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氨基环烷基膦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1],与某些化合物混合使用[2],不但可以作脱水、脱叶剂还可以用作除草剂,抑制杂草生长,为了进一步探索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我们合成出4个新的1-氨基环己基取代苯基膦酸酯化合物,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黃文魁 《化学学报》1965,31(4):333-335
我国四川、云南等地出产的兰科植物金石斛(Dendrobium nobile)中含植物碱.Suzuki等[1]及陈克恢等[2]自其中分离出石斛碱(dendrobine,C16H25O2N);最近Yamamura等[3]又分离出一种新植物碱——nobiline(建议译为新石斛碱),C17H27O3N.Inubushi等[4]与Yamamura等[3]分别独立提出石斛碱(Ⅰ)的部分相对构型式;后者尚测定了新石斛碱(Ⅱ)的部分相对构型式.它们的结构与天然有机物苦毒宁(picrotoxinin)[5](Ⅲ)很相似.  相似文献   

3.
肟醚(酯)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杀虫、杀螨、杀菌、除草及昆虫生长调节活性[1].我们在前文[2,3]基础上,合成一系列取代苯甲醛肟四甲基环丙烷羧酸酯,芳香醛肟对位为二甲氨基或二乙氨基取代的化合物(5m,5n)呈现较好的杀菌或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4.
自Birr发现三氮茚和四氮茚类化合物[1]及其用作卤化银感光剂的稳定剂以来,它们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2]。  相似文献   

5.
含氟烯醚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规律性研究,文献很少报道.Raunio[1]曾制备5个含氟烯醚类化合物,其核磁共振谱数据见表1.我们[2,3]曾合成8个含氟烯醚类化合物,测得其核磁共振谱,数据见表2.本文根据这13个烯醚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数据,讨论了取代基对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秋水仙碱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有前途的抗癌植物有效成分。秋水仙碱的测定方法,如容量滴定法[1]、电位滴定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荧光分析法[4]和高效液相色谱法[5]等,手续均不太简便。电化学分析研究秋水仙碱主要有阳极伏安法[6]和交流极谱法[7],前者因使用固态电极,重现性较差。后者用非水溶剂作介质,灵敏度不高。  相似文献   

7.
自从1938年,Scheibe[1]发现了菁染料聚集体中的能量传递现象,人们对菁染料的聚集行为展开了大量的研究[2,3].由于菁染料聚集体对乳剂具有特殊的增感作用,人们主要研究聚集体在乳剂中的增感机理[4,5]以及菁染料聚集的溶剂效应与浓度效应[6]等,而对于菁染料聚集的动力学行为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8.
CF-2是一种新型的高硅沸石。1981年我们实验室首先在二乙醇胺-甘油-Na2O-SiO2-Al2O3-H2O体系中制备成功[1],以后才见到关于Theta-1[2],ISI-1[3],KZ-2[4],NO-10[5]和ZSM-22[6]沸石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比较了DBT/DBTO2和[BMIM]+[PF6]-/[BMIM]+[BF4]-的相互作用。对最稳定的[BMIM]+[PF6]-、[BMIM]+[PF6]--DBT、[BMIM]+[PF6]--DBTO2、[BMIM]+[BF4]-、[BMIM]+[BF4]--DBT、[BMIM]+[BF4]--DBTO2进行了NBO和AIM分析。结果表明,DBT和[BMIM]+[PF6]-/[BMIM]+[BF4]-中的咪唑环彼此相互平行,NBO和AIM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发生了π-π相互作用。H1'和H9'形成的F…H氢键有利于π-π堆积作用的形成。DBTO2倾向于趋近C2-H2和甲基基团形成O…H相互作用;DBTO2优先吸附在[BMIM]+[PF6]-/[BMIM]+[BF4]-。在模拟油中,[BMIM]+[PF6]-和[BMIM]+[BF4]-离子液体对DBTO2的萃取能力大于DBT,其原因是可能是DBTO2具有较大的极性和O…H与F…H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HPLC-ESI-MS/MS区分黄芩中黄酮C-苷异构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HPLC-ESI-MS/MS联用技术区分了黄芩中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黄酮C-苷类化合物5,7-OH-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黄酮和5,7-OH-6-C-葡萄糖-8-C-阿拉伯糖黄酮.阐述了黄酮C-苷类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的特征碎裂规律,证明了[M-H-60]-,[M-H-90]-及[M-H-120]-离子是其特征离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6位五碳糖取代和C-8位六碳糖取代的黄酮C-苷二级串联质谱产生的[M-H-60]-离子(0,35X),其丰度一般大于50%;而对于C-6位六碳糖取代和C-8位五碳糖取代的黄酮C-苷二级串联质谱产生的[M-H-60]-离子(0,35X),其丰度一般小于50%.据此可区分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黄酮C-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