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W6184s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发育后期,具大液泡的小孢子不能进入配子体发育阶段;小孢子发育的早期,少数小孢子母细胞就表现异常而导致花粉败育。在小孢子发育的同时,绒毡层出现各种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珍汕97水稻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幼小的单孢花粉到单核边位出现中央大液泡时期,不育系花粉细胞RNA含量与保持系无显著差异,单核末期不育系开始败育,双核期RNA含量与保持系双核期花粉细胞相比有显著下降,说明RNA含量下降是珍汕97不育系花粉败育的一个重要生理特征,不育系花粉在单核末期以前发育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3.
光敏细胞质不育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ABA免疫电镜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方法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光敏细胞质不育小麦发育过程中ABA的分布,短日照条件下,花粉母细胞细胞质基质及小液泡内有金颗粒分布;单核至二核花粉时期花粉内金颗粒逐渐增多,二核至成熟花粉时期花粉内金颗粒逐渐减少,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内金颗粒的分布位置有变化,绒毡层或降解中的绒毡层细胞内有较多金颗粒分布,长日照条件下花粉败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内金颗粒分布数量均比同时期的可育花粉内明显增多,单核期以前败育的花粉,解体的花粉细胞质及细胞核内有较多金颗粒分布;后期败育的花粉,花粉母细胞至二核花粉时期花粉(母细胞)内金颗粒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二核期以后,花粉逐渐液泡化,解体的花粉细胞质及逐增大的中央液泡内在大量的金颗粒分布,绒毡层细胞内金颗粒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文中对ABA在雄蕊,花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由光周期诱导的ABA含量增加在雄性不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香榧Torreya grondis Foft.ex Lindl.小孢子叶球发生于当年生新枝的叶腋内,8月末出现小孢子叶突起,9月形成小孢子囊,10月到第二年的3月初小孢子母细胞大量形成,3月中旬,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4月上旬是单核花粉期,4月中旬是二核花粉期。在花粉的发育过程中不形成原叶体细胞。 不良的温度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从而形成大量的败育花粉。败育花粉通常比正常花粉要小一些,充满淀粉粒,花粉壁薄,细胞中线粒体、内质网少,线粒体嵴发育不良,核质浓缩成几团,生理活性低,糖的代谢受阻。此外,还见到一些膜状溶酶体,使花粉中的原生质体发生自溶。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是杂交水稻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应用花粉压片法,主要是石蜡切片法,配合组织化学方法,对水稻红莲一华矮_(15)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红莲-华矮_(16)不育系花粉败育主要发生于二核花粉期。2.生殖核与营养核相继崩溃、解体,形成只剩下花粉壁的“园败”型花粉。生殖核败育,营养核尚有部分机能或败育较迟,形成含有淀粉粒的“染败”型花粉。少数花粉在二核期以前败育,剩下不规则形状的花粉壁,形成所称的“典败”型花粉。  相似文献   

6.
对湖北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从花粉母细胞至花粉发育过程各时期进行了细胞学的比较观察.醋酸洋红染色结果表明马协A和马协B都能顺利地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采用改进的快速银染法对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马协A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末至三核期初之间,先是营养核解体,生殖核后解体.说明马协A是一种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快速银染法的优越性和马协A的败育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花粉不同育期马协保持系与不育系水稻花药的热分解过程,获得了花粉不同育期马协保持系与不育系水稻花药的TG/DTA曲线,初步探讨了马协水稻花药的热分解规律及发育过程中花药干物质含量与发育期的关系.计算了马协保持系水稻花药发育的表观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经验式,并讨论了马协不育系水稻花药的败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线粒体的结构特征以及水稻红莲型细胞质不育系基因orfh79蛋白的亚细胞的定位,利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红莲型性不育系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和单核期三个发育时期花药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结合胶体免疫  相似文献   

9.
作者将单核小抱子的发育过程分为五个亚期.并提出以下看法:收缩期和液泡期细胞形态在短暂的时间里发生十分复杂的演变,是花粉细胞代谢功能活跃的反映;同时也是为细胞核进一步分化和雄配子体形成作物质准备.在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染色方法的效果,并对在田间条件下,扬麦一号花粉发育各阶段与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特征,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无芒山羊草)中国春、(尾状山羊草)中国春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中国春三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vtoplasmicmalesterileline,CMS)小孢子败育特点及育性恢复特性,结果表明:1.(无芒山羊草)中国春CMS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和二核期,以园败为主,园败频率为75.9%;2·(尾状山羊单)中国春CMS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中国春CMS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以典败为主,典败频率分别为80.5%和92.5%;3.上述三种小麦CMS易恢性不同,其中(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中国春CMS易恢性相对较好,而(无芒山羊草)中国春CMS相对较差.在测交试验中,三种CMS都找到了育性可完全恢复的恢复系.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细胞质和尾状山羊草细胞质在杂种小麦生产应用中可能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选用5种萝卜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以相应保持系作对照,进行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萝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有两种方式;1.475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不产生孢原细胞,也不分化形成花粉囊,接近开花期时花药已畸形.2.262A、北京白A、春红A、134A花药发育受阻于单核花粉期.绒毡层细胞具多种异常变化:①径向异常肥大、高度液泡化并侵入药室;②细胞壁解体,细胞内含物融合形成周原质团;③以上两种异常活动同时具有.随着绒毡层细胞退化解体,小抱子核质解体导致败育,药室瘪缩变形,只留下少数染色很深的细胞残留物质.不育系的维管组织有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分化,但不及保持系发达.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几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型小麦为材料,对分蘖期小麦叶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亲本中国春的谷胱甘肽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比活最高,华麦8号次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均低于保持系中国春与华麦8号,这可能意味着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在分蘖斯植株体内清除活性氧代谢的能力的能力低于可育品种,是小麦以后发育过程花粉走向败育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运用DNA荧光探针结合显微荧光术,系统地研究了3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败育过程、时期和特点.结果表明,珍汕97不育系不能完成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马协不育系小孢子可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但不能进入第二次有丝分裂;广丛41不育系部分小孢子可完成第二次有丝分裂,因此可看到许多三核花粉,但因核行为异常而败育.小孢子的败育过程可能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相关又不相同的两个过程,在不确定的传粉和母本环境中,常出现果实或种子的"过量分化".败育的花或胚珠具潜在的生殖功能.在那些生殖资源受限的植物上或者以提高后代适合度为选择力时,果实和种子败育是选择性败育,此现象在被子植物中比较普遍,尤其在豆科植物中开展了较多的研究.本文在介绍国际上有关植物选择性败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豆科植物种子的选择性败育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并讨论了植物选择性败育的生态学意义.这为豆科牧草或农作物种子产量研究,以及种子植物选择性败育的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对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小孢子发育,应用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的结果:1.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在小孢子后期,开始时亚显微结构没有明显的区别,都具有明显的内外两层花粉壁,内有浓密的细胞质,可见到数量较多的线粒体,以及质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内质网较发达,大量分散的核糖体,并有丰富的各种形状的膜状结构,和明显而完整的核结构。2.随着小孢子的进一步发育,保持系的花粉,继续充实,积累淀粉,而不育系就逐步有明显的区别,开始败育。其特征:溶酶体明显减少,线粒体的嵴及各种膜状结构、内质网等模糊不清,数量也逐渐减少,核糖体凝聚,核膜消失,染色质也凝集成块,随后细胞质、核物质稀薄,结构破坏,最后只留下一些碎片或残迹,成为只具有花粉壁的空壳不育花粉。3.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保持系花粉呈球形或近椭圆形,外壁有极细突起的花纹,萌发孔突起成缘部,孔口明显;而不育系花粉外壁花纹虽无明显变化,但外壁内陷严重,整个花粉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角形,有的花粉萌发孔口被堵塞起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于应用花药培养方法产生花粉植株研究的进展,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概述:(1)各种内外因素(如花粉发育时期、培养基等)对花药培养的影响;(2)由花粉到胚状体的形态发生过程;(3)花粉植株的遗传与变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以孢子体雄性不育系马协A、马协B、马协63(F1)和珍汕97A、珍汕97B、汕优63(F1)为材料,对小孢子发育的花粉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的花药蛋白质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有12种多肽的表达具有时序特征,其中9种多肽可能与马协A雄性不育有关;在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有10种多肽的表达具有时序特征,其中6种多肽可能与珍汕97A雄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8.
实验结果表明,药壁组织,特别是毡绒层,影响花药培养的花粉去分化启动和诱导花粉愈合组织的形成.药壁的这种影响至少涉及下列两个方面:1)在花粉去分化中,药壁组织向花粉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2)通过药壁组织吸收、贮存和转化培养基中的外源物质,药壁起着花粉代谢库的作用.药壁的这些影响,可能是通过药壁组织和花粉细胞发育的协调来实现的.在花药培养过程中,药壁组织,特别是毡绒层,必须存在并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又必须能适时解体,这样才有利于花粉去分化.因此,药壁对花粉去分化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部分将取决于在花药离体时药壁的发育状况及其以后的发育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测定了在不同蔗糖浓度下,水稻花粉细胞的透性以及相应的细胞直径的变化.水稻单核后期花粉细胞的渗透值相当于0.5M蔗糖浓度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浓度明显影响花粉细胞的透性.在0.12M蔗糖溶液中,水稻花粉细胞的透性为在0.24M蔗糖溶液中的一倍半.这种提高蔗糖浓度而使花粉细胞透性变小的影响,不是由于质壁分离,可能与在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花粉细胞稍有胀大相关.  相似文献   

20.
应用国产新药均三嗪二酮对水稻进行化学杀雄,大田试验表明,在水稻孕穗期喷洒4000—8000ppm,诱导雄性不育率可达88.9%—100%,而无损于雌蕊育性.但对株高与穗轴节间稍有矮化效应.药害晚粳比早籼为小.处理穗的一些形态学性状,如颖壳开张,柱头蓬松外露,持续数日之久. 这些特性有利于异花授粉,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根据观察,均三嗪二酮能抑制花粉发育与花药开裂.我们确认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可高度有效地导致水稻的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