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9月15日至20日在武汉召开了中国化学会首届微量技术及痕量分析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代表共有320多名参加此次会议,会议共收到370多篇论文,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的有240多篇,现将其中部分论文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液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它是  相似文献   

2.
会议动态     
由中国化学会委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上海药物研究所主办的《第二次全国有机微量和痕量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27日-29日在上海浦江饭店召开,出席代表共124名,代表来自北京,上海,昆明,兰州等32个大中城市,共74个单位。大会学术报告进行了二天,共宣读了三十篇论文,三篇综述阐述了有机微量和痕量分析目前的发展方向,官能团分析向仪器分析渗透,以及打破经典概念将有机微量分析扩大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去。会议用一天时间进行了三个专题讨论: 1.国外引进的元素自动分析仪的使用和维护经验的讨论。 2.元素微量分析经验交流,除讨论了离子选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于1983年9月17日至23日在大连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93个单位的25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宣读了微量有机分析、原子光谱、有机质谱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等六篇综述性报告,就分析化学各有关分支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分析化学的概貌。会议共选取216篇论文(摘要)编入文集。会议分为化学分析、光度分析、电化学分析、光谱和其它分析方法等五个小组,进行报告与讨论。概括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分析化学年会暨第三届无机微量技术与痕量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5月21日至24日在天津市召开。此次会议是在中国化学会的支持下由南开大学化学系负责筹备的。会议共交流学术论文461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共同发起的中日煤化学与C_1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第三届会议。参加会议的日方代表52人,中方代表66人。会上共宣读了论文98篇,其中大会报告中日方各一篇。中方代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程懋圩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近年来在煤转化技术中试开发方面的进展;日方代表北海道大学真田雄三教授介绍  相似文献   

6.
会议动态     
由石化部批准并委托天津市化工局主办的液相色谱固定相鉴定会,于1977年11月11日至15日在天津市召开。来自全国科研,生产和高等院校共58个单位的8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对青岛海洋化工厂、天津市化学试剂二厂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协作研制的液相色谱固定相14个品种进行了鉴定。会上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和方毅同志的讲话,听取了三个协作单位研制过程的介绍和他们的8篇技术报告以及兄弟单位的11篇应用报告。代表们对以上报告和被鉴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的《第四次全国稀土分析论文报告会》于1984年10月23日至27日在西安召开。180名代表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厂矿、高等院校等88个单位。会议总共交流学术论文170多篇。大会特邀报告5篇。会议分为光度分析、分离和仪器分析三个专题进行交流。报告的内容有分析动态及综述、最新科研成果、新分析技术、分析方法和新试剂等。充分体现三年来稀土分析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暨第五届全国无机微量技术及痕量分析学术会议于1997年7月16~22日在山西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以21世纪的分析化学为中心议题,探讨分析化学的前沿和发展问题。大会于7月17日在山西大学科学会堂举行开幕式。首先由本届大会筹委会负责人活景浩教授向大会汇报了会议筹备情况及日程安排。开幕式由汪尔康院士主持,黄本立院士致开幕词,山西大学校长彭里挥教授致欢迎词,山西省教委副主任代表省政府王听副省长宣读了贺信,彭少逸院士和申件文院士分别讲了话。…  相似文献   

9.
受中国稀土学会委托,由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所和湖南省稀土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七次全国稀土分析论文报告会”于1992年9月22~26日在湖南大庸市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厂企业的9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99篇论文,分组进行了报告和讨论。大会还由专家分别作了“稀土元素电  相似文献   

10.
本会于1988年10月17日至2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这次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光谱学会联合举办,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为东道主。会议收到论文69篇,大会交流的论文共有52篇,到会代表共86人。会议上大会报告两天,分组报告两天,论文的质量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所进展,水平有所提高。会议开得紧凑、活泼,收到了大会所预期的效果。大会报告如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进展,第37届月佛国际X射线分析会议概况,长波段X射线荧光光谱谱形分析,能量色散  相似文献   

11.
《色谱》1988,(1)
由中国化学会色谱委员会主办,委托华东化工学院和上海化学化工学会举办的第六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于1987年10月5日至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46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录用了361篇论文报告,并向第二届北京分析测试报告会推荐了60篇论文,同期出版了本次色谱学术会议论文集两册。会议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卢佩章教授代表中国化学会色谱委员会致开幕词,上海市教卫办王生洪主任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讲话;黄维恒、苏元复教授分别代表中国化学会、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致词;施百先副院长、朱明华教授分别代表华东化工学院及大会筹备组致欢迎词及介绍会议筹办情况。  相似文献   

12.
′91高分子物理学术论文报告会1991年10月21日至24日在大连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多组分聚合物的相行为相结构和性能”。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中科院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及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此次会议发表论文123篇,出席代表80余人。会上还发表了四篇综合报告和四篇邀请报告。其中钱人元教授的“高分子链缠结问题”和美国杜邦公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化学会分析专业委员会委托江西大学阮大文副教授负责主办的全国第一次动力学分析法讨论会,于1985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江西庐山召开。出席代表130余名,代表们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会议上代表们共宣读了55篇研究论文,还特邀了有关专家作了六个专题报告,这些论文和报告反映了我国分析化学工作者近几年来在动力学分析方  相似文献   

14.
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主办的第廿八届高分子讨论会,于1983年9月5日至9日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有35个国家8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有全会报告4篇,邀请报告52篇,均系组委会邀请在某方面比较有贡献的专家来作。摘要报告及展讲共613篇。会议分为高分子的化学、结构与性能、工艺、加工、热稳定性、改性和用途等七个分组同时进行。这次会议反映了高分子学科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的进展,增进了与会化学家之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国际均相催化会议于1982年8月30日至9月3日在意大利米兰市米兰大学内举行。来自世界各地28个国家、三百二十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出了160多篇报告。我国第一次派遣了两名代表参加会议,并提出了两篇报告。 会议除特邀报告、小会报告和墙报外,还将一些内容接近的报告组织了以下八个小型  相似文献   

16.
1993年5月2日至8日,在美国匹兹堡市召开了第十三届北美催化会议。会议主席为宾州州立大学的M.A.Vannice。参加会议的代表942人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台湾地区共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特邀报告2篇,分组报告180篇,展讲论文210篇。我国提出论文9篇(包括台湾1篇),列第五位。前四位是:美国,255篇;法国,23篇;加拿大,19篇,日本,11篇。论文内容涉及模型催化剂、催化剂表征、反应工程、催化氧化、表面、燃料转化、环境催化、精  相似文献   

17.
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情报网发射光谱分析学术交流会于1984年10月20日至26日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厂矿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仪器生产厂家共154个单位,18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西藏代表首次参加了情报网的发射光谱分析交流会。此次会议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在大会上共交流了学术论文115篇,其中,矿石、矿物、金属与合金的分析45篇、高频等离子体光源光谱分析31篇、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14篇、其它21篇。这次会议的显著特点是生产第一线的分析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很好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学会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暨第五届全国微量技术与痕量分析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第一轮通知)中国化学会和上届会议决定于1997年7-8月在太原市召开“第六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暨第五届全国微量技术与痕量分析学术会议”,并委托山西大学负责筹办....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主办的“高分子合成——聚合反应与机理”学术论文报告会,于1988年11月7~11日在南京市召开。会议由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冯新德教授和浙江大学杨士林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85人(其中美、日、荷兰等国的教授4名)。会议《预印集》收入论文161篇,有111篇分别在大会或分组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分子筛协会(IZA)委托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海洛夫斯基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The J.Heyrovsky Institute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Electrochemistry)主办的国际分子筛化学和催化会议于1991年9月8日—13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会议共有邀请报告7篇,主题发言3篇,口头报告45篇(中国2篇),墙报87篇(中国10篇,包括台湾2篇)。来自各国的约25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大陆和台湾各有两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