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有机电致发光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中稀土有机电致发光研究的动态,对稀土有机配合物的选择、配合物的载流子传输性能、稀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电致发光器件亮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自从1987年美国Kadak公司C.W.Tang及其合作者[1]首次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得到了在较低直流电压(约10V)驱动下高亮度(1000cd/m2)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来,以8-羟基喹啉为配体的有机金属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就一直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2-5];近年来,人们不断对8-羟基喹啉配体进行化学修饰[6-12],在喹啉环结构上引入不同基团,改变分子轨道中HOMO和LUMO能级差,使配合物发光峰改变,成功合成出各种发不同荧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3.
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一直对以稀土有机配合物为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OEL)器件进行研究,在OEL器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稀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明显的光伏效应。因此,我们对含有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光伏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把光伏效应与激基复合物联系了起来[1,2]。文中稀土配合物为实验室自制,TPD为Aldrich公司制造,所有有机材料和金属都是采用真空气相沉积法在1×10-4Pa下成膜的,活化面积为10mm2,薄膜厚度由石英振荡器测量。光伏和光致发光光源为Hitachi4000荧光光谱仪。采用ShimadzuUV 3000吸收光谱仪测量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类特殊的发光材料,稀土配合物是全彩平板显示器件中理想的发光材料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地位,因而最早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新型稀土铕、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基于稀土铕、铽配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设计优化,总结了优化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能的几种常用途径,进而着重介绍了稀土铕、铽、钆配合物作为敏化剂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作为敏化剂的应用能够实现稀土配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优势互补,大幅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综合性能,为新型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有机电致发光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兴趣[1~3]。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开发了许多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众多的材料中,稀土配合物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稀土配合物能够利用配体三重态的能量,使得它的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能达到100%,而其它材料除了磷光染料[4,5]外内量子效率只能达到25%,同时稀土配合物中心离子的窄带发射有利于全色显示。目前,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实现高效纯红的窄带发光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在基于颜色叠加原理的全色显示中,获得纯的红色发光是至关重要的。而三价稀土配合物中铕离子的红色发…  相似文献   

6.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驱动电压低、亮度和效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平板显示技术。自以8-羟基喹啉铝为发光材料制备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开始,科研人员在发光材料设计合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在小分子荧光材料中,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因合成方法简单、发光效率和亮度高、成膜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优点、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基于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旨在总结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包括:以8-羟基喹啉为单一配体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展示了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亮度高且可作为基质材料等卓越的特性;通过对8-羟基喹啉的苯氧环或吡啶环进行修饰可以调节电致发光颜色;混合配体的使用可以增加玻璃化温度、改善薄膜形貌进而提高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最后,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稀土有机光→电、电→光转换器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 6年Tang发表双层有机光伏电池[1] 与无机光伏电池相比 ,以重量轻 ,材料经济并可以沉积在柔性衬底上等潜在优势正在引起人们注意。目前对有机光伏效应的研究多集中在聚苯乙炔 (PPV)及其衍生物上[2 ,3 ] ,能量转换效率在 10mW·cm- 2 紫外光照下可超过 4 % [4 ] ;以小分子有机物制成的光伏器件也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5,6] 。但是采用稀土配合物作为电子给体层的有机光伏器件还未见报道。我们研究组一直对以稀土有机配合物为发光层的有机EL器件进行研究[7,8] 。在研究EL器件特性过程中 ,我们发现稀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紫外…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系列铕铽双核稀土有机稀土配合物Tb1-xEux(TTA)3Phen,通过差热.热重分析、XRD、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质。由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看出,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吸收峰主要来自有机配体HTrA和1,10-Phen;差热-热重分析证明,稀土有机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好。荧光光谱和电致发光表明,铽对铕配合物的发光有协同作用。在该系列配合物中,不仅有机配体可以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发光的铕离子使其发光,而且铽离子也可将其吸收的能量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给铕离子,增强铕的发光强度。同时就双核稀土有机配合物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特性及掺杂体系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发光机理及表面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结构、发光机理、表面工程及检测、有机-无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复合及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型可溶性稀土芳香羧酸类配合物,测定了有机配体的三重态能级,并考察了其光致发光相对强度、荧光寿命,发现该系列稀土配合物具有很高的光致发光效率。利用其优良的溶解性,采用高聚物掺杂、旋涂技术将其制成薄膜应用于电致发光研究中,成功地制备出具有高色纯度的稀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于ITO/PVK/PVK:Tb(AS)3Phen:PBD/PBD/Al电致发光器件,其最大亮度为32cd.m^-2。  相似文献   

11.
稀土变色有机电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变色有机电致发光孙刚,李文连,赵宇,于沂,虞家琪,钟国柱,赵旭(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长春130021)关键词:稀土,铽,空色有机物,电致发光我们曾研究以Tb(AcA)3.phen作为发射层,以TPB作为空穴输运层的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得到具有T...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N,N'-二苯基-N,N'-二(1-萘基)-1,5-萘二胺(NPN),测定了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DSC测定其玻璃化温度(Tg)高达127℃,循环伏安法(CV)测定其电离势(Ip)为5.30eV,可望用作有机电致发光空穴传输或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作为一项前景广阔的技术 ,近年来已得到了迅速发展。 1 988年日本九州大学斋藤省吾 [1] 等人首次以口恶二唑衍生物为电子传输材料和采用多杂结构 [2 ] ,获得了发蓝光的器件。其发光辉度更高 ,寿命更长 ,从而推动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口恶二唑类衍生物(Oxadiazole,OXD)是荧光性很强的一类化合物 ,过去用做荧光闪烁剂 [3] ,近年来已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它们既可作电子传输材料 ,又可作发光材料 ,且波长范围都在蓝光和紫外区。本文设计的 1 ,3-二 (5-对叔丁基苯基 -1 ,3,4-口恶二唑…  相似文献   

14.
铽配合物Tb(o-BBA)3(phen)有机电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合成了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邻苯甲酰苯甲酸-1,10-菲罗啉-铽(Tb(o-DDA)3(phen))并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了Tb(o-DDA)3(phen)与PVK混合薄膜的光敛发光特性,找出了PVK:Tb的最佳比例为3:1。制备了结构为ITO/PVK:Tb/Al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铽离子的特征光谱,其电流-电压特性(I-V)在一定电压范围内符合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铽配合物Tb(o-BBA)3(phert)掺杂PVK体系的光致发光是源于PVK到Tb配合物的能量传递及稀土Tb配合物的直接激发两种作用机制,而电致发光以载流子俘获为主。  相似文献   

15.
含铕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伏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86年Tang发表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光伏效应[1]以来,人们就一直对有机器件的光伏效应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近年来有大量的文章报道有机器件的光伏效应。在这些报道中,使用材料中有用聚苯乙炔及其衍生物的[2,3],有用C60做电子受体的[4],但这些研究都与电致发光无关,仅研究了光电转换特性,我们研究组首次报道了电子给体发光,电子受体稀土配合物不发光的有机光伏器件[5]。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铕配合物OEL器件的光伏效应。铕配合物OEL器件不仅仅有利于利用配体三重态能量、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潜力,而且中心离…  相似文献   

16.
8-羟基喹啉(HQ)是在化学分析中常用的试剂, 它与铝离子形成的配合物(AlQ3)也是目前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分子. 在化学工业中, 8-羟基喹啉是有效的稀土及过渡金属的萃取剂, 它同中心离子的配合强度随条件改变亦有很大变化. 我们在钇和镍离子共同存在的条件下得到了标题化合物, 并测得其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17.
铽配合物[Tb(m-MBA)3phen]2·2H2O的有机电致发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稀土铽配合物[Tb(m MBA)3phen]2·2H2O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把铽配合物掺杂在PVK中经甩膜制得发光层,并分别用AlQ和PBD作为电子传输层制作了两类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1:ITO PVK:[Tb(m MBA)3phen]2·2H2O PBD LiF Al;器件2:ITO PVK:[Tb(m MBA)3phen]2·2H2O AlQ LiF Al,研究了两种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通过选择AlQ的厚度得到了发光性能较好的用AlQ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器件,其最大亮度在20V时达到140cd·m-2。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稀土金属螯合物因其发光色度纯 ,荧光量子效率高 (理论可达 1 0 0 % ) ,在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1~ 3] .用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作为配阴离子与稀土离子Eu3+配位 ,可得到红色电致发光材料[4~ 6] .为提高这类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 ,增强配体与稀土离子间的敏化作用 ,改善配合物的载流子传输性和成膜性十分重要 .本文利用配阴离子 4 叔丁基苯甲酰基吡唑啉酮 (HPMTBBP)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HTTA)和中性配体 1 .1 0 邻菲咯啉 (Phen)与铕 (Ⅲ )作用 ,合成了铕 (Ⅲ )四元配合物 [Eu(TT…  相似文献   

19.
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应用以及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影响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综述稀土铕和铽配合物电致发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重点围绕稀土材料本身, 探讨了影响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能的一些主要问题, 指出一个优异的稀土电致发光材料应兼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效率、热稳定性和成膜性以及载流子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