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电粒子与超晶格相互作用及其超高能粒子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非沟道粒子与晶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渡越辐射, 并将渡越辐射同沟道辐射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渡越辐射对沟道辐射的贡献主要是在长波区域使沟道辐射的本底增强; 由于超晶格是由两种不同介电性能的材料交替生长而成的多层薄膜结构, 它的渡越辐射比较强. 正是这个特点, 可望利用超晶格的渡越辐射来识别超高能粒子.  相似文献   

2.
渡越辐射在强流电子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描述了渡越辐射用于束流诊断的理论依据,介绍了利用渡越辐射对18MeV,2.7kA的强流脉冲电子束进行诊断的实验方案,介绍了在强流束测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实验中获得了渡越辐射的特征图案,并对特征图案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测量时应该使用偏振片的结论.据此,利用渡越辐射测量了强流脉冲束的剖面、能量、发散角.并采用渡越辐射与切伦科夫辐射相结合的方法,用切伦科夫辐射测量束剖面,用渡越辐射测量能量和发散角,在同一次实验中获得了强流脉冲束的归一化发射度.  相似文献   

3.
渡越辐射及其在北京自由电子激光置束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北京自由电子激光器装置的性能改进中,采用了基于渡越辐射的电子束诊断方法。描述了渡越辐射应用于电子束参数测量的基本理论,介绍了BFEL中利用渡越辐射进行的实验方案,并报导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渡越辐射及其在北京自由电子激光置束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北京自由电子激光器装置的性能改进中,采用了基于渡越辐射的电子束诊断方法。描述了渡越辐射应用于电子束参数测量的基本理论,介绍了BFEL中利用渡越辐射进行的实验方案,并报导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渡越辐射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情况做了较详细的综述;分析了影响渡越辐射强度的一些不利因素;对进一步改善渡越辐射的质量,提高渡越辐射强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渡越辐射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情况做了较详细的综述;分析了影响渡越辐射强度的一些不利因素;对进一步改善渡越辐射的质量,提高渡越辐射强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学渡越辐射进行强流束诊断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光学渡越辐射用于束流诊断的理论依据,介绍了利用光学渡越辐射对18MeV,2.7kA的强流脉冲电子束进行诊断的实验方案。在解决了在强流束测量中强背景干扰等问题后,获得了光学渡越辐射的特征图案,据此测量了强流脉冲束的剖面、能量、发散角和发射度。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光学渡越辐射方法是强流束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毅  李勤  代志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7,29(8):085107-136
光学渡越辐射具有良好的方向性,通过对光学渡越辐射空间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可以对束流发散角进行计算。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分析了电子入射到金属-介质界面时,入射角变化对光学渡越辐射二维空间分布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光学渡越辐射在特定偏振方向上的分布并不仅仅由电子束在该方向的发散角分量决定,同时还受到其他方向发散角分量的影响。计算对比了电子束散角一维分布和二维分布模型下光学渡越辐射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一维分布模型拟合计算的电子束均方根发散角存在偏差,较二维分布拟合结果偏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超热电子束的传输特性,利用光学CCD相机在靶背法线方向测量了光学渡越辐射积分成像图案。实验在100 TW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上进行,飞秒激光与固体靶作用后,靶表面发光信号由空间分辨装置聚焦成像并引到CCD狭缝上。在厚度为20 μm的Ta靶背表面观测到渡越辐射光斑呈现较平滑的圆形结构,而且中心亮度高于周围,这包含了非相干与相干渡越辐射的成分,与理论模拟结果接近;在厚度为100 μm的Ta靶背表面观测到渡越辐射光斑呈现出星状结构,光斑较小,与高能质子发射出现的星状结构极其相似;在复合靶背表面观测到渡越辐射光斑虽然也呈现大致的圆形结构,但光斑较大,而且极不均匀,中间有很明显的光斑分裂。  相似文献   

10.
在产生于单一介质箔渡越辐射的基础上,利用辐射场相加和辐射强度相加的方法导出了产生于介质箔组的相干和非相干渡越辐射量子微分谱公式,利用非相干渡辐射微分谱公式,对54MeV的电子分别穿越铍箔组(18片箔),镁箔组(12片箔)和铝箔组(12片箔)时产生的渡越辐射微分谱做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O463.1 2005032387 利用光学渡越辐射进行强流束诊断=Research of optical transition radiation on intense electron-beam diagnostic [刊,中]/杨国君(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100084)), 刘承俊…∥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16(9).-1215-1218 描述了光学渡越辐射用于束流诊断的理论依据,介绍 了利用光学渡越辐射对18 MeV,2.7 kA的强流脉冲电子 束进行诊断的实验方案。在解决了在强流束测量中强背  相似文献   

12.
从金属箔背表面测量了超热电子穿越固体靶产生的光发射.光发射积分成像图案呈圆环状,在圆环边缘附近出现局部化明亮光信号确定为光学渡越辐射;光发射光谱在300—500nm之间出现一系列非周期锐利尖峰,在400nm(2ω)附近的尖峰较明显,这个光发射取决于v×B加 热机制产生的超热电子束的微束团引起的相干渡越辐射,(v为电子电度,B为磁场强度),光 强随靶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超热电子 光发射 光学渡越辐射 v×B加热机制 相干渡越辐射  相似文献   

13.
当匀速运动的带电粒子通过介质交界面时,在库仑场重建的过程中,会产生渡越辐射,位于可见光波段的渡越辐射被称为光学渡越辐射(OTR)。它作为一种束流诊断工具,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响应快、多参数同时测量、对束流影响小、装置简单等特点,能够测量束剖面、发散角、发射度、能量、束流的宏脉冲长度和微脉冲长度等多个参数,因此在国外加速器领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理论测量中,光学渡越辐射焦平面的空间角分布与像平面的束剖面光路互相影响,难以同时测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学渡越辐射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介绍了其光路原理和结构方案,分析了测量结构中的OTR镜头、分光棱镜与铅屏蔽结构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法.结果表明:系统克服了单功能测量、成像质量差等缺点,在ICCD相机上能够同步获得较好的光学渡越辐射的束剖面和空间角分布图案,且基本屏蔽了对图像采集有着强烈干扰的X-射线等高能辐射.  相似文献   

15.
郑艳芳  陈良益 《光子学报》2009,38(2):371-374
为了解决理论测量中,光学渡越辐射焦平面的空间角分布与像平面的束剖面光路互相影响,难以同时测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学渡越辐射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介绍了其光路原理和结构方案,分析了测量结构中的OTR镜头、分光棱镜与铅屏蔽结构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法.结果表明:系统克服了单功能测量、成像质量差等缺点,在ICCD相机上能够同步获得较好的光学渡越辐射的束剖面和空间角分布图案,且基本屏蔽了对图像采集有着强烈干扰的X-射线等高能辐射.  相似文献   

16.
随着脉冲功率技术和等离子体物理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类基于电子束在谐振腔中的渡越时间效应的渡越辐射机制来产生高功率微波的器件。该类微波器件的起源是单腔管(TTO),近年来,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分离腔振荡器(SCO),后来又研制出超级后加速振荡器(Super-Reltron)(通过对这些器件的研究,提出并仔细研究了基于渡越时间效应的渡越管振荡器。  相似文献   

17.
严祖祺  阮可妃 《光学学报》1990,10(6):95-501
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定量地讨论了高速带电粒子通过界面产生渡越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平衡问题;并由此揭示了带电粒子越过箔片组过程中的速率脉动变化问题.这一工作有助于完善带电粒子通过箔片组产生渡越辐射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刘盛纲  孙雁 《物理学报》1988,37(9):1505-1509
Madey定理是关于自发辐射与受激辐射之间关系的一个定理,它是自由电子激光中的一个基本定理。本文对渡越辐射自由电子激光器研究了这个问题,结果表明,Madey定理的第一部分在渡越辐射自由电子激光中也存在对应的形式,但远为复杂;定理的第二部分形式不变。最后用所得结果进行了小信号增益的简化计算。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在20TWfs激光器上采用电子磁谱仪和光学CCD积分成像相机分别对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在靶背方向产生的超热电子能谱及其光学渡越辐射进行的测量。能谱测量结果显示:超热电子能谱呈双温类麦克斯韦分布,拟合的温度分别为90和280keV,平均温度为185keV,这与已知的温度定标率较好地吻合。光学渡越辐射测量结果显示:光学渡越辐射是由于超热电子输运穿越固体靶所致,而辐射区域呈圆盘状、有发散角、有光强分布。如果考虑超热电子的产生和加热机制,则占主导地位的加热机制是共振吸收对电子的加热。  相似文献   

20.
利用相干渡越辐射(CTR)测量短和超短电子束团长度是国际上束测领域新发展的频域测量技术.文中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了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皮秒级的射频电子束团序列产生的CTR,当辐射波长在长于束长(4ps)时,渡越辐射发生相干增强效应;与非相干渡越辐射相比,当λ≥2πσz时,增强的倍数约等于束团中粒子的数目(108);CTR从亚毫米波到毫米波段呈宽带连续谱特性;渡越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轴线附近,宏脉冲辐射能量高达几毫焦.设计采用偏振型束团长度测量系统,利用CTR自相关技术,实验测量该束团序列的纵向长度,并藉助傅里叶变换光谱法,推求束团电子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