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8-138
萨拉姆先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市就读于政府学院,然后赴英深造,于1952年获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也像格拉修和温伯格一样,钻研弱相互作用理论,并探导对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进行同一种数学处理的可能性。不过,他是独自进行这一工作的。由于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萨拉姆和格拉修、温伯格共同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便是弱电统一理论,它的建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大综合。人们都认为它可以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媲美。为此,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分享了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要介绍的正是弱电统一理论创始人之一--温伯格。 一、温伯格其人 S.温伯格(Steven Weinberg)于1933年5月3日生于美国纽约,温伯格的父亲名叫弗雷德里克·温伯格,是纽约市的法庭速记员,母亲名叫爱娃·艾日瑞尔。由于父亲的鼓励,温伯格从小就热爱科学。他的中学是在布朗克斯理科中学完成的,同班同学中有G.费恩伯格和S.L.格拉肖。后来费恩伯格成了一名出色的物理学家,并且写过几本很有威望的书,还与温伯格就μ介子物理合作发表了几篇论文.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是弱电统一理论,它的建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综合。人们认为它可以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媲美。为此,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分享了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本文介绍的正是弱电统一理论创始人之一:萨拉姆。 一、萨拉姆其人 1926年1月29日,作为长子的阿布杜斯·萨拉姆(Abdus salam)按照当地的风俗降生在他母亲的娘家:印度萨希瓦尔县桑托克达斯村。他的父母:乔德里·穆罕默德·候赛因和哈吉拉居住在英属印度(现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帮内的一个十分偏僻、落后的农业区:江格县。萨拉姆的家族是一个具有宗教知识的书香门第。萨拉姆的父亲曾任江格县立高中的教师,后来又获得县政府教育办公室主任的职位。他性格温和,心地善良,是一个笃信宗教的人。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是弱电统一理论,它的建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综合。人们认为它可以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媲美。为此,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分享了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介绍的正是弱电统一理论创始人之一:格拉肖。一、格拉肖其人S.L.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1932年12月5日生于美国纽约。  相似文献   

5.
 格拉索(Sheldon LeeGlashow),美国物理学家.1950年在布朗克斯高等理科学校毕业后,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1954年毕业后进哈佛大学深造.1977年荣获奥本海默纪念奖.5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弱电统一理论,因而与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萨拉姆同获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1-161
韦尔特曼和霍夫特于1971年实现了弱电统一理论的重正化。霍夫特足他的博士生。他致力于非阿贝尔规范理论的重正化,开发了一个计算机符号演算程序对量子场论巾的复杂公式进行简化。霍夫特取得了突破。他们的方法也适用于量子色动力学,因此他们为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用他们的方法算出的顶夸克的质量,与后来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他和霍夫特因这一贡献获得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7.
<正>3.弱电统一理论及其实验验证前面提到,在揭示弱力物理本质的过程中,费米在他的"?衰变理论"中首先指出,弱力和电磁力一样,是矢量相互作用。经过许多科学家近30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终于证明了弱力确实是矢量相互作用。费米的这一想法,后来被费曼和盖尔曼进一步推广为守恒矢量流理论,并最终导致温伯格、格拉肖和萨拉姆建立了弱力与电磁力的统一理论。这一讲,我们介绍这两个理论及其实验验证。(1)守恒矢量流理论及其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原子核里有质子和中子,它们都是重子.通常认为,自然界中重子数守恒,质子是绝对稳定的.因此,自然界中最轻的原子核氢核以及稳定区的其它各种原子核都是永恒不变的. 最近温伯格和萨拉姆提出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理论,取得了很大成功.许多物理学家正在研究进一步把强相互作用也包括进去的统一理论[1].他们认为夸克和轻子间存在联系,存在带夸克和轻子量子数的玻色子.在很高能量区域中,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将具有相同耦合常数,外推猜测玻色子质量在1015-1016电子伏特.这种理论的一个重要预言是,质子会通过交换上述玻…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子弱电统一理论主要创建者之一、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讲过一件颇发人深省的事情。他在20世纪60年代曾与一位年轻博士后聊天,他问对方在研究什么课题,对方回答在研究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等问题,温伯格问他为何不研究具有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验内容的粒子物理学。年轻博士后认为,粒子物理学中目前各路理论  相似文献   

10.
现时与量子论和相对论具有同等深远意义的是规范论。1954年10月1月发表的杨振宁和米尔斯的历史性论文确立了规范论的普遍原理,规范论导致温伯格一萨拉姆电弱统一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的建立,并为统一自然界所有的力的探索指引方向,值此杨一米尔斯规范论发表40周年之际,我们来简略回顾一下规范论的历史、其辉煌成就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36
库珀于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8年起受聘在布朗大学工作。巴丁同他和施里弗一起提出了一种超导理论(BCS理论,以他们3人姓氏的第一字母命名),它已为人们所接受。在这种理论中,电子会成对地运动。这种成对的电子被称为“库珀电子对”,以作为对他的褒奖。他们三人共同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
巴赫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1929),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5),曾参加革命运动。民意党人,1885—1917年侨居国外。前苏联生物化学学派创始人。他研究细胞光合和氧化过程的化学作用,提出呼吸基础是许多连续的酶促氧化还原反应(过氧理论)。他组建了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1918)和前苏联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1935,从1944年起改名巴赫生物化学研究所)。巴赫1937年起为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相似文献   

13.
王国文 《大学物理》1994,13(10):1-4
现时与量子论和相对论具有同等深远意义的是规范论。1954年10月1日发表的杨振宁和米尔斯的历史性论文确定子范论的普遍原理,规范论导致温伯格-萨拉姆电弱统一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的建立。并为统一自然界所有的力的探索指引方向,值此杨-米尔斯规范论发表40周年之际。为简略回顾一下规范论的历史,其辉煌成就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3
安巴楚勉192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并在那里任教,1944年赴埃里温(亚美尼亚境内)领导比拉干天文台。他一直对恒星起源理论有兴趣,而且描绘了恒星和星系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巨大灾变。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3
汤川秀澍因对亚原子粒子理论的研究获得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5年他提出了一种核力理论,正确预言了介子的存在。介子是质量处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瞬变粒子。汤川秀澍1929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后留校任教,1938年获大阪帝国大学博士学位。重返京都大学任理论物理学教授(1939-1950),他还曾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职,1953-1970年担任京都基础物理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9
威尔逊(R)于1957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赖斯大学,进而于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生涯是在贝尔实验室度过的。他因与彭齐亚斯合作探测无线电波背景而声名卓著,这种无线电波背景乃是很久以前那次大爆炸的遥远回声。此后,他又探测到星际尘埃云中的一氧化碳和其他分子,从而对了解星际尘埃云的化学组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0-160
瓦维诺夫(S)是瓦维诺夫(N)之弟。1945—1951年任前苏联科学院院长,他对固体发光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固体发光是固体吸收外来能量(电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而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它有两个基本判据:一是任何物体在一定温度下都有热辐射;二是外激发源对固体的作用停止后,发光还延续一段时间(称为余辉)。后一个判据是瓦维诺夫于1936年提出的,有了它,发光才有了确切的科学定义。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0
瓦维诺夫(N)是鞋厂主的儿子,毕业于莫斯科农学院,1913年去英国在贝特森手下作研究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返回俄国。他从事植物免疫力的研究,并用进化论加以解释。他试图通过精心杂交的办法培养出具有各种理想的粮食品种。他运用了孟德尔的遗传学法则。尽管瓦维诺夫(N)曾赞扬过李森科早期的工作,但李森科并不领情反而对他坚持孟德尔学说横加谴责。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8
图灵于1935年进剑桥大学并被选为剑桥皇家学院的评议员。1936年至1938年期间,图灵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在那里他提出所谓图灵机(一种能够进行计算的最普通的计算机)的理论概念。他指出存在着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结论使人想到格德尔的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图灵在英国的交通部供职,但是战后他开始对电子计算机产生兴趣,在莫奇利和埃克特的工作完成后不久,他设计出英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27
布拉坦的少年时期是在牧场上度过的。他1924年毕业于惠特曼学院(在华盛顿州),192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贝尔电话实验室,成为一名物理学研究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那里从事潜艇磁探测的工作。他同肖克利刚和巴丁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享发明晶体管的荣誉。1967年,他接受惠特曼学院的聘请,担任了自己母校的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