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了粘塑性靶板中的一维应变波的传播规律。利用广义特征理论导出了应力波传播的特征线和特征关系。利用特征关系和冲击波阵面上的突跃条件,得出了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演化的规律,并以Bodner-Partom幂函数型粘塑性材料为例,计算和讨论了板中应力波传播规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4.
试验表明,大多数工程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之下的变形一般都同时包含有可恢复的瞬态性弹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粘滞性塑性变形,即其本构关系可以用弹粘塑性模型来描述.本文从内变量理论出发,探讨了时率相关材料的弹粘塑性本构关系的一般特性,建立了增量型的弹粘塑性本构关系的一般理论框架和普适的表达式,并且对两种最常用的本构模型-Bodner-Partom模型和Johnson-Cook模型给出了在一维应变条件下的具体形式.通过计算和讨论一维应变粘塑性靶板中冲击波的衰减机制和应力波的演化规律,特别是考察各种粘塑性本构模型中的材料参数对冲击波的衰减和应力波的演化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可以直接应用或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结果,为研究应力波的其他衰减机制以及在人防工程中智能防护层设计时新材料的选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研究环板和厚壁圆筒的粘塑性分析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中部忽略了弹性变形,给出了这类结构的应力分析和变形计算的方法,获得了粘塑性环板和厚壁圆筒的许多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7.
8.
采用Perzyna过应力本构框架,引入塑性损伤在饱和强化率相关介质中的动态演化规律,建立了考虑损伤的弹-粘塑性本构方程,修正了Eftis等人将Perzyna方程推广时采用不一致的基体强化模式推演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关系这一矛盾。详细计算了黄铜的初始屈服强度及率相关屈了面,给出了动态单轴拉伸数值结果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0.
11.
M. Stoffel 《ZAMM -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 Zeitschrift für Angewandte Mathematik und Mechanik》2005,85(9):643-659
In the present paper measured and simulated vibrations of viscoplastic plates under impulsive loading are compared to each other. The aim is to determine how accurately the measured deformations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chosen constitutive and structural theories. A 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shell theory assuming small strains and moderate rotations and viscoplastic laws are applied. In the experimental part of this study short tim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re applied to shock tubes in order to record fast loading processes and plate deformations. 相似文献
12.
双基推进剂的高应变率力学特性及其含损伤ZWT本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双基推进剂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特性及本构行为,利用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双基推进剂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并对实验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用二波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双基推进剂的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双基推进剂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动态下屈服应力与静态下相比明显提高,且屈服应力表现为应变率对数的双线性关系;双基推进剂屈服应变表现为延脆转换特性,在低应变率下表现为延展性,高应变率下表现为冲击脆化特性。利用含损伤朱王唐(ZWT)本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模型中的本构参数,并对损伤因子项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曲线的对比,发现含损伤ZWT本构能较好地描述双基推进剂在0~0.14应变范围内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舰载旋转机械的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动力学响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础冲击转子-轴承系统建模理论。结合牛顿运动定理、动量矩定理和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出了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方程综合考虑了转子的旋转惯性力、剪切力、陀螺效应、轴向力、轴向扭矩以及轴承的油膜力。通过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分别采用直接积分法和Galerkin有限单元法求解方程,得到了系统冲击响应的时间历程。验证了建模理论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考察了陀螺效应对冲击响应的影响,得到了冲击激励和工作载荷共同作用下的系统响应。得到的结论为:建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正确的;陀螺效应对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工作载荷会增大响应,但考虑工作载荷时的冲击总响应不是工作载荷下稳态响应与不考虑工作载荷时的冲击响应的绝对值相加,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ZWT黏弹性本构方程建立了体现高应变率效应的黏弹性球面波的控制方程组,包含5个偏微分方程,解5个未知量v、r、、r和。采用特征线法,问题转化为解3族特征线上的5个常微分方程,物理上图像清晰,数学上易于求解。特征线数值分析显示,黏弹性球面波的衰减和弥散效应超过线弹性球面波。球面扩散引起的环向拉应力是导致介质拉伸破坏的主因。进一步还针对强间断黏弹性球面波得出其衰减特性的解析表达式,表明这种更强的衰减特性是几何扩散效应和本构黏性效应两者共同作用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超声技术检测功能梯度管道中纵向缺陷,基于3维弹性理论,采用一种正交多项式法研究无限长功能梯度材料管道中的周向导波。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与适用性,首先采用该方法计算均匀各向异性管道中的周向导波,并与已有数据相比较。其次,计算了不同梯度函数下管道周向导波的频散曲线,并与均匀管道进行了比较,说明了梯度材料管道中周向导波的特点以及梯度函数变化对频散曲线的影响。最后,求解了不同径厚比下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周向导波的频散曲线,分析了径厚比的变化对频散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