和可视化方法,搭建了一个基于电子病历的乳腺癌群组和治疗方案可视分析系统。首先,对具有高维属性的病人进行降维和聚类处理,形成病人群组,并采用南丁格尔图、词云和时间轴可视化方法,直观展示病人群组间特征的差异;然后,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预测治疗方案,用平行坐标、矩阵热力图和分类图分别展示属性相关性、训练后的特征权重和预测结果;最后,用真实案例验证了系统在群组分析、治疗方案及病人属性关联分析中的有效性,从而较好地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改善宁波地铁企业信息系统中各个信息系统间信息的有效互通、数据共享、统一管理等问题, 结合宁波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开发“四位一体”战略, 设计了面向智慧地铁的信息系统架构, 整个架构的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基础平台、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平台、信息门户及网站、微信、移动APP等公众服务平台, 并设计配置了信息化管理体系, 进而实现异构、分散的应用系统之间的有效集成, 提升信息化系统资源协同工作和业务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物联网硬件设备多样性、差异化、开发环境部署繁琐过于复杂的问题,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面向云环境的敏捷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 该平台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以及设备层, 具有在线编程、远程下载、自动运行等功能. 并且针对远程下载功能,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MQTT协议的代码在线推送方案及配套实验套件; 针对用户及设备安全性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TEA加密算法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案. 实测表明, 平台实现了预期功能, 达到了降低用户学习门槛以及提高开发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交互式自动挖掘知识的模型,论述了该模型的原理、实现机制,并讨论了模型中数据宝藏和影响域及其相互关系.该模型同时具有在线性与深入挖掘的优点,能灵活有效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笔法与结构对文字观感的影响是中国书法文化的重要研究命题,也与数字书法领域审美评价技术相关联。但以往对该命题主要为定性讨论。本文结合计算机样条曲线及审美量表等技术,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法对其进行量化研究。首先,选取78个高频字的6种有代表性的楷书体文字作为样品,自编软件并招募测试人员对其标注结构特征点,并用参数曲线建模输出“去除笔法”后的样品图,再进一步经严格定义的“统一结构”操作进行处理,共获得3组样品图,每组468幅。然后,编制审美量表,招募测试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对3组样品评测美感和风格。最后,对评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楷书文字的风格而言,笔法的影响远高于结构;对于文字的美感而言,笔法的作用也大于结构,但影响有限。该结果局限于实验选定的几种经典的楷书文字,且其定义的“去除笔法”和“统一结构”并不能完全涵盖以往经验理论中的相关概念范围。研究表明,自然学科的方法可用于研究书法学中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