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摩擦学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对摩擦学近10多年来在润滑与润滑剂和摩擦与磨损两个方面的进展作了综合介绍与评述,指出最引人注目的是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超薄膜干涉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对边界润滑和边界膜进行原位研究,以及纳米摩擦学、陶瓷摩擦学、空间摩擦学、核反应系统摩擦学、微观摩擦学和表面工程等的发展与各种新型摩擦学材料的开发。同时,还对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摩擦学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认为在摩擦学设计、新的摩擦学系统、特殊的摩  相似文献   

2.
陶瓷摩擦学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继陶瓷的摩擦与磨损的评述和讨论之后,从液体润滑、固体润滑、气相润滑、自润滑复合陶瓷、陶瓷表面改性和协同润滑技术几个方面,系统地讨论了陶瓷材料的润滑问题,阐明了这些润滑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陶瓷润滑研究中几个值得重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陶瓷摩擦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本文综述了陶瓷摩擦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从干摩擦和润滑两个方面总结了氧化物陶瓷(Al_2O_3、ZrO_2)和非氧化物陶瓷(Si_3N_4、SiC)的摩擦磨损性能、磨损机理以及影响摩擦磨损性能的若干因素,并且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巴氏合金ZChSnSb 8-8海水环境下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巴氏合金ZChSnSb 8-8/AISI 52100轴承钢摩擦副在模拟海水环境下的摩擦学行为。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试验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巴氏合金ZChSnSb 8-8在海水润滑下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海水作为润滑介质,起到了一定的润滑作用。在海水润滑下,ZChSnSb 8-8的摩擦系数随载荷和滑动速率的增加而减小;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滑动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主要归因于巴氏合金ZChSnSb 8-8独特的微观结构和海水的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马达摩擦学及其摩擦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超声马达是一种新型原动机,与普通电磁马达不同,这是一种摩擦驱动马达.为了促进超声马达的发展,对其研究中关于定子与转子界面接触驱动特性和摩擦磨损特性,超声波振动对定子和转子接触界面摩擦学特性的影响,转子摩擦材料的选择及其寿命预测等,从摩擦学角度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归纳与评述,并且针对超声马达摩擦驱动的特点,提出了当前值得重视的一些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帅  杨军 《摩擦学学报》2018,38(6):735-746
三元层状M_(n+1)AX_n相陶瓷(简称MAX相陶瓷)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在摩擦学领域有着诸多潜在的应用,本文全面综述了MAX相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现状,总结了MAX相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相关摩擦学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AX相陶瓷摩擦学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摩擦学复杂系统及其问题的量化研究方法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葛世荣  朱华 《摩擦学学报》2002,22(5):405-408
以摩擦学的三个公理为基础 ,提出摩擦学系统复杂性质的具体定义 ,即摩擦学系统的动力性、摩擦学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学系统的随机性、摩擦学系统的混沌性和摩擦学系统的分形性 ,并且指出摩擦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 ,因而将摩擦学研究与动力学相结合有助于摩擦学问题的定量化描述 .根据摩擦学系统及其行为的特定性质 ,从系统学观点出发 ,将摩擦磨损过程分为自组织阶段、混沌阶段和失稳阶段等 3个阶段 ,并提出了磨合吸引子的概念 ,同时讨论了研究摩擦学非线性复杂问题的正解和反解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外C/C复合材料摩擦学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综合评述了与C/C复合材料有密切联系的炭-石墨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以主国外C/C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现状,指出关于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仍不完善,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Jahan.  S 程屏芬 《力学进展》1990,20(2):225-238
最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举行了一次专题讨论会,邀请来自学术界,美国联邦实验室和私营工业的国际公认的摩擦学家的一个小组。讨论和建议了摩擦学基础研究的未来方向。讨论会后接着举行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美国润滑工程师协会(ASLE)的摩擦学会议(1986年10月20—22日),(Pittsburgh,PA),会上邀请来自私营工业的代表们评价专家们的建议,并提出他们各相应工业的研究需要。在所讨论的许多研究课题之中,强调4个特殊的领域是需要立即注意的。它们是:①摩擦、磨损和破坏的预报模型;②润滑的微观和化学观点;③微观层次上磨损的机理和预防;④高温应用的材料和润滑剂。 注意到这些领域中的许多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可能得益于大学、联邦实验室和私营部门多学科之间的小组的协作。到会者表达了一种观点,那就是非常需要把基础研究成果传递到工业用户手中。  相似文献   

10.
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摩擦学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摩擦学研究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进行纳米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力地促进了纳米摩擦学的发展.因此,对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纳米摩擦、纳米磨损、纳米润滑、纳米摩擦化学反应和微型机电系统的纳米表面工程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作了系统的综合归纳与阐述,并且提出了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摩擦学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切削加工润滑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切削加工润滑机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切削加工润滑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归纳与评述,阐明了各种润滑方式的优缺点,并且针对切削加工时的摩擦特点,指出了切削加工润滑研究中几个值得重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铝青铜合金的基本特性与摩擦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李元元  夏伟 《摩擦学学报》1996,16(2):130-13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多种铝青铜合金的微观组织、微区成分、磨损表面形貌和磨屑等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研究了合金的基本特性与摩擦学性能的关系,探讨了边界润滑条件下铝青铜合金与45#钢对摩时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铝青铜合金中软相与硬相的含量比和α-相的晶粒尺寸对合金的微观磨损形式和磨损机制都有重要影响:当较软的α-相与较硬的β-相+K-相之和的相对含量比约为7030,α-相的晶粒尺寸在32~60μm之间时,铝青铜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优良,主要磨损形式是轻度的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当软硬相的含量比更高或更低,且α-相的晶粒尺寸更大或更小时,铝青铜合金的主要磨损形式分别为严重的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或严重的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13.
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钢-钢(SUJ2/S45C)摩擦副在不同润滑剂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外加电场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电压,特别是改变电压极性可使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发生很大变化,而电场及其极性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效果取决于润滑剂及边界润滑膜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对比考察了青铜 -石墨复合材料在水润滑和干摩擦两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水润滑下青铜 -石墨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明显比干摩擦下的小 ,其最小磨损率为 1.0 1× 10 -6mm3 /N·m ,而摩擦系数比干摩擦下的大 ,复合材料在干摩擦下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剥层磨损和犁削 ,磨损较严重 ;而在水润滑下 ,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磨损较小 .这是因为水有利于降低摩擦副接触表面的温度 ,有效地抑制了基体青铜的转移 ;同时水促进了不锈钢偶件的氧化 ,形成薄而致密氧化膜 ,从而降低了磨损  相似文献   

15.
国外某些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是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以在特殊全用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摩擦学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这类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的发 ,对国外某些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进展作了综合介绍与评述,重点阐述了其中部分材料的摩擦学特性,讨论了环境因素对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对目前某些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应用实例的论述,提出在今后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应当重视的几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吴炬  程先华 《摩擦学学报》2006,26(4):325-329
研究了芳纶浆粕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了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芳纶浆粕纤维能够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当纤维体积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最小;在水润滑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比干摩擦下的明显降低,这是由于水起到了润滑和冷却作用;干摩擦时的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塑性变形,水润滑时主要为犁削和轻微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7.
李波  李瑞祥 《摩擦学学报》2011,31(3):216-220
本文选用XB1-60-150型谐波减速器,考察了脂润滑与固体润滑谐波减速器在宽温度范围及不同超载条件下的传动性能,结果表明:在-50℃至+40℃温度范围内及≤150%超载条件下,固体润滑谐波减速器和脂润滑谐波减速器均表现出良好的运转性能。在不同载荷及温度下,脂润滑谐波减速器表现出较高的传动效率,而固体润滑谐波减速器则表现出较稳定的传动性能。在波发生器运行总次数1.5×105 r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柔轮-刚轮齿轮摩擦副表面进行检查,未观察到明显的异常磨损,润滑状态良好。本文还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空间润滑谐波减速器超载运转传动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其传动性能的主要因素,润滑方式次之,载荷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