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橡子仁粉碎后,经酸水解、中和及滤洗制成发酵用糖液,接入黑曲霉新菌株HA608,并加入2.0%~4.0%的产酸促进剂B,发酵生产柠檬酸.糖液浓度为10%~12%时,发酵周期120~130h,转化率110%以上  相似文献   

2.
前期筛选得到一株产α-L-鼠李糖苷酶的黑曲霉,并利用该酶转化柚皮苷制备普鲁宁。该黑曲霉在以芦丁作为诱导剂的液体培养基中发酵72h,对发酵液用70%硫酸铵沉淀,透析得到α-L-鼠李糖苷酶的粗酶液。经优化该酶的最适转化温度为50℃,最适pH为5.0,在此条件柚皮苷转化2h后的转化率高达到97%以上。本研究可为α-L-鼠李糖苷酶用于制备普鲁宁这一类生物转化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以沼渣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物料配比,用响应曲面法(RSM)中Box-Behnken设计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发酵产品的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种子发芽指数(GI)、pH值、E4/E6、C/N进行分析,建立响应值模型并拟合.结果表明, 9组堆体的50℃以上持续时间达到相关无害化标准;发酵产品的含水率在20%~58%;13组发酵产品的C/N为11.58~16.52,有机质含量为46.34%~59.94%,总养分含量为7.03%~9.26%, E4/E6为1.65~2.83,且11组的GI均大于85%,说明11组处理发酵产品腐熟程度较高,无植物毒性.以沼渣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最佳物料质量配比为沼渣:猪粪:秸秆=8:4.5:5.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预测值的误差为4.77%,说明RSM预测的沼渣好氧发酵原料配比能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一株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对草鱼进行发酵.以总酸含量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Design-Expert7 Trial统计分析软件,设计4因素5水平试验,建立加盐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的二次回归模型,得到草鱼发酵的最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加盐量5.5%,发酵温度29.5℃,发酵时间25.9h,接种量7.4%,在此条件下发酵草鱼的总酸含量可达15.61‰,且感官评分值达到82.6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柑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在猪油中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尤其在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某些氨基酸存在时,抗氧化作用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氧化葡萄糖杆菌甘油脱氢酶的反应及稳定性条件,以提高二羟基丙酮的发酵浓度.结果表明甘油脱氢酶在pH 4.61,温度33.3 ℃,甘油质量浓度80.0 g·L-1时有最高的酶活性;但该酶仅在pH 4.0~5.0很窄范围内及温度低于25 ℃以下时稳定;100 g·L-1甘油或者50 g·L-1二羟基丙酮对该酶的稳定有利.由于氧化葡萄糖杆菌的生长条件和甘油脱氢酶催化条件差异较大,为提高二羟基丙酮的转化效率,研究了一种新的二羟基丙酮的转化方法.该方法将二羟基丙酮的发酵过程分成菌体培养期和甘油转化期2个阶段,分别控制其最优条件.实验中利用一个5 L的发酵罐的进行转化,结果显示在136 h的转化过程中甘油脱氢酶的稳定性保持良好,最终发酵液中的二羟基丙酮质量浓度达到286.2 g·L-1.  相似文献   

7.
新型发酵蔬菜制品乳酸菌发酵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榨菜等一些自然腌制蔬菜制品中分离得到一些乳酸菌菌株,通过细胞形态及生理学特性观察研究,初步筛选出Lactobacillus 8株菌株,并进一步通过发酵产酸和细胞生长比较实验得到3株乳酸菌菌株Lact,2,Lact.6和Lact.8,通过菌株间不同配比和发酵榨菜验证实验,最后确定了榨菜发酵制品的最适发酵剂为Lact.2和Lact.8,最佳配比为1:1.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测定柠檬酸的间接原子吸收法,用 FePO_4悬浮液与柠檬酸作用,离心分离未反应的FePO_4,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的 Fe,可间接求得柠檬酸的含量.用本法测定了饮料中的柠橡酸,结果与 AOAC 标准方法的结果很好地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鱿鱼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造具有良好风味与营养价值的鱿鱼酱产品,并通过快速发酵实现鱿鱼酱产品质量和风味的稳定控制.比较前期初筛的乳酸菌蛋白酶活性,在确定发酵乳杆菌(Lf01)和短乳杆菌(Lb-1)的活性优势后,进一步探究其产酸、耐盐、耐香辛料和耐酒精特性,确定发酵辅料的添加量.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研究了复合菌发酵的最佳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得到了鱿鱼酱最适发酵条件为35℃下发酵24 h,添加1.0%的发酵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复合发酵剂,菌种比例1:1,接种量为2.4×108 CFU·g-1,所得产品的品质、色泽和风味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海洋鱿鱼的发酵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加工杏浓缩浆副产品一杏渣为原料提取色素,对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渣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410 nm,最适宜的提取剂为乙醇,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 h,提取温度为70℃.该色素耐光、耐热性好、抗氧化性、抗还原性较强,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蔗糖、葡萄糖、苯甲酸钠、Vc以及金属离子Fe3+、Mg2+、A13+、ca2+、Cu2+对该色素无明显影响.而食盐和柠檬酸对该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降解甘薯生淀粉黑曲霉菌株的选育及降解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酒精发酵中为了节能,国内外都在进行生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试验.我们进行了降解生淀粉黑曲霉菌株的选育工作,通过自然选育和紫外线、氯化锂(LiCl)等诱变剂的诱变处理,选育出一株降解生淀粉能力强的As.54(u)菌株.1 材料和方法1.1 出发菌株:As、45(u)菌株.是从黑曲霉As、3、4309菌株的麸曲中自然选育而来.1.2 初筛培养基:用2%可溶性淀粉取代蔗糖,其余成份和含量同于察氏培养基,琼脂2%.1.3 活化单孢子悬液的制备:将单孢子液接入孢子活化培养基(即察氏培养基补加0.2%蛋白胨)中,30℃振荡(200r.p.m)培养12小时,即为活化的单孢子悬液.1.4 紫外线、氯化锂诱变处理:按常规方法.1.5 甘薯生淀粉糖化酶活力测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乳木果油所含的油脂成分.结果显示乳木果油的7个主要成分及含量按保留时间排序依次是:月桂酸1.589%、肉豆蔻酸3.075%、棕榈酸70.286%、十九烷酸0.822%、11-二十碳烯酸3.958%、花生酸16.506%、山俞酸1.371%.体外透皮实验结果显示,乳木果油能够显著增加经皮给药制剂的皮肤透过率,氮酮组和乳木果油组对利多卡因的累积透皮量分别为794.84μg和1 144.95μg,累积透皮率分别为7.95%和11.4%,后者对模型药利多卡因的体外促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SW5菌株对发酵鳀鱼鱼露品质的影响,以低值鳀鱼为原料,通过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并添加多种蛋白酶协同发酵鳀鱼鱼露.测定氨基酸态氮(AA-N)质量浓度、pH值和总酸质量浓度的变化,采用电子舌和色差仪测定鱼露发酵完成后发酵液的鲜味成分含量和色泽,与商品鱼露和酶解液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与中性蛋白酶协同发酵,发酵第7天AA-N质量浓度达到最高,为13.93 g·L-1,符合市售一级鱼露标准.3个处理组的色泽和鲜味成分含量与商品鱼露相近.综上所述,通过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和蛋白酶对鳀鱼鱼露进行协同发酵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鱼露的产量以及AA-N和鲜味成分的含量.因此,该菌株可用作海洋蛋白源物质的发酵深加工.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分离自新疆酸马奶的发酵乳杆菌RC1、植物乳杆菌RC4制备直投式发酵剂, 制作特色风味鲫鱼发酵香肠, 测定其游离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含量, 并对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抑制率、抗氧化活性、抑癌率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发酵剂接种量为3%(V/V), 37℃发酵5h, 65℃烘烤30min, 鱼肉发酵香肠口感较佳, 表面鲜亮, 肉质细腻, 有特殊香味. 发酵香肠组织破碎液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为15.43mmol?hg-1, 游离氨基酸为43.94 mg?hg-1; 其ACE抑制率为78.18%, 抗氧化性能的?O2-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DPPH清除率分别为30.97%、53.24%和62.75%; 以上指标均高于自然发酵的对照组. 另外, 上述鱼肉发酵香肠组织破碎液稀释1倍后对乳腺癌细胞的抑癌率高达68.60%.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半连续培养的方法组建了一个由7种微生物组成的能以甜菜渣作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混合培养物.在最佳条件下,甜菜渣被转化为含粗蛋白为45%的单细胞蛋白,其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最佳蛋白质的组成.此种微生物的混合培养物在营养方面是自我满足的,外来的微生物不能作为污染物存在于发酵系统中.因此,发酵过程可以在不灭菌的条件下进行.本研究还对混合培养物中各种微生物在降解甜菜渣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新型合生元酸奶,研究了益生元的种类及添加量、益生菌混合比例、总接种量及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合生元酸奶活菌数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乳中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分别为0.8%、0.6%、0.8%(w/v),以体积比为1:1的干酪乳杆菌S1和乳酸乳球菌LB12菌液为发酵剂,总接种量为3%(v/v),37℃恒温发酵10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酸奶甜中带酸,质地均匀,色泽为乳白色,香味浓郁,活菌数达9.26×109 cfu·m L~(-1),为市售伊利原味酸奶15倍.该新型合生元酸奶具有潜在的降胆固醇和抗氧化功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次加碱和醚化工艺合成了具有不同黏均分子量和取代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研究了CMC-Na与不同质量比甘油/水的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探讨了CMC-Na的分子量、取代度及浓度对烟草薄片制备过程中CMC-Na/甘油/水混合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混合体系属于非牛顿流体,其流变性能符合Ostwald-de Waele模型;甘油的加入对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影响较大,当甘油/水中甘油的质量分数为0.8时混合体系非牛顿性最强;混合体系的非牛顿性与CMCNa的分子量、浓度和取代度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HU-KDF-185菌株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并经筛选而获得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var. ellipsoideus HUK-1,(1a,his~-)与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 diastaticus, a, arg~-)的种间三倍体融合杂种.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发酵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后,在仙居酒厂对该融合杂种发酵不同淀粉质原料的适应性及其酒精产量作了生产规模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对番薯渣原料的酒精产量平均为30.77%,这比我国目前广为应用的酒精生产菌株K氏酵母(29.71%)和新市一号(29.54%)分别增产3.56%和4.16%;在大米原料的发酵中,其酒精产量平均为35.38%,比大米酒精生产菌株M-85(32.87%)相对增产酒精7.64%,而番薯丝原料的酒精产量平均为30.20%,比生产菌株新市一号(28.70%)相对增产酒精5.23%.由此可见,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在不同类型的淀粉质原料的发酵中,其酒精增产效果显著而稳定,这也证明了我们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所获得的种间融合杂种将是一株较优良的酒精高产菌株.同时也表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酒精酵母的选育,特别是对那些在其生活周期中缺乏或失去有性过程的工业酵母更为有用.  相似文献   

19.
16S rDNA基因文库技术分析发酵床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群落在养殖发酵床中担负着重要的调节与废物发酵转化作用.直接从不同发酵床层次样品中提取细菌总DNA,构建发酵床不同层次垫料的细菌基因克隆文库.试验表明,发酵床表层45株细菌中未培养微生物占39.5%,剩余细菌分属13个不同种,优势菌不明显;中层发酵床垫料45株细菌中未培养微生物占15.5%,剩余细菌分属10个不同种,优势细菌为Rhodanobacter sp.和Frateuria sp.;深层发酵床垫料中检测到的44株细菌不含未培养微生物,该层细菌主要有14个不同的种,优势细菌为Rhodanobacter sp.占47.7%,其余种属相对较少且数量平均,表明发酵床垫料细菌呈明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对番茄渣、番茄皮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总膳食纤维含量,探讨了番茄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指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