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高考中对实验的考查仍然以电学为主,力学为辅.总体上说,电学实验又以电阻的测量为主线,围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以及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为主要的测量而设计题目.通过三种方式考查考生对电阻测量的认识:首先,也是最主要的,能够从题目给出实验原理中选取合理的,并采取合理的实验步骤来实施测量;其次,像往年一样,能够结合题中实验器材设计出合理的实验原理;最后,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如重庆和天津卷考题.分析全国卷和各自主命题省份的考卷,2006年电学实验又呈现下面的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综合学生所做的几个电学实验,以“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设计性实验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物理通报杂志社与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合编的初三物理《学习目标与检测》一书有这样一道实验设计题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其电阻为10Ω左右,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有器材如下:电源1个(电压6V),导线若干,开关多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2.5V小灯泡1个,10Ω的定值电阻R01个,滑动变阻器1个.请你选择器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每种方法只能用一种电表,只连接一次电路,要求画出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巧用手电筒做课外实验唐金安(安阳县崔桥乡一中455112)九年义务教材初中物理第二册安排了大量电学实验.为使学生在初学电学时养成积极动手,多做课外实验的习惯,在学过教材安排的有关实验后,我指导学生利用手电筒,在课外做了大量的替代实验,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如何测量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呢?因为3.8V大于3V,因此不能直接用电压表0~3V的量程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但是如果实验中用电压表0~15V的量程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于0~15V的量程的分度值是0.5V,就无法准确测量3.8V的电压,因此,这个实验并不能准确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那么能不能设法准确测量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呢?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实验和职高电子技术实验是中学物理和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年来由于我校物理实验设备的老化,实验手段的落后,致使实验和演示效果欠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经过多方探讨研究,同有经验的中学物理教师和电子技术教师的反复磋商,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尝试用学校淘汰下来的电脑显示器代替物理电学实验和电子技术实验中用于演示的示波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出一套具有现代化技术的中学物理电学和电子技术演示仪.  相似文献   

7.
简介 静电透镜的聚焦特性是“普通物理”的电学基本实验之一,同时也是工科院校电子工程的专业实验之一.核实验一般是用现有示波管进行,能测的性能有限,国外曾提出几种实验方法,其中以“双栅法”测量静电透镜特性最佳.但“双栅法”要求用两只发射系统尺寸不同的管子才能测量静电透镜特性;这就使实验的精度受到影响.本实验方法是双栅法的改进.提出采用带预焦透镜的发射系统,只要改变预焦透镜的聚焦特性,就能得到不同物距,这样就可以用一只管子测量静电透镜的全部性能.这就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除此之外,还提出用单栅代替双栅,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实验精度. 本实验可用做工科院校电子工程的专业实验,也可做高等学校普通物理电子学方面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大干世界,无奇不有,你听说过用嘴吹亮灯泡和用打火机点燃电灯吗?笔者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这样两件“怪事”.  相似文献   

9.
陈宜生 《物理通报》2006,(12):51-53
节日里,用一些灯泡安放在建筑物边缘上,入夜时将它点亮,就可以显示出建筑物的轮廓.要想显示建筑物的细节,应该在建筑物上装更多更小的灯.车站,街道上的广告牌,电子仪表上的一些显示器,一些大屏幕彩色电视机,也是用灯泡来显示文字和图像的,不过这些灯泡应该做得很小,这样图像看起来细腻.一幅图像是由无穷多的点组成,如果每一点的明暗和色彩都用一个灯泡来显示,那就需要无穷多的小灯泡.这没有必要,因为人眼瞳孔对光的衍射限制了眼睛的分辨率,也就是说,它会将小到一定距离的一些点看成一点.在图像处理中通常将图像分割成有限多个微区,这样一个微区称为像点或像素(pixe).在等离子体显示屏中,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三个小灯在发光强弱(或灰度)上作适当配合就可显示出图像在那个像点处的色彩.我们怎样来实现呢?  相似文献   

10.
盛诗斌 《物理通报》2006,(12):16-18
电学实验中,电流表测电流,电压表测电压,伏安法测电阻.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大电阻用内接法。小电阻用外接法.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中,同样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这些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近些年高考考查电学实验的难度越来越大,其中很多问题都是从逆向思维这个方面去考查的.要求学生会根据条件的变化,学会创设新的情境,进行逆向思维,求得解答.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与测试”实验是师专物理专业学生必做的一个重要实验.实验中烧毁电源现象很严重,主要原因是有的学生连接电路不正确,如误将整流二极管接反,造成交流电源短路所致.为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提醒同学联接电路要仔细,接好后要检查正确后才通电以防止短路事故的发生以外,还可在线路中接入一低压灯泡(图1).利用灯泡电阻的非线性性,在正常工作时,灯泡处于低阻“导通”状态,灯泡不亮;当有短路事故发生时,灯泡亮,且随着灯丝点亮温度上升,形成正温度系数效应,其电阻猛增至数十倍,灯泡转为高阻态,对于电源而言即“…  相似文献   

12.
陈正毛 《物理实验》2004,24(6):47-48
在中学物理中,有很多演示实验可以利用废旧日光灯灯管来做,且效果很好,操作也很简单,现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3.
自感现象的本质及演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感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物理现象,也是中师物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深刻理解自感现象及其演示实验,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并为后面学习电感对直流和交流的作用、电磁振荡等知识打好基础.1 传统的自感现象演示实验1.1 通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原理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为了使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具有可比性,必须使用相同规格的灯泡,以确保稳态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当电源开关K接通时,由于通过灯泡2的电流由零直接突变为I,而线圈具有电磁惯性作用,通过灯泡1的电流只能由零逐渐持续地增大到I,所以可看到灯…  相似文献   

14.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七章“灯泡的电功率”一节中,设有探究实验“比较小灯泡的亮度”,且在本节例题的结尾处有这样的描述:“显然,P1〈P,所以接2.0V的电压时灯泡发光暗;P2〉P,所以接3.0V的电压时,灯泡发光强烈.”书中P1是电压为2.0V时的电功率,P2是电压为3.0V时的电功率,P是额定功率.书中所描述的结果毋庸质疑,确实和实验结果一致.但是,在一些练习册中有些题目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5.
陈新  何大江 《物理通报》2005,(11):55-57
电学实验是高考的一个热点,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则是电学的一个经典实验,其实验方法多样,实验电路变化多端.2004年全国卷Ⅲ中的试题是用定值电阻和电压表测,而今年的全国卷Ⅰ则是用伏安法测,试题与常见伏安法所不同的是设置了理想电压表量程小于电源电动势,电流表有一定内阻这些条件.其形式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真正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考查了实验知识的迁移能力,是一道较为成功的从陈题改造而来的实验新题.  相似文献   

16.
将惠斯登电桥实验改革后具有工程上的应用性,其关键是提高电桥的灵敏度,将外界的非电学量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学量来测量.学生通过实验在测量仪器的选配、测量条件的确定等方面受到训练,也提高了如何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放电现象 --类比猜测 1743年~1744 年间,美国物理学家 富兰克林在费城和 波士顿看到了来自 苏格兰的斯宾塞 (A.Spence)博士利 用玻璃管和莱顿瓶所做的简单的电学实验时,心里 激起了强烈的探求欲望。他买下了全部展品,开始 研究电学问题,一位他在伦敦英国皇家学会结识的 朋友柯林森(Peter Collinson)得知此事后,给富兰克 林寄来了一批电学著作、莱顿瓶和一些摩擦起电的 设备,并在信中介绍了使用方法。富兰克林就用它 做了一系列实验,他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8.
电学实验离不开测量,为了控制变量要进行多次测量.滑动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它能改变电路各部分电流、电压的大小甚至电流的方向(电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选择及连接方式,历来是高考实验题中的难点.本文从原理上谈谈如何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以及复杂的电学设计性实验问题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9.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考中必对实验进行考查.而纵观近几年来各地区的高考题,一般都有两个实验题,且其中一个必为电学实验题,而电学实验题的考查又必将涉及到仪器的选择问题.当然,这一类题也是不少学生最为棘手和头痛的.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仅就该类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晓红 《物理实验》1995,15(2):87-87
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周晓红(南京建筑工程学院210015)一般教科书中自感现象的演示线路图中A、B处(如图1)是用规格相同的灯泡连接的.本文对原有的演示实验进行一些改进,将A、B处的灯泡换下,接入两只规格相同适当的电流表,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感线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