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制恒压恒流电源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物理实验专用的励磁电流恒流电源,对恒流电源的电流输出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以恒流电源在霍尔元件测磁场实验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普通稳压电源和恒流电源两种电源的实验数据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流输出稳定度可达到0.1%,恒流电源所测数据的线性化程度高于普通稳压电源所测数据.  相似文献   

2.
冯业胜 《应用光学》2000,21(Z1):49-52
简介三代微光管电源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研制情况,详述电路设计、版图设计和工艺设计等研制的关键技术.研究电路性能参数对微光管电源的板压稳定性、屏压稳定性和ABC(自动亮度控制)性能的影响.比较研制电路与国外样品电路在主要电性能方面的差异及优劣.得出了研制电路完全可以取代国外电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稳定性、低噪声半导体泵浦激光器(DPL激光器)对于激光电源的要求,研制了一台工作电流可达7A、集电流慢启动和过流保护等多重保护于一体的高稳定性LD驱动源,分析了其高稳定性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影响电流稳定度的主要因素,得到了电流稳定度为2.0×10-4的高稳定性电流输出。以此激光电源作为高稳定性DPL激光器的LD驱动源,获得了3.5h内功率稳定性小于4‰的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4.
中性束注入弧电源的性能严重影响弧放电的稳定性和中性束加热的效率。HL-2A装置弧电源采用基于晶闸管相控调压和12脉波不控整流的线性电源技术;HL-2M测试束线弧电源采用基于超级电容和IGBT全控整流的开关电源技术。为了优化电源系统性能、改进弧放电稳定性,研究了采样频率对弧放电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两套电源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利用MATLAB仿真了不同采样频率下HL-2M弧流电源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性能和HL-2A的控制系统性能,分析了采样频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离子源测试平台进行不同采样频率下的弧放电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实验结果验证:采样频率对弧放电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频率可调范围内,增大采样频率,可以提高控制系统性能,优化弧放电稳定性;HL-2A弧放电不稳定的原因是晶闸管导通特性和滤波电路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一种物理实验专用的励磁电流恒流电源,对恒流电源的电流输出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以恒流电源在霍尔元件测磁场实验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普通稳压电源和但流电源两种电源的实验数据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流输出稳定度可达到0.1%,恒流电源所测数据的线性化程度高于普通稳压电源所测数据。  相似文献   

6.
该国产数字化电源控制器采用先进的DSF和FPGA作为控制核心,采用了高精度的ADC作为数据采集单元,并且将模拟量和数字量进行有效的隔离,设计了较为先进的PID控制算法.控制器由DSP和ADC两块控制卡组?嵌入电源,和电源有机地融成一体.控制器通过光纤与远程IOC进行实时通讯,通过本地PC机串行口可灵活调节电源回路参数,具有高稳定性和高重复性等优点.迄今为止该控制器作为进口瑞士PSI控制卡的替换产品,主要应用在SSRF的静态的中小功率开关电源上(100ppm下),各项指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与进口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7.
该国产数字化电源控制器采用先进的DSP和FPGA作为控制核心, 采用了高精度的ADC作为数据采集单元, 并且将模拟量和数字量进行有效的隔离, 设计了较为先进的PID控制算法. 控制器由DSP和ADC两块控制卡组成, 嵌入电源, 和电源有机地融成一体. 控制器通过光纤与远程IOC进行实时通讯, 通过本地PC机串行口可灵活调节电源回路参数, 具有高稳定性和高重复性等优点. 迄今为止该控制器作为进口瑞士PSI控制卡的替换产品, 主要应用在SSRF的静态的中小功率开关电源上(100ppm以下), 各项指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与进口控制器相比, 该控制器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8.
ECRH负高压脉冲电源系统控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负高压脉冲电源是ECRH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电源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ECRH系统的运行。给出了电源系统各环节的动态数学模型,设计出带有前馈的PI调节器。利用MATLAB仿真确定了调节器参数。实验结果显示,该电源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位差计专用高稳定性电源,其具有稳定性好.可靠耐用,有两组输出,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改造工程(BEPCⅡ)对注入冲击磁铁电源系统的时间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脉冲的时间抖动和漂移总量小于±5ns.BEPCⅡ冲击磁铁电源采用的是基于闸流管开关的LC谐振放电的半正弦脉冲电源,为了补偿包括闸流管在内的系统时间漂移,研制了时间漂移调节器,经过测试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调节分辨率为1ns,自身抖动加8小时漂移小于2n5.主要介绍时间漂移调节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手段,以及研制过程所获得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改造工程(BEPCⅡ)对注入冲击磁铁电源系统的时间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即脉冲的时间抖动和漂移总量小于±5ns. BEPCⅡ冲击磁铁电源采用的是基于闸流管开关的LC谐振放电的半正弦脉冲电源, 为了补偿包括闸流管在内的系统时间漂移, 研制了时间漂移调节器, 经过测试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调节分辨率为1ns, 自身抖动加8小时漂移小于2ns. 主要介绍时间漂移调节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手段, 以及研制过程所获得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2.
EAST装置的快控电源是用来维持等离子体在垂直方向稳定性的,由H桥逆变电路组成.为了增加电平数,使快控电源安全平稳地进行,可以采取载波移相的方法.利用双重Fourier变换,讨论了PWM的特点,分析了载波移相的原理.研究了输出电压电平数与调制比的关系,对不同调制比下的输出电平数做了仿真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种同时增加电平数和消除谐波的新调制方法,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注入器的电源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微处理器AT-mega128,结合MAX7000系列的复杂可编程器件和RTL8019AS网关芯片来实现对电源系统的控制,并通过RS-232总线实现与上位机的串口通信。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灵活性、可远程控制及性能稳定等特点,实现了注入器磁铁电源10-4量级的幅度稳定性,使注入器引出的束流强度、束流品质、束流稳定性和供束效率等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行波管灯丝基本工作过程及其对电源的特殊要求,分析了行波管灯丝负载基本特性,对灯丝电源设计的特殊性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通过对Topswitch系列控制芯片的性能特点分析,设计了以反激变换器为主电路的灯丝电源。根据灯丝启动特点及其对电源稳定性基本要求设计了高精度反馈电路与限流电路。通过Pspice仿真、样机实验及例行试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及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电源主电路、反馈电路及限流电路能够很好地满足行波管灯丝对电源的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储存环(HIRFL-CSR)引出切割磁铁电源的工作原理及进行数字化升级方案。采用了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NIOSII的软件架构及硬件描述语言编写的多环调节算法,探讨了在FPGA上实现加速器电源控制算法的一些关键问题。对引出切割磁铁电源进行数字化升级后,HIRFL-CSR的主环束流引出过程更加可靠,同时提高了实验终端束斑位置的稳定性。本工作为HIRFL-CSR磁铁电源的全面数字化及重离子治癌数字电源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步进式高精度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这种电源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调节方便、功耗小,故障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叙述了超导磁体的磁场分布和匀场线圈的设计。并对匀场电源、匀场线圈的精度和稳定性等要求作了估算。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托卡马克装置磁场电源的控制性能,实现对等离子体的先进控制,设计了基于LabVIEW RT和FPGA的磁场电源实时控制系统。根据等离子体控制对电源控制系统实时控制的要求,使用反射内存卡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应用实时操作系统来保证系统的确定性应用和系统的可靠性,采用NI 7813R系列数据采集卡实现对晶闸管变流器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等离子体放电对电源控制系统实时性的要求,并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周细文  刘湘  阳璞琼  宣伟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5):055004-1-055004-6
作为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核心设备,弧流电源的性能至关重要。打坑电路是弧流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响应特性及稳定性决定了弧流电源的性能。提出了一种用于弧流电源的新型打坑电路解决方案,能在150 μs内快速实现大电流的跌落和恢复,并且跌落和恢复过程中基本无过冲,用于转移的电子开关(比如IGBT)在开关过程中过电压小,可靠性高,吸收电路容易实现。该方案可以很好地替代传统的弧流电源打坑电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QNX实时操作系统的IDE编译平台,设计开发了J-TEXT装置纵场电源的实时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成功控制纵场电源产生了92.5kA、平顶时间为1s的准梯形脉冲电流,在等离子体中心产生1.74T的磁场,满足了J-TEXT装置目前放电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