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学物理》教材现代化的探索华中工学院汉口分院彭知难国爱教委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为了加强近代物理,并积极进行改革探索,特在近代物理中增加了‘自选内容”’.1992年10月沙市会议提出的《高等工业学校大学...  相似文献   

2.
《物理与工程》2004,14(4):1-1
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4年5月15~17日在苏州大学召开了一次春季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是为研讨“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的修订草案而专门安排的.参加会议的有22名委员,包括军队院校协作组负责人康颖教授,农林学科  相似文献   

3.
《物理与工程》2007,17(1):9-9,64
根据教育部文件和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6年丁作会议的精神,为在高校中切实实施和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江苏省物理学会于12月8日~10日在南京理工大学共同举办了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在新的时期,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紧扣教育部《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结合高中和大学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的不同特点,就大学物理课程中的近代物理部分与中学物理课程脱节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教学衔接的对策,希望为顺利实现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物理与工程》2009,19(4):F0003-F0003,60
基础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高等学校制定相应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依据,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为推进高等学校在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中切实实施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并进一步实质性地推进高校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9年7月3日-7月7日在合肥召开了“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讨、培训”会议.  相似文献   

6.
《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和《非物理类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已分别在本刊2006年第5期和第6期刊登.本刊将继续刊登有关文章. 为让广大读者了解我国工科物理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的历史概况,本刊特请上海交通大学胡盘新教授(原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回忆整理撰写了这篇文章,并请原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夏学江教授、原副主任委员吴百诗教授、原委员恽瑛教授、汤毓骏教授以及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联络员汤发宇同志对该文进行了修正补充. 几十年的物理教学改革的历程,与时俱进,稳步发展,充溢着我国物理教学老前辈的睿智和敬业精神,我们今天的物理教学工作都是基于前人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些老前辈和他们的业绩,并不断学习他们严谨、科学的作风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1引言 2008年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修订了《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明确提出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障和提高高校物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切实实施并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新的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两个教学“基本要求”,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东华理工大学承办的“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讨会”于2008年7月16-19日,在江西省抚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9.
雷鸣  王永钢 《物理与工程》2013,(6):45-47,55
介绍在北京邮电大学新生中进行高中物理课程选修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到大学物理课程执行《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韩忠  陶纯匡 《物理与工程》2007,17(2):1-2,27
新的《非物理类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作为本门课程的法规性文件即将颁布实施.制定《基本要求》的专家是在充分考虑了各类学校的差异,历时数年,几经论证和讨论后动笔起草的.自初稿以来,他们是在征求了新老专家的意见,几易其稿,不断完善而最终定稿的.《基本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博,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小组1993年度(扩大)工作会议于9月23—30日在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通过“高等工业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994年修订稿)”(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修订稿》),并研究了教材研究、CAI 软件研制和师资培训等工作.出席会议的有大学物理课委小组委员和扩大代表共35校(单位)40人.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和提高高校物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切实实施并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新的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两个教学“基本要求”,促进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高校中所设立的首批20个专题研究项目的开展,总结和交流已取得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成果,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江苏省物理学会于2008年3月20日~24日,  相似文献   

13.
顾牡 《物理与工程》2007,17(1):1-4,24
本文从21世纪本科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了重新制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背景和意义,通过与原《基本要求》(1995年版)的对比,分析了新的《基本要求》的撰写思路、结构框架和主要特点,以期有助于对新的《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贯彻.  相似文献   

14.
一、为了交流全国各工科院校的物理教学经验,促进各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工作会议决定,于1993年10月上旬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召开《第六次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学术交流会》,会期四天.会议进行交流和讨论的内容:1.高等工业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教育部制定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中关于光学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在光学部分内容衔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衔接的建议,希望为顺利实现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层次递进式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与实践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基本要求,积极优化课程结构,改进物理实验课程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实验与创新能力、保障课程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以《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我们提出了分层次递进式的实验课程教学新模式,经多年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拓展实验研究个性,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对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为全面提升物理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对2010年版《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的意义和过程,并对2023年版《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修订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物理与工程》2011,(4):F0003-F0003
为进一步实施教育部提出的教学质量工程,贯彻落实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木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6月11日~13日在浙汀省杭州市召开了由浙江工业大学承办的“2011年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讨、培训会议”.来自全国92所高校的226名代表参加会议.教育部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李师群教授致开幕辞,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杰教授到会讲话,教育部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顾牡教授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把《大学物理》课与当前物理学进展相结合,与科研相结合,我们在《大学物理》近代物理部分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我们力图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的,即教活知识、培养能力及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20.
从2 0 1 0年高等学校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出发, 结合 我院的大学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我院《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进行调查. 结合我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目标及笔者多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经验基础上, 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 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