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浩龙  万伯顺 《催化学报》2011,32(7):1129-1132
以邻溴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的羰基磷氧化物,用作铜催化的C-S偶联反应的新配体.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成功催化碘代芳烃或溴代芳烃与硫醇的偶联反应,收率最高达99%.  相似文献   

2.
陶晓春  雍莉 《分子催化》2000,14(6):419-425
苯、萘以及各种芳香杂环的多官能化衍生物是聚合物、药物、香料、染料、炸药、杀虫剂等的重要中间体 ,从相应的卤代芳烃出发合成这些化合物是经济和合理的 .但由于卤代芳烃对亲核取代的不活泼性 ,使这一设想受到很大的限制 .近年来 ,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 ,给卤代芳烃的化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以过渡金属催化碘代或溴代芳烃与各种亲核试剂反应 ,作为形成碳 -碳键、碳 -杂原子键的有效手段 ,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而对相应的氯代芳烃的研究起步较晚 ,这主要是受 C- Cl键强度的影响 (如氯苯的键能为 40 2 k J/mol;而溴苯、碘苯分别为 339.4…  相似文献   

3.
刘建明a  b  郑书展a  b  孙伟a  夏春谷a 《中国化学》2009,27(4):623-627
碘代芳烃与二乙胺在Pd/C催化作用下成功的合成了α-酮酰胺,可以得到非常不错的收率和选择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于不同的碘代芳烃和二级胺都很有很好的底物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徐宁  王全瑞  陶凤岗 《有机化学》2005,25(4):458-461
合成了一种Merrifield树脂负载的芳基膦钯催化剂, 并将其应用于催化Suzuki反应. 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对碘代芳烃和溴代芳烃与苯硼酸的Suzuki反应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效果, 得到相应的联苯. 催化剂循环使用五次, 活性无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刘建明 《分子催化》2014,(4):312-316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可以稳定产生的纳米钯颗粒.用离子液体制备了纳米钯催化剂,并成功地应用于碘代芳烃的双羰化反应,从而合成了一系列的α-酮酰胺,最高收率可达83%,丰富了α-酮酰胺的合成方法.该催化体系应用于碘代芳烃双羰化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王敏  王磊 《中国化学》2008,26(9):1683-1688
本文报道了温和及有效的氯化钯多相催化无配体Suzuki-Miyaura反应,反应在室温、敞口容器和短时间内完成。各种碘代芳烃、溴代芳烃和活泼的氯代芳烃与四苯硼钠和芳香有机硼酸偶联高产率生成相应的产物,而且催化剂可循环使用4次不降低活性。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硫脲与碘代芳烃反应生成芳基硫醚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辅助条件下,生成的芳基硫醚衍生物的速率均较常规加热条件下增大,并且碘代芳烃对位取代基吸电子能力越强,产率越高。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芳基硫醚衍生物,最高产率达到93%。  相似文献   

8.
以廉价的亚磷酸三乙酯为配体,首次用于Cu催化的碘代芳烃和末端炔烃的偶联反应,考察了不同Cu盐、金属纯度、碱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高纯度的CuI (99.999%)为铜源,催化剂用量为5mol%时,在KOH作用下,该催化体系成功催化了一系列碘代芳烃和末端炔烃的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此外,...  相似文献   

9.
钯/降冰片烯(NBE)协同催化是一种制备多取代芳烃的策略,由Catellani小组[1]在1997年首次报道,因此被称为Catellani反应.Catellani反应将经典的交叉偶联反应和C—H键活化有效连接起来,能对卤代芳烃(主要是碘代芳烃)邻位C—H键和原位C—X键进行连续的官能团化,一次构建多根化学键,合成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使用离子液体[Bmim][NO3]作为溶剂和催化剂,进行分子氧的活化,实现了芳烃的需氧碘化,为碘代芳烃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应用潜力的方法.在40℃的温和条件下,一系列烷氧基取代苯和萘化合物能够顺利地进行需氧碘化,得到的产率和选择性大部分高于85%.由于碘源中的原子几乎都能够转移到最终产品中,因此这个方法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王祖利  王磊  晏金灿 《中国化学》2008,26(9):1721-1726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硅胶负载钯催化剂在Heck 反应中的应用。在硅胶负载钯催化剂,碳酸钾为碱,DMF为溶剂的反应条件下(无膦和无游离胺的存在),碘代芳烃、溴代芳烃和活泼的氯代芳烃与烯烃发生偶联反应生成高产率相应的偶联产物。而且硅胶负载的钯催化剂经简单处理,可循环使用6次不降低活性。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六年内,利用超临界或液态二氧化碳取代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我们发现在催化量的钯/碳、过量的锌粉和水存在下,以液态二氧化碳为反应介质,不但活性高的碘代芳烃和溴代芳烃能够顺利的进行Ullmann偶合反应,而且活性低的氯代芳烃也能发生Ull-mann偶合反应.同已报道的以水为反应介质,加入共溶剂或相转移催化剂作为反应促进剂的方法相比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以高比表面积碳化硅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Pd/SiC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iC表面的Pd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8 nm.在优化溶剂、碱、压力和温度等反应条件后,发现以3 mmol的K2CO3和10 mL苯甲醚分别为碱和溶剂,1.0 mmol碘苯和1.5 mmol苯硼酸在3 wt% Pd/SiC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CO压力为1.0 MPa和100oC下反应8 h即可实现羰化偶联,碘苯转化率为90%,二苯甲酮选择性为99%.并且, Pd/SiC对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同时, Pd/SiC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5次循环反应后,碘苯转化率从90%降至76%;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活性组分Pd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流失.  相似文献   

14.
以高比表面积碳化硅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Pd/SiC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iC表面的Pd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8 nm.在优化溶剂、碱、压力和温度等反应条件后,发现以3 mmol的K2CO3和10 mL苯甲醚分别为碱和溶剂,1.0 mmol碘苯和1.5 mmol苯硼酸在3 wt% Pd/SiC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CO压力为1.0 MPa和100oC下反应8 h即可实现羰化偶联,碘苯转化率为90%,二苯甲酮选择性为99%.并且, Pd/SiC对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同时, Pd/SiC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5次循环反应后,碘苯转化率从90%降至76%;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活性组分Pd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流失.  相似文献   

15.
以甲醛次硫酸氢钠二水合物(rongalite)为电子供体,碘代芳烃为芳基化试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醌的芳基化反应。以苯醌和对硝基碘苯的反应为模板反应,考察了碱、溶剂、温度和物料比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对硝基碘苯(0.2 mmol),苯醌(1 mmol),甲醛次硫酸氢钠二水合物(0.4 mmol),氢氧化钾(0.6 mmol),DMSO(1 mL),氮气氛围,80℃,反应24 h。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可达82%。该反应体系对不同的碘代芳烃和醌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适用性,收率在62%~84%之间。  相似文献   

16.
开展了水相中硫脲与碘代芳烃反应生成芳基硫醚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研究。 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的芳基硫醚衍生物,最高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吸电子基团的贫电碘代芳烃的Ullmann偶联反应,该反应使用Pd(OAc)2为催化剂,K2CO3为添加剂,以丙酮-水混合液为溶剂,不需要添加额外的还原剂,收率为55-87%。在通过了一系列的试验后,可以认为该反应中的溶剂及碱没有起还原作用,而是碘代芳烃自身作为还原剂,完成整个催化反应的,并首次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外加还原剂的Pd(II)/Pd(IV)/Pd(II)的催化循环机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可见光下卤代芳烃的羟基化反应合成一系列苯酚类化合物.反应用单质碘作光催化剂,在室温下反应获得较好收率的产物,生成目标产物最高产率可达到92%,该体系对氯代芳烃同样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此方法具有便宜、易处理、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为酚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运用此策略,以5-乙酰-4-溴-2-甲氧基苄基二异丙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合成的5-乙酰-4-羟基-2-甲氧基苄基二异丙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具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高比表面积碳化硅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Pd/Si C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 C表面的Pd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8 nm.在优化溶剂、碱、压力和温度等反应条件后,发现以3 mmol的K2CO3和10 m L苯甲醚分别为碱和溶剂,1.0 mmol碘苯和1.5 mmol苯硼酸在3 wt%Pd/Si C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CO压力为1.0 MPa和100 oC下反应8 h即可实现羰化偶联,碘苯转化率为90%,二苯甲酮选择性为99%.并且,Pd/Si C对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同时,Pd/Si C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5次循环反应后,碘苯转化率从90%降至76%;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活性组分Pd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流失.  相似文献   

20.
溴代(碘代)芳烃与苯硼酸在以Li OH为碱、水为反应溶剂、醋酸钯为催化剂、90℃条件下反应24h后,可以较高收率得到二芳基产物。该方法具有收率好,操作方便以及催化体系便宜又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