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中国海洋声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仁和 《物理》1994,23(9):513-518
海洋声学研究声波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它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研究海洋环境对海中声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声波来探测海洋结构。海洋声学是一门应用范围很广、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洋声学研究的某些进展,其中包括浅海与深海声场,浅海混响与低频声吸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简正波模型和声线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浅海多途到达时延差结构与沉积层密度、声速、传播损失系数等参数的关系,针对100m左右浅海和600-1300Hz的信号频率,对两种模型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声线模型仿真得到的多途到达时延差结构与简正波模型仿真的结果基本一致,沉积层参数失配对基于声线模型的多途到达时差反演SSP的影响为:反演声速剖面的均方根误差的变化小于1.45m/s,平均误差的变化小于2.60m/s,在所使用的频段内,浅海沉积层参数对多途到达时差反演浅海声速剖面的影响不大,工程应用中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物理方面(声学、光学、电磁学、力学)的伟大成就,以及他的科学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应用声学》2006,25(6):345-345
由四川省声学学会、陕西省声学学会、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专委会和物理声学专委会联合发起,四川省声学学会承办的“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会议”,以及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专委会和物理声学专委会的工作会议,于2006年8月14日-19日在都江堰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山东、陕西、重庆、四川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的声学科技专家、教授等共1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声学学会秘书长宗健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吴江副所长、物理声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王新龙教授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迎来了自己的40华诞。1964年7月1日,在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经过几代声学所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声学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经成长为专业从事声学领域研究的科技国家队,国际声学领域的知名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6.
2005年津、鲁、浙、苏三省一市声学学术会议暨全国物理声学学术会议于200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南京市南京大学召开,由江苏省声学学会和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承办。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张荣教授、中国声学学会秘书长宗健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淑仪教授、会议承办单位的有关领导以及与会代表等共70余人。会议得到三省一市及全国各地声学工作者的热烈响应,积极投稿,共收到论文摘要90余篇,接受论文70篇,其中有57篇论文在会议上进行了宣读。  相似文献   

7.
赵恒元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恒元教授因病于1994年2月11日晚12时不幸逝世,享年79岁.在赵先生逝世周年之际,我们作为他的同行和挚友,也代表所有他的同事和学生,谨写这篇短文,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追思.赵先生1915年2月生于山西省寿阳县.193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随后五十多年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教学上,曾先后担任川北大学物理系主任、西安师院和陕西师大物理系主任、陕西师大副校长等等多项职务.先后讲授电动力学、近代物理、声学、超声学等课程.1982年以来培养出30多名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劳动模范.赵恒元…  相似文献   

8.
沈建中 《应用声学》2006,25(1):29-29
2005年全国功率超声学术年会于2005年10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来自全国46个单位、团体的7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术年会期间,功率超声分会召开了全体委员会会议和进行换届改选。有3/4以上的委员出席了会议。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席会议的委员,除极个别人以外都事先向分会秘书说明情况和请假。《应用声学》、《声学技术》杂志编辑部专职副主编参加了会议。声学学会总会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参如会议的代表们,老朋友恨见面间隔太久,新朋友恨相见太晚。代表们踊跃参加会议是功率超声事业兴旺发达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李朝晖 《应用声学》2000,19(4):34-34
2000年6月14日上午,北京声学会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会议中心隆重聚会,热烈庆贺社连耀教授90岁华诞.同时,北京声学会召开了第五届学术年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并进行了第二届“杜连耀声学奖”的颁奖活动,以特殊的方式,为社连耀教授的90华诞献上一份有意义的贺礼杜连耀教授是我国声学界老前辈,是我国声学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50年代从美国回国以来,从事声学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达四十余载,为我国声学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也培养了大批年轻声学科学家.“杜连耀声学奖”就是由杜连耀先生在海外的弟子发起,由众多海内外学生捐资设立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山医学和航空航天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低压舱的设计与建造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低压载人试验舱要为科学家提供合适的低压条件,同时又要为乘员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环境包括声学环境,本文介绍低压舱舱内气动状态的计算方法和复压系统的声学设计,并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沈勇 《应用声学》2007,26(4):243-243
2007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2007 International Electro Acoustic Technology Symposia,简称IEAT 2007)于2007年4月7日至8日、4月10日至12日分别在深圳市虚拟大学园、南京市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主办,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中电元协电声器件分会、江苏省声学学会、深圳市三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电声技术》杂志协办.  相似文献   

12.
《应用声学》2007,26(1):64+45-64+45
中国声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于2006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厦门召开。共有43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这是我国声学界几代人共同参与的一次会议。参加人数为近年来国内声学会议之最。马大猷、应崇福、张仁和、侯朝焕、杨士莪、马远良、吴硕贤7位院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应用声学》2005,24(1):68-68
著名科学家、声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杜连耀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11月25日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杜连耀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对我国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超声学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杜连耀教授1910年生,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1934年毕业,1937年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46  相似文献   

14.
二、“现代”大气声学1.重力和科里奥利(Coriolis)力对声传播的影响(1)声重力波和内重力波重力场对寻常声波(包括可听声和频率较高的次声,当然更包括超声,但因后者在空气中衰减太快,不能成为大气声学研究对象)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但当频率低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考虑这种影响了.声波中的运动加速度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对于寻常声波,这一加速度的数值远比重力加速度g大.但当频率的数量级约为g/c时,这两个加速度就属于同数量级的了.实际上,因重力作用,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例如,对于频率为g/c0.029Hz的声波,其波…  相似文献   

15.
《应用声学》2002,21(6):43-43
中国声学学会于2002年9月13日在桂林市召开了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会员代表181名,代表着全国3450名会员和团体会员单位。与会代表踊跃,说明我国声学事业的兴旺发达,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大会开幕式由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侯朝焕院士主持。名誉理事长、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声学家马大猷、应崇福两位资深院士参加了开幕式和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大会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桂林市的支持,基金委张守著处长和桂林市金祖发副市长作了热情洋溢的祝词。  相似文献   

16.
《应用声学》2007,26(1):54-54
为了促进高层次的国际电声技术交流,激发国内具有更多国际水平的电声研发,由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和深圳意富音响公司联合主办,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轻工工程学会,天津市声学学会,国际电声网联合协办,2006国际电声大师中国行讲座于2006年9月4日、7日和12日分别在东莞、天津、嵊州等三地举行。这三场活动分别由嘉茂、真美、天乐赞助。  相似文献   

17.
汪德昭 《物理》1991,20(5):257-261
本文对声学技术在海洋探测、海洋开发以及海洋学研究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了阐述,同时也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作出的成就和贡献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声学消息     
第五届国际理论与计算声学会召开 第五届国际理论与计算声学会议(ICTCA)于今年5月21日~ 25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声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20多人,其中有70多位分别来自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会议中方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所长李启虎教授担任,美方主席由美籍华裔科学家尚尔昌教授担任。 大会收到的论文中,国内代表的论文有60多篇,美国代表的论文40多篇。这些论文集中讨论了计算与理论声学、海洋声学、非线性声学、超声学、声层析、浅海环境声学、声传播和建模、反演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声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理事长工作会议于2007年1月26日在北京召开。田静理事长主持会议,杨德森、宗健、钱梦骤、程建春副理事长和张春华秘书长参加会议,学会办公室主任罗燕列席会议。会议主要议题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应用声学》2012,(4):248+255+293+302+307
2012香港国际声学大会暨中国声学学会第9届全国声学会议在香港成功召开2012年5月13日至18日,由中国声学学会、美国声学学会、香港声学学会和西太平洋声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的ACOUSTICS 2012 HONG KONG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它是中国声学学会第9届全国声学会议、美国声学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