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U(3)夸克模型,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两种理论下的Σ-N相互作用,得到了它们的相互作用非定域位以及Σ超子与3He壳心核的相互作用势,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4ΣHe基态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SU(3)夸克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两种理论下的Σ-N相互作用及Σ超子与3He壳心核的相互作用势,同时由其得到的Σ4He基态结合能也与实验值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SU(3)夸克模型, 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两种理论下的Σ-N相互作用, 得到了它们的相互作用非定域位以及Σ超子与3He壳心核的相互作用势,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4ΣHe基态结合能。 计算结果表明, SU(3)夸克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两种理论下的Σ N相互作用及Σ超子与3He壳心核的相互作用势, 同时由其得到的 4ΣHe基态结合能也与实验值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验数据提取了部分U(5)极限和O(6)极限核的玻色子等效电荷,并应用它们计算了混合对称态的跃迁几率.计算表明,中子(质子)玻色子等效电荷随中子(质子)玻色子数增加而减小,即玻色子等效电荷存在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4.
钱诚德 《中国物理 C》1994,18(5):473-480
运用了Usdpf(16)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讨论了八极自由度P和f玻色子对转动区偶偶核正宇称态的效应.结果表明,偶数个P和f玻色子的组态能够混入到通常的基态带,β和γ振动带,并且自然地形成Kπ=1+、3+等转动带.这一结果与Usdg(15)-IBM相类似.本文还简要地给出了基态带间的E2约化跃迁几率,其结果与Usd(6)-IBM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在SD对壳模型理论框架下, 讨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下U(5), SO(6)以及SU(3)的经典极限谱. 结果发现SD对壳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三种极限谱.  相似文献   

6.
考虑了一代人工色(OGTC)模型和topcolor援助的多标度人工色(TOPCMTC)模型中的规范玻色子对Wtb耦合的贡献. 发现对角ETC玻色子的交换对Wtb耦合没有直接贡献,运用LEP给出的Rb的数值,发现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参数值来说,OGTC模型中的ETC规范玻色子交换和TOPCMTC模型中的ETC规范玻色子交换和colorn交换对CKM矩阵元Vtb的贡献都是相当大的,δVtb可能被费米实验室Tevatron Run3探测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N展开技术,讨论了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由玻色子能量引起的SU(3)对称性破缺,给出了1/N近似下内禀态的解析表达式.本文还表明,相互作用玻色子体系的多体方法(Hartree-Bose方法、Tamm-Dancoff近似以及Cranked Hartree近似)均系1/N展开技术在特定情形下的近似.  相似文献   

8.
邵彬 《中国物理 C》1994,18(1):27-36
将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模型包含G费米子对能够构造出SP(10)或SO(12)动力学对称群.本文用GeneralizedDyson玻色子映射方法求出SP(10)对称群精确的玻色子映像,其子群SU(5)生成元的玻色子映像与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SU(5)生成元相同,唯象sdgIBMSU(5)极限能谱公式可由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模型的微观参数描述.  相似文献   

9.
众多粒子物理超标准模型中都预言了自旋有关的新相互作用存在.极化的核子间通过交换自旋为1的轴矢量玻色子可以产生额外的吸引力进而改变无穷大核物质状态方程性质.本文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的框架下加入额外的轴矢量玻色子后计算发现,当相互作用强度与玻色子质量之比达到g_A~2/m_(Z′)~2~O(10 GeV~(-2))时,低密处无穷大核物质的稳定性和对应的相变行为将发生显著的改变;而当g_A~2/m_(Z′)~2 130 GeV~(-2)时核物质将在发生相变前率先到达零压点.对中子星而言这意味着其内核物质将在保持稳定的状态下形成表面而不会发生相变形成壳层结构,这与普遍存在于中子星天文观测中的星震现象矛盾,因此反过来对新相互作用的强度提出了额外的限制.通过与已有的地面实验结果对比,本文发现对于力程为微米到厘米间的新相互作用,中子星对其强度的约束最高可有8个量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1.永不缺席的W玻色子标准模型中,W玻色子是负责传递弱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像现在核电站发电涉及的核裂变反应,是由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过程启动的,该衰变过程本质上是由W玻色子传递诱导的。此外,1957年由李政道、杨振宁和吴健雄一起合作发现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背后的机制(图1)也是由W玻色子传递的纯粹左手的弱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桑建平 《中国物理 C》1992,16(5):423-430
本文通过引入s′玻色子扩大集体态子空间,以考察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中的S-D截断.s,d和s′玻色子的结构是通过IBM的一种微观研究方案确定的.s′玻色子体系的计算和分析表明,它的引入对2(MeV)以下激发态的sdIBM描述不会有明显的改进,但有可能拓宽IBM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三玻色子核的核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基础上,用玻色子表面δ力作为玻色子之间的有效相互作用,计算了一些三玻色子核的核谱,同时也计算了E2约化跃迁几率,结果令人满意.表明这种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杨泽森 《中国物理 C》1985,9(3):341-348
根据修正的Jancovici-Schiff (MJS)代换关于玻色子描述可以用作原子核的费米子描述的中间步骤的观点, 本文把相互作用玻色模型(IBM)看作在这种中间步骤引用的一种近似. 文中针对同类价核子的"多-j"组态以及包含两体有效相互作用的费米子哈密顿量, 按照通常的玻色子展开选择出结构上比较简单的玻色子哈密顿量; 借此通过一个么正变换建立了从微观途径确定s, d玻色子及IBM哈密顿量的方法; 根据MJS代换给出了把IBM态矢量变换为费米子态矢量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14.
在最初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中,假定只存在和两个质子相应的以及和两个中子相应的玻色子。后来Elliott在此以外,还讨论了和p-n相应的玻色子,并引进了玻色子的同位旋。上述三类玻色子,成为一个同位旋三重态。他认为原子核作为玻色子的系统时的有效哈密尔顿量是同位旋SU(2)不变的。本文认为有关哈密顿量除有上述对称性的相互作用部分以外,还有不具备这种对称性的相互作用部分。根据原子核的低激发能谱实验和理论的比较,纯用p-p玻色子和n-n玻色子的IBM是成功的,从这一点来探索上述两种相互作用的形状以及数量的关系。并指出原来的IBM和Elliott理论都是本文所讨论的结果的极限情形。如果IBM也能够应用于奇奇核,则在所确定的相互作用的特征的基础上能够预言角动量J为1,2,3,……的次序的能谱,实验中确实发现有一些奇奇核的能谱有这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IBM-Ⅱ中的有效玻色子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民  顾金南 《中国物理 C》1992,16(10):950-953
通过简单的半经验方法,本文给出在Z=40、64子壳附近的有效质子玻色子数,提出在SU(3)极限下存在质子玻色子和中子玻色子的饱和.用此可解释稀土区偶偶核中B(E2)、B(M1)的强饱和性和关联性.并把本文的结果与微观计算的有效玻色子数作了比较,两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原子核里有质子和中子,它们都是重子.通常认为,自然界中重子数守恒,质子是绝对稳定的.因此,自然界中最轻的原子核氢核以及稳定区的其它各种原子核都是永恒不变的. 最近温伯格和萨拉姆提出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理论,取得了很大成功.许多物理学家正在研究进一步把强相互作用也包括进去的统一理论[1].他们认为夸克和轻子间存在联系,存在带夸克和轻子量子数的玻色子.在很高能量区域中,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将具有相同耦合常数,外推猜测玻色子质量在1015-1016电子伏特.这种理论的一个重要预言是,质子会通过交换上述玻…  相似文献   

17.
<正>一、W玻色子在粒子物理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提到W玻色子的历史,必须简要地回顾弱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弱相互作用首先是从核β衰变(n→p+■+■e)的观测中推断出来。在1935年,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率先提出了第一个弱相互作用理论,其相互作用的形式与电磁相互作用的形式类似,并以所谓的费米常数(GF)为此相互作用的特征耦合。通过比较电磁与弱相互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前文(Ⅰ)及(Ⅱ)发展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应用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我们采用SU_6(?)U_5(?)O_5(?)O_3表象,把求IBM哈密顿量矩阵元的问题归结为求d玻色子的一些基本矩阵元,并针对d玻色子体系的现有几类物理基建立了两种求基本矩阵元的方法,求出了相应的明显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物理》2018,(11)
正50年前, Steven Weinberg和Abdus Salam分别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理论。传递弱相互作用的W和Z玻色子必须具有大质量才能解释弱力的短程性。为引入这些质量,Weinberg和Salam假定W和Z玻色子通过与一种场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这种场是Peter Higgs (希格斯)等早些时候提出的。"希格斯场"的存在意味着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用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IBFM)计算了奇A核U(6/4)超对称SO(6)极限的理论能谱,对不确定核的最近邻能级间距分布和能谱刚性度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能谱统计特征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有限的玻色子数N的大小显著地影响能谱统计. 当N接近于真实核的玻色子数时,子群SOBF(5)的作用强度和自旋对能谱统计起重要作用. 然而,当N趋于无穷大时,能谱统计总是趋于Poisson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