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气相色谱-嗅闻(GC-O)结合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技术分离出49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对龙井茶香气贡献较大的有橙花叔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基吡嗪、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1-乙基-2-甲酰基吡咯、环氧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苯乙醇、吲哚、2-乙基-3,5-二甲基吡嗪、β-紫罗兰酮、顺式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香豆素.  相似文献   

2.
龙井茶的香气成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蒸馏萃取(SDE)提取6种龙井茶(西湖龙井商品1、西湖龙井商品2、西湖龙井评比优质品、龙井村、钱塘、龙坞)的香气成分,采用色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鉴定香气成分,分离出100个峰,鉴定出62种香气成分,分别占香气总量的41.73%,32.11%,24.26%,29.73%,22.13%,33.36%. 分析比较6种茶香气总量和各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龙井茶样的香气总量和成分含量差距较大,以龙井村产区的龙井茶香气总量最多,钱塘和龙坞香气总量相对较少,6种茶共有成分有18种,但各自含量不同,每种茶中发现有其他茶中不含有的特征成分.  相似文献   

3.
吸附丝色谱-质谱法用于桂花香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活性炭吸附丝累积采集桂花活花的香气成分,通过热解脱附直接导入色谱/质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鉴定出β-芳樟醇、氧化芳樟醇、β-顺-罗勒烯等41种化合物.本方法可用于鲜花香气成分的活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SDE提取烘干大红袍和冰冻大红袍的香气成分,采用GC和GC-MS分析两者香气总量和各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两者香气总量差距不大但是很多成分在含量上有较大的不同,烘干大红袍中吡嗪类化合物、芳樟醇要远大于冰冻大红袍中的含量,而α-法呢烯、香叶醇、橙花叔醇等含量要远低于冰冻大红袍;两者都有高含量的其他乌龙茶含量较低的苯甲醛;两者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导致两者香型不同,烘干大红袍浓、涩、高香,而冰冻大红袍花香浓郁、持久、滋味鲜爽.  相似文献   

5.
以靖安白茶与安吉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对香气物质进行提取,三重串联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QQQ-MS)对香气组分进行鉴定,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对2种名优白化茶特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30μm DVB/CAR/PDMS萃取纤维头,85℃条件下平衡30min,萃取30min可获得最佳萃取结果。2种白化茶共鉴定出51种香气组分,其中靖安白茶47种,安吉白茶34种,共有组分30种。在香气成分的组成上两者较为类似,均是由醇类、酮类、酯类、醛类、碳氢化合物类组成,但2个茶样在各类物质的具体组成和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茶树品种及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碧螺珍珠茶与铁观音的香气成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碧螺珍珠是一种新创制的乌龙茶,它是利用名优绿茶碧螺春茶树上的驻芽的三叶,借鉴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本文对碧螺珍珠和铁观音这两种茶叶进行了香气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茶叶香气组成上总体相似,高沸点化合物含量均较高,主要有橙花叔醇、吲哚、2-苯乙醇和α-法呢烯等.但由于两者茶树品种和产地不同,在精油总量和香气组成上有一些差别,这也反映在两者的感官品质差别上.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复合酵母菌(东方伊萨酵母(Io)和酿酒酵母(PY01))接种方式对水蜜桃果酒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采用3种不同接种方式(同时接种Io和PY01、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接种PY01 48h后接种Io)发酵水蜜桃酒, 并以单菌种发酵为对照, 发酵期间比较产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差异, 一个月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差异. 结果表明, 5组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别, 样品中共检出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其中酯类及醇类物质含量较高.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有效增加了β-葡萄糖苷酶活性, 感官分析结果表现也最优, 而且该组酯类物质种类最为丰富, 相对含量高达93.16%, 香气组分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 同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与其他组差异显著, 能有效解决水蜜桃酒口感单一的问题. 综合结果, 不同接种方式发酵的水蜜桃酒具有差异明显的风味质量特征,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能有效促进挥发性风味物质释放, 增加水蜜桃酒香气物质的复杂性, 提升水蜜桃酒香气质量, 可为水蜜桃果酒品质提升提供新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还原糖与南极磷虾粉酶解液的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MR)产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以核糖、木糖、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与南极磷虾粉酶解液进行MR, 检测其中间产物含量、褐变程度和感官品质, 并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 结果表明, 核糖MR产物的中间产物含量最高, 褐变程度最大, 且色泽明亮、澄清均匀, 带有浓郁的虾香味. GC-IMS显示不同MR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明显差异, 通过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可以有效地区分. GC-MS则表明不同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特征化合物造成MR产物的风味差异, 其中糠醛、2-环戊基环戊酮、2,5-二甲基吡嗪、顺-2-甲基-2-丁烯醛和吡嗪分别是5种还原糖MR产物的特征挥发性成分, 它们赋予了不同MR产物不一致的风味特征. 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直观展示不同MR产物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情况. 综合表明, 两种技术相结合, 互补优势, 获得了不同还原糖MR产物更全面的风味成分信息, 更加全面地反映不同还原糖MR产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可为南极磷虾粉MR还原糖的选取和风味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疆昆仑山地区薄荷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了薄荷叶的挥发油.得到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各成分进行了鉴定,确认了2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挥发油出油率为0.28%,(1R,2S,5R)-2-异丙基-5-甲基环己醇为薄荷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以气相色谱/质谱法为主要检测手段,选择对香气组分有良好富集作用的吸附材料及有效的富集方法,考察了香气成分分析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合理的热解吸实验方案,从而实现对烟草中香气组分的定性分析.该方法无需任何样品前处理,尤其适用于测定烟草中的低挥发性组分,可以弥补其它烟草处理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HPLC/MS)分离鉴定了绿茶、红茶和咖啡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如酚类(儿茶素、绿原酸等)、生物碱类(咖啡因等),并对上述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表明:进样量20μL,流速200μL·min^-1条件下,用流动相乙腈/0.1%三氟乙酸进行梯度洗脱,能有效分离相关组分;各饮品中咖啡因的含量依次为绿茶〉咖啡〉红茶.同时用TEAC法测定和比较了各饮料样品的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公路交通对农业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选取宁波典型公路区域的农田及其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方法测定了农田土壤和农作物中铅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土壤中铅的质量分数在(8.0~40.2)×10-6之间,土壤重金属铅沿垂直道路延伸方向逐步降低;茶叶和四季豆铅累积的质量分数量分别为(0.07~0.46)×10-6和(0.09~0.26)×10-6之间,且距离公路越近,其质量分数越高.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如下定义的带粗糙核的超奇异积分算子: TΩ,α,hf(x)=p.v.∫R^nh(|y|)(Ω(y′))/(|y|^n+a)f(x-y)dy 的(Lα^p(ω),L^p(ω))有界性,推广了已有的结果.这里0≤α〈1,1〈p〈∞,Ω为H^q(S^n-1)中的函数,q=(n-1)/(n-1+α),且h(|y|)∈△γ(R+)={supR〉0 R-1∫0^R (|h(t)|^γdt) },γ〉1,ω是某类径向权.  相似文献   

14.
证明带有粗糙核分数次积分算子的多线性算子TΩa^A,B(f)(x)=∫R^n P2(A;x,y)P2(B;x,y)/|x-y|^n-a+2 Ω(x-y)f(y)dy的(H^1(R^n),L^n/(n-a)∞(R^n))有界性,其中0〈a〈n,S^n-1表示R^n上的单位球面,Ω∈L^s(S^n-1)(S≥1),且Ω是R^n上的零次齐次函数,A和B是R^n上函数,且P2(A;x,y),P2(B;x,y)是A和B分别在X点关于Y的二阶Taylor展式的余项,即P2(A;x,y)=A(x)-A(y)-△A(y)(x-y),P2(B;x,y)=B(x)-B(y)-△B(y)(x-y),这里△A,△B∈BMO(R^n).  相似文献   

15.
一类随机积分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具有变时滞r(t)的非线性随机积分一微分方程 dx(t)=-(∫t-r(t)a(t,s)f(x(s)))dsdt+g(t,x(t))dB(t),t≥0的解的稳定性问题,其中在X=0的某邻域内满足xg(·,x)〉0(x≠0).不仅使用不动点定理给出了方程解的均方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给出了一个例子说明了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6.
Mobius梯的(d,1)-全标号   总被引:30,自引:30,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G 的(d,1)-全标号是从V(G)∪E(G)到非负整数的函数,且满足:(i) G中任意2个相邻顶点的标号不同;(ii) G中任意2个相邻边的标号不同;(iii) 顶点与其关联边的标号差至少为d.(d,1)-全标号的跨度是标号差的最大值. G 的(d,1)-全标号数是G的所有(d,1)-全标号的最小跨度,记为λTd(G).本文完全给出了Mobius梯的(d,1)-全标号数.  相似文献   

17.
令A表示|z|<1内的解析函数f(z)的族并由f(O)=O,f’(o)=1正规化了的,K_α.表示满足条件的函数f(z)∈A的类,其中和f(z)的Hadamard乘积。本文解决了St.Ruscheweyh如下两个猜想: (1)对任意实数α(?)β≥-1,如果β>α,则K_θ(?)K_α; (2)对任意实数α≥-1,K_α对Hadamard乘积是封闭  相似文献   

18.
电路模型的改进及若干相应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1段导线可以采用注上3个非负常数L,R,Q或分式(LP^2+RP+Q)/p的1段有2个端点的简单曲线来表示,且L恒≠0;可定义电路为有限条导线串并联而成的组件,使电路图可相应简化.提出用等价电路来简化电路的概念,从而得出用电路图来计算拉氏阻抗的较直观简洁的新方法,并证明了在任何电路中都存在拉氏阻抗,并且是个分子次数比分母次数高1的分式;也证明了拉氏电位降定理中的L{u(t)}=ZL{i(t)}可加强为L^s{u(t)}=ZL{i(t)},其中L^s{u(t))则为u(t)的强拉氏变象.同时也证明了空载电路中电流可通过电路特征表达电路特征定理,即i(t)=g(t)·ue(t)=∫0^1g(t—τ)ue(t)dτ,而ue(t)为外接电动势两端之电位差,g(t)=L^-1{Z^-1}为拟连续、缓增的函数,也被称为电路的电路特征;又证明了电路特征测定定理ue(t)=δ0(t)时,i(t)即为g(t),并且电路特征定理和测量定理对一切电路均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