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芝麻花内蜜腺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的花内蜜腺位于花冠筒基部与子房之间的花盘上,属于花盘蜜腺。蜜腺细织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以及维管束三部分组成。分泌表皮具有角质层和变态的气孔器。产蜜组织在蜜腺发育过程中,其液泡、淀粉粒、旦白质、RNA 随着蜜腺的发育呈现一定的消长规律。来自花托的维管束一直通入产蜜组积内。维管组织中只有韧皮部,原蜜汁可能由韧皮部提供。  相似文献   

2.
柳兰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兰花蜜腺杯状,贴生于凹形的花托内壁上,属花托蜜腺,它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及亚腺组织构成,分泌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具变态气孔,角质层薄。产蜜组织由15 ̄20层细胞组成,无维管束,但在其外侧的亚腺组织中有维管束,柳兰花蜜腺发育早期无特定的原始细胞,是由花托内周表面细胞特化而成的,在蜜腺发育过程中,蜜腺细胞内的液泡,淀粉粒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其变化与蜜汁的形成,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短穗柽柳花内蜜腺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穗柽柳的花内蜜腺位于花冠基部与子房之间的花盘上,属于花盘蜜腺。蜜腺组织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以及维管束三部分组成。分泌表皮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但其上没有气孔器分布,产蜜组织在蜜腺发育过程中,其液泡和淀粉粒随蜜腺的发育有一定的消长规律。来自花托的维管束一直通入产蜜组织内。维管组织中只有韧皮部,原蜜汁可能由韧皮部提供。  相似文献   

4.
桃的花内蜜腺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桃的花内蜜腺位于凹形花托内侧,由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属于花托蜜腺。分泌表皮具有特殊纹理的角质层,气孔器下陷并失去关闭功能,部分气孔内具有突出的分泌毛.产蜜组织在发育过程中,液泡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而且淀粉粒的动态较明显,线粒体为淀粉粒的降解提供了能量.最后形成的蜜汁从分泌毛顶端泌出.  相似文献   

5.
忍冬的花内蜜腺分布在花冠简内侧的基部。蜜腺由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属于花被蜜腺。分泌表皮的大部分细胞特化为单细胞的蜜腺毛,其顶端的角质层厚薄不均匀,在蜜腺组织的发育过程中,蜜腺毛中的液泡变化较为明显,产蜜组织细胞中的淀粉粒也呈现出一定的消长规律。泌蜜期间,密腺毛的角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其间充满蜜汁,蜜汁通过薄的角质层处泌出。  相似文献   

6.
莲叶片结构的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莲的浮叶和立叶两种不同生态型叶的表面特征及解剖结构。莲的气孔器主要分布在上表皮,下表皮的则为零星分布。莲的气孔器类型多,表面结构复杂,有形态相近的六种类型,但孔口普遍呈开放状态。集中在莲鼻位置及散生在叶缘的排水器,其水孔形状与气孔器的孔口极为类似,彼此存在着过渡性联系。成熟排水器的孔道周围分布有水组织的许多薄壁细胞,极易与成熟的气孔器相区别。莲的浮叶与立叶解剖结构类似、细胞类型及数量略有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广义密花薹草组Carex sect. Confertiflorae s.l.(莎草科) 28种、1变种,共45个样品进行叶片表皮微形态特征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大多数种的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和气孔器分布具有稳定性,上、下表皮细胞多为长方形,少数为近方形或条形,垂周壁式样多为深波状,极少数为波状,气孔器多呈带状,成列分布于下表皮的纵脉间;(2)表皮细胞大小和气孔大小在种内有差异;(3)上表皮细胞具硅质乳突的情况仅见于狭义密花薹草组sect. Confertiflorae s.str.的东亚薹草C. benkei和亚澳薹草C. brownii;(4)表皮附属物分为刺突和刺毛,刺毛仅存在于狭义密花薹草组的斜果薹草C. obliquicarpa和反折果薹草C. retrofracta。根据叶表皮的各项性状,尚无法完全区分狭义密花薹草组sect. Confertiflorae s.str.和柔果薹草组sect. Molliculae Ohwi,但叶表皮各性状在一些近缘种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可作为区分部分近缘类群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雌雄木蜂对活血丹盗蜜的行为差异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三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揭示了活血丹的盗蜜者为中华木蜂.但其雌雄个体具有不同的访花特性和影响.雄蜂的体形稍小,访花频率是雌蜂的4倍,单花访问时间较雌蜂短(2.18s/7.48s),但在一个居群的单次访花数印是雌蜂的5倍(42.48/8.81),对被盗蜜花的损伤也较雌蜂低;在开放条件下,被雌雄小蜂访问过的花的座果率有明显差异(34.72%/73.59%).结果表明,体形大小的差异可能是活血丹的花冠管长度、硬度及单花产蜜量仪能适成雄蜂的盗蜜,小适心雌蜂盗蜜的主要原因,对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可能导致了中华木蜂雌雄个体在对活血丹的取食行为上发生了分化,并对其花部进化施加了不同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莲的浮叶和立叶两种不同生态型叶的表面特征及解剖结构。莲的气孔器主要分布在上表皮,下表皮的则为零星分布。莲的气孔器类型多,表面结构复杂,有形态相近的六种类型,但孔口普遍呈开放状态。集中在莲鼻位置及散生在叶缘的排水器,其水孔形状与气孔器的孔口极为类似,彼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泽泻科所有属植物果皮的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Damasonium,Baldelia属具有蜡质附属物,仅Damasonium属果皮上有气孔器分布等特征可作为属间分类的重要依据.鉴于属内果皮微形态特征相似性程度较高,依据果实的形态及类型、表皮细胞的形状等特征作出了泽泻科11属的分类检索表.初步探讨了果皮的微形态特征在泽泻科中的分类学意义,认为这一性状对该科属级水平的划分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含氮环氧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苯酚、二甲苯甲醛树脂(XF)和三(2,3-环氧丙基)异氰脲酸酯(又称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riglycidylisocyanurate,TGIC)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氮阻燃环氧树脂.采用GPC监测反应过程和转化率、IR和1H-NMR表征了该树脂的结构.通过该两步反应的研究,确定了苯酚改性二甲苯甲醛树脂(PXF)的最佳合成工艺,在碱性条件下PXF树脂与TGIC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了TGIC转化率85%以上的含氮环氧树脂,其环氧值在0.30~0.40 eq/100 g可调.  相似文献   

12.
利用TaqDNA聚合酶的无模板延伸活性制备了可直接克隆PCR产物的T载体,并成功地对猪瘟病毒HCLV株的RT-PCR产物进行了克隆.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表明该RT-PCR产物是猪瘟病毒特异的,与已知序列的猪瘟病毒毒株的序列同源性均高达96.7%~98.7%.HCLV株与C株具有相同的起源,但序列比较发现它们既有共同的点突变,也有序列上的差异,表明这两株病毒在各自独立的传代过程中已发生了各不相同的遗传性变异,值得进一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成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考察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各种不同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表明,聚中性红修饰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CPNR-MFC)具有最强的脱氮和产电性能,其次为聚中性红修饰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PNR-MFC)。在不同进水硝氮浓度下,实验组MFCs对硝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CPNR-MFC具有0.040kg ·m-3·d-1的最大硝氮去除速率和15.29 W·m-3的最大功率密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29%和82.51%,而APNR-MFC仅分别提高5.71%和31.93%。通过对比MFCs的电化学特性和微生物特征,探究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MFCs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成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考察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各种不同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表明,聚中性红修饰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CPNR-MFC)具有最强的脱氮和产电性能,其次为聚中性红修饰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PNR-MFC)。在不同进水硝氮浓度下,实验组MFCs对硝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CPNR-MFC具有0.040kg ·m-3·d-1的最大硝氮去除速率和15.29 W·m-3的最大功率密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29%和82.51%,而APNR-MFC仅分别提高5.71%和31.93%。通过对比MFCs的电化学特性和微生物特征,探究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MFCs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