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博格达山苔藓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根据作者1988年至1990年间在博格达山区的六次野外考察所采的2000余号苔藓植物标本,经过整理鉴定,现已知博格达山有苔藓植物211种(变种、变型),隶属于37科、89属,其中11科、31属、111种为新疆首次记录,在分类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该地区苔藓植物的区系成分、生态群落特征等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据文献记载,双果草属Mitchella L.有两个种,分布于日本、北美洲和朝鲜的南部.作者分别于1972年、1976年在龙泉凤阳山采到了一种完整的花果标本,定名为波叶双果草M.undulata Sieb.et Zucc.,后在南京和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室检视了北美洲产的该种标本和查了台湾植物志(4:307,1978).台湾植物志扼要记述了该种的特征(但没有图).经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浙江这个种与日本、北美洲及我国台湾产的种相同;在我国大陆上首次发现波叶双果草的存在,为编写我国茜草科植物志提供了新的内容;同时也提供了中国和日本以及中国和北美洲植物区系间联系的又一个明显的例证.双果草属与爱地草属Geophila Don和薄柱草属Nertera Banks et Soland.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尤其是外形上与后者十分近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西藏种子植物3个新记录属: 爵床科(Acanthaceae)的十万错属(Asystasia Bl.)、千屈菜科(Lythraceae)的萼距花属(Cuphea Adans.ex P.Br.)、毛茛科(Ranunculaceae)的星果草属(Asteropyrum Drumm.et Hutch.)和相对应的3个新记录种: 白接骨(Asystasia neesiana(Wall.) Nees)、香膏萼距花(Cuphea alsamona Cham.et Schlechtend.)和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 cavaleriei(H.Lév.et Vaniot) Drumm et Hutch.),以及西藏种子植物1个新记录种: 柳叶菜科(Onagraceae)丁香蓼属(Ludwigia L.)的细花丁香蓼(Ludwigia perennis L.).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XZE).十万错属、萼距花属、星果草属和细花丁香蓼在西藏自治区范围内为首次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信息,同时也完善了西藏种子植物属、种的多样性组成.  相似文献   

4.
髭蟾Vibrissaphora为我国无尾两栖类中特有的一属,据文献报道共四种.1980年11月我们于浙江遂昌九龙山采到髭蟾属一种标本,与上述四种比较分析,均有所不同,确定为一新种.现定名为九龙山髭赡Vibrissaphora jiulonshanensis,描记如下.模式标本和查看标本均收藏于杭州大学生物系.九龙山髭蟾 新种Virbrissaphora jiulongshanensis Wie et Zhao,sp.nov.  相似文献   

5.
浙江种子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整理和鉴定浙江种子植物标本的过程中,发现了6种浙江分布新记录植物,其中水毛茛属(Batrachium)和碱茅属(Puccinellia)为新记录属.另外还描述了薹草属(Carex)一新变种.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近海采集的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共有棍螺科动物5属8种,其中有1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采自江西的沼螨属1新种:三裂沼螨Limnesia(Limnesia)trifurcata,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系。  相似文献   

8.
<正> 1978年6—8月间作者在青海、甘肃、陕西等西北高原地区采集到一批植绥螨标本,经整理鉴定发现三新种。分隶属于植绥螨科的纯缓螨属和盲走螨属。模式标本保存于江西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集标本,对鄱阳湖区淡水蚌类的多样性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采样区域淡水蚌类共有14属40种,中国特有种有32种,洞穴丽蚌、圆顶珠蚌和蚶形无齿蚌在各采样区域都有分布。太子河、饶河、修河、信江和赣江的淡水蚌类分别是10属23种、8属17种、10属14种、12属27种和13属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浙江蜻蜒目,大蜻科(Macromiidae)一新种和伪蜻科(Corduliidae)一新种,模式标本收藏在浙江博物馆昆虫标本室。 1.Macromidia Martin 1906属的蜻蜒,体型中等大小,铜绿色,具金属光泽,稚虫生活在山间森林多有机质的溪流中,成虫生活在溪流附近的树林间。本属现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寡核苷酸探针LZF-1对小鲵科三个不同属12个标本和一个东方蝾螈标本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同时结合它们的形态性状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这些物种的亲缘关系,并对巴鲵(Liua)的分类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小鲵属(Hynobius)与北鲵属(Ranodon)亲缘关系更近,与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则相距更远;山溪鲵属较小鲵属、北鲵属更进化.巴鲵与山溪鲵属亲缘关系较北鲵属更为接近,因此巴鲵不应归入北鲵属,巴鲵属为有效属称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新疆,有关硅藻的研究,迄今尚未见有报道。作者1962年在该地区采到一些淡水藻类标本,鉴定了其中的72号,发现中心纲硅藻共4属,14种,1亚种,5变种,隶属于1科,1目,无疑这些全部是新疆的新记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比对和文献检索,恢复了浙江假沙晶兰Monotropastrum lungschuanense K. F. Wu的种级地位;报道了浙江省野生植物新记录种兰科七角叶芋兰Nervilia mackinnonii和唇形科腺毛黄芩Scutellaria fujianensis,浙江省逸生植物新记录种豆科光萼猪屎豆Crotalaria trichotoma和夹竹桃科小蔓长春花Vinca minor,其中芋兰属Nervilia为浙江省新记录属。凭证标本保存于华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SNU)。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六、七月间,生物系师生在阿尔泰山哈纳斯综合保护区进行考察和教学习实时,采得蜥蜴科Lacertidae 蜥蝎属Bacarta的标本16号,经研究鉴之,內有胎生蜥蜴八尾,其中有怀胎的雌体两尾。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 Jacguin 1787在新疆的分布是首次发现,现记述由下;  相似文献   

15.
根据淡水蟹类模式标本的形态,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采集武夷山地区的淡水蟹类标本进行分类与整理。结果表明武夷山脉地区的淡水蟹种类共计5属(束腰蟹属Genus Somanniathelphusa、华南溪蟹属Genus Hua-nanpotamon、华溪蟹属Genus Sinopotamon、博特溪蟹属Genus Bottapotamon、南海溪蟹属Genus Nanhaipotamon)33种。Somanniathelphusa属淡水蟹只分布于武夷山脉江西侧;Nanhaipotamon属淡水蟹则分布于武夷山脉福建侧;Sinopotamon属、Huananpotamon属与Bottapotamon属在武夷山的江西、福建两侧均有分布。分析武夷山脉淡水蟹分布现状的成因,本文认为是武夷山脉的阻隔作用所导致的生殖隔离,及其局部地理的微生态条件的不同与变化,使此地区多种物种的形成。有些淡水蟹所分布地域的隘口处,均有水系(溪流)相连通,这可能是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共有种存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鼓藻属三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鼓藻属(Cosmarium)6种,其中4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记录,这些结果是对1991年6-7月所采集的20号标本经鉴定后获得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 Enock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并描述了采自新疆的1中国新纪录种—模式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triclavatum Enock,研究标本保存于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就1975—1979年间收集到的标本,初步鉴定有植绥螨科21种,分属于钝绥螨属,植绥螨属和盲走螨属,其中一新种,兹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四爪陆龟生态观察初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爪陆龟(Testudo horsfieldi)又叫草原龟,分布于亚洲的西南部,以苏联哈萨克斯坦南部的荒漠地区和西天山的山前地带为多。在我国就目前所知,仅分布于新疆霍城县境内。当地俗名“旱龟”、“鳖盖”,维吾尔语称“塔西帕卡”,哈萨克语称“塔斯帕哈”.早在1957年,我们就在霍城县芦草沟采到了四爪陆龟标本并用于教学。1973年,四川生物研究所赵尔宓同志以我们所赠的标本作为我国的首次记录在《动物学报》19卷第二期上进行了报导.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四爪陆龟数量急剧减少,农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对江西省云居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总共记录该地区蕨类植物29科54属102种。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中优势科、属十分明显,其中优势科包括:鳞毛蕨科(15种,14.71%)、水龙骨科(14种,13.73%)、金星蕨科(13种,12.75%)和蹄盖蕨科(13种,12.75%);(2)从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可见,属的热带成分多于温带成分,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世界广布属为16个;但蕨类植物种的区系成分温带性明显高于热带性,且以东亚分布为主,热带成份中以泛热带成份为主,热带亚洲成份次之;(3)中国特有属缺乏,但中国特有种丰富;(4)云居山蕨类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江西蕨类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化和保存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