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纳秒级脉冲辐解动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Br^-2自由基引发N-(N-二异丙氧基磷酰化甲硫氨酰)色氨酸甲酯的氧化和电子转移过程,结果表明:Br2^-thmhad ad m hi rnudwx N^α-磷酰化二肽中的甲硫氨酸和色氨酸部位。  相似文献   

2.
对苯二胺衍生物的光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艳  任新民 《催化学报》1995,16(4):274-279
以TiO2作为催化剂,利用波长>330nm的光辐照研究了N-取代的对苯-二胺衍生物的光催化氧化。研究表明,氧分子与光生电子 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氧化PPDs,生成醌二亚胺,后者在羟基的进攻下脱氨生成苯醌,苯醌继续光解无机化。PPDs光催化氧化近似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醇类和硫酸根离子可抑制PPDs的光催化氧化。催化剂表面荷影响电子转移速率,从而控制光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3.
张爱梅  王怀生 《分析化学》1996,24(3):292-295
本文基于NO2^-对KBrO3氧化酸性间胺黄而使其褪色的催化作用,以及NO3^-经锌粉还原为NO2^-,建立了灵敏的催化光度测定痕量NO2^-、NO3^-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其动力学条件,测定范围10-90μg/L,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用于水及食品中痕量NO2^-、NO3^-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牛血清白蛋白的光损伤和光氧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技术, 在266 nm激光激励下,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光损伤和被SO4-·单电子氧化的反应机理, 表征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 结果表明, 在266 nm激光照射下, BSA可同时发生光电离和光激发, 生成色氨酸阳离子自由基(Trp/NH+·), 由Trp/NH+·快速脱质子形成的色氨酸中性自由基(Trp/N·)及色氨酸三重激发态(3Trp*), 3Trp*再与酪氨酸(Tyr)发生分子内电子转移生成酪氨酸中性自由基(Tyr/O·). 在SO4-·单电子氧化的反应中, 借助减谱技术, 求得BSA中Tyr和色氨酸(Trp)自由基的表观生成速率常数, 但未发现分子内电子转移现象, 阐明了SO4-·自由基是通过与BSA中的Tyr和Trp发生电子转移反应来氧化BSA的, SO4-·氧化BSA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51×1010 L·mol-1·s-1,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血清白蛋白的氧化还原代谢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盐为原料,用柠檬酸络合法按[La1-kSrx□k-x]2CuO4(X=0、0.05、0.1、0.15、0.2,k=0.025)的配比制备了5个样品.应用多晶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此La-Sr-Cu-O系列A2BO4型复合氧化物的非完整结构.结构研究表明,此系列结构空位型非完整的存在,使结构中B位的铜离子变价为Cu2+和Cu3+.但是,随着A位Sr加入量的增加,A位空位的减少,结构中B位Cu3+量随之减少,Cu2+量随之增加,样品对于CO氧化的催化性能缓慢下降,而NO还原的催化能力增强.高价态的Cu3+的存在是实现对CO催化氧化的条件;而Cu2+给电子能力促进了No-的生成,是NO催化还原的活性来源.从此系列样品的催化性能和精细结构的研究可得出,适当地调节A2BO4型结构中A位和B位的空位及Sr2+的掺入量,使B位Cu2+和Cu3+保持适当的比例,可获得CO催化氧化和NOx催化还原同时具有较高活性的催化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6.
在醋酸盐(PH=4.0)-四丁基溴化铵(Bu_4N·Br)-H_2O_2缓冲溶液中,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循环伏安法和数字模拟法等方法研究了肉桂酸(C_6H_5-CH=CH—COOH)的 吸附平行催化波产生机理.结果表明,肉桂酸的还原机理为 EC_dimE’过程,即内桂酸的C=C双键首先发生le,1H~+还原(E)产生一个中间体自由基C_6H_5-C·H-CH_2-COOH,随后该自由基在以le,1H~+方式进一步还原(E’)的同时伴随着该自由基间的二聚化反应(C_dim).由于Bu_4N~+质点的诱导吸附作用,肉桂酸的极谱电流增加,峰电位正移.H_2O_2氧化肉桂酸还原中间体自由基使原C=C双键再生(C’),同时阻止了该自由基的进一步还原和二聚化反应,产生了平行催化波.该催化波的产生机理为EC'过程.H_2O_2氧化肉桂酸自由基的表观速率常数K_f为 1.35 ×10~2mol· L~(-1)· s(-1).提出了一种有机化合物极谱催 化波的新类型──由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双增敏的吸附平行催化波.  相似文献   

7.
铈离子清除超氧物自由基的机理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以光辐照核黄素作为超氧物自由基(O-2)源,研究了Ce3+、Ce4+对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羟胺氧化的抑制作用和铈离子存在时H2O2含量、核黄素光分解、溶解氧消耗的变化以及铈离子价态的变化。从而得知,铈离子可清除O-2,其机理为:Ce3+供给O-2电子氧化为Ce4+,O-2还原为H2O2;Ce4+从O-2获得电子还原为Ce3+,O-2氧化为O2。所以微量的铈离子可清除大量的O-2。  相似文献   

8.
严川伟  林祥钦 《电化学》1998,4(4):388-393
用微电极和薄层循环伏安(CV)技术研究了Br^-对四苯基钴卟啉(TPP)Co)在1,2-二氯乙烷(DCE)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在较高电位下,两个Br^-轴向配位的(TPP)Co(Ⅲ)(Br^-)2其一个Br^-发生脱落表现出(TPP)Co(Ⅲ)(Br^-)的行为特征,这被证明是Br^-的氧化所致证明了(TPP)Co(Ⅲ)Br^-在约0.12V(SCE)处还原,而(TPP)Co(Ⅲ)(Br^-)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叔丁基羟胺(DTBHA),二叔丁基氮氧自由基(DTBNO·),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羟胺(TMHPHA)和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TMHPO·)对过氧化苯甲酰(BPO)60℃引发的苯乙烯(M1)-丙烯腈(M2)共聚合的阻聚行为.结果表明,这些阻聚剂对St-AN共聚均表现良好的阻聚行为,其中氮氧自由基优于相应羟胺.同时观察到St—AN竞聚率的改变,羟胺使r1有所降低,r2略有增大.但相应的氮氧自由基是相反结果.阻聚剂为200ppm时,共聚物中的恒比共聚点由对照实验的0.619变化为0.533,0.645,0.589和0.698相对于DTBHA,DTBNO·,TMHPHA和TMHPO·.  相似文献   

10.
袁倬斌  邹洪 《分析化学》2001,29(10):1167-1169
光泽精与在肾上腺素自氧化体系中(pH=10.20)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反应,其氧化产物在 -1.16 V(vs.SEC)和-1.60V(vs. SEC)处有两个还原峰,其中-1.16 V处的还原峰是光泽精被氧化的中 间产物的双电子还原峰,-1.60V处的还原峰是最终产物 N-甲基吖啶酮(NMA)的双电子还原峰。形成 反应中间体和 NMA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常数分别为 2.07× 10-4s-1和 2.23 × 10-5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