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反式第一菊酸(trans-CA)对映体在含有手性选择剂酒石酸酯的水-有机相双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有机相的种类、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水相的pH值和酒石酸酯的浓度对分配系数K和分配因子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二氯乙烷作为有机相效果较好,D-酒石酸酯与( )-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与(-)-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要大,而L-酒石酸酯的萃取性能与此相反,它与(-)-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与( )-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要大.酒石酸酯取代烷基链长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有很大影响;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均随pH的升高而降低;分配系数K随着酒石酸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分离因子α先随浓度增大而稳定上升,后随浓度增大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2.
疏水性L-酒石酸酯立体选择性萃取分离氯噻酮对映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氯噻酮对映体在含有疏水性L-酒石酸酯手性选择体的水-1,2-二氯乙烷两相系统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pH、L-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L-酒石酸酯浓度和磷酸盐浓度对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的影响。实验表明:L-酒石酸酯与氯噻酮I( )-对映体比与Ⅱ(-)-对映体形成更稳定的非对映体复合物;随着L-酒石酸酯取代烷基链长的增长,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增大;随着pH增大,分配系数增大,而分离因子降低;同时,L-酒石酸酯和磷酸盐浓度影响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萃取拆分氰戊菊酸(FA)对映体的手性选择体L-酒石酸异丁酯.研究了氰戊菊酸对映体在含有手性选择体L-酒石酸异丁酯的水-有机相双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有机稀释剂类型、L-酒石酸异丁酯浓度、pH值和磷酸盐浓度诸因素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酒石酸异丁酯与S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与R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要好;1,2-二氯乙烷作为有机稀释剂更有利于萃取分离;随着L-酒石酸异丁酯浓度的增大,K逐渐增大,α先增大后减小,当L-酒石酸异丁酯浓度为0.30 mol\5L-1时,α达最大;pH值增大,K和α都降低;磷酸盐浓度对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盛盈  黄可龙  阎建辉 《分析化学》2006,34(11):1583-1586
研究了特非那丁对映体在含有疏水性L-酒石酸酯的1,2二氯乙烷溶液及甲醇水溶液两相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不同烷基链长的L-酒石酸酯,L-酒石酸酯的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及其溶解特非那丁的甲醇水溶液浓度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的影响。实验表明:L-酒石酸酯与特非那丁Ⅱ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与特非那丁Ⅰ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要大,三类有机溶剂的萃取性能为醇>1,2二氯乙烷>烷烃;甲醇的浓度在50%~90%时,随着溶解特非那丁的甲醇水溶液中的甲醇浓度的增加,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均降低;当甲醇的浓度为50%时,可以得到最佳的K和α;随着L-酒石酸酯的浓度的提高,分配系数K和α分离因子先增加然后减小;当L-酒石酸酯的浓度约为0.25 mol/L时,K和α达到最大值;L-酒石酸酯的碳链长度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手性酯类萃取剂萃取拆分α-环己基扁桃酸外消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在含有疏水性D酒石酸酯手性选择体的1,2-二氯乙烷和水两相系统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pH值和D酒石酸酯浓度对分配比和分离因子的影响。实验表明:D酒石酸酯与R-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比与S—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形成更稳定的非对映体复合物;随着pH值增大,分配比减小,分离因子也随之降低;同时,D酒石酸酯浓度的影响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功夫菊酸对映体在含有手性选择剂酒石酸酯的水-有机相双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水相的pH、酒石酸酯的浓度、磷酸盐浓度、温度和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配系数(K)随pH的升高而降低,随着酒石酸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分离因子(α)随pH的升高和酒石酸酯浓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pH和酒石酸酯浓度分别为5.50和0.30 mol/L时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都随磷酸盐浓度增大而减小;温度、取代烷基链长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反式DV菊酸对映体在含有手性选择体酒石酸酯的水-有机相双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有机稀释剂种类、酒石酸酯的浓度、温度、水相的pH值、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对分配系数(D)和分配因子(α)的影响.研究表明:三氯甲烷作稀释剂时萃取分离效果较好;温度升高使分配系数增大,分离因子减小;分配系数随pH的升高而降低,随着酒石酸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分离因子随pH的升高和酒石酸酯浓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pH和酒石酸酯浓度分别为4.50和0.40mol/L时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取代烷基链长对分配系数(D)和分离因子(α)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疏水性相转移手性溶剂萃取分离叔丁喘宁对映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课文  周春山 《分析化学》2004,32(3):278-282
以四苯硼钠 (NaBPh4)为疏水性相转移试剂 ,研究了叔丁喘宁对映体分别在含 13种不同烷基链的L 酒石酸酯手性选择体水 有机溶剂两相系统中的萃取分配行为 ,考察pH和有机溶剂对分配系数 (K)和分离因子 (α)的影响。实验表明 :BPh-4与叔丁喘宁对映体阳离子形成疏水性复合盐 ,促进叔丁喘宁对映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 ,提高了分配系数 ;L 酒石酸酯与叔丁喘宁对映体Ⅱ形成非对映体复合物的稳定性比与对映体Ⅰ形成的非对映体大 ;随着L 酒石酸酯烷基链的增长 ,分配系数和立体选择性增强 ;3类溶剂的萃取性能为醇>1,2 二氯乙烷 >烷烃 ,并随着醇碳原子数的增加 ,两对映体的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增大 ;pH值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酮洛芬在溶有酒石酸酯的有机相和β-环糊精衍生物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考察了有机溶剂、酒石酸酯、环糊精衍生物的种类、萃取剂浓度和pH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β-环糊精衍生物优先识别S-对映体而不是R-对映体,但L-酒石酸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1,2-二氯乙烷作为有机溶剂,三甲基-β-环糊精和L-酒石酸异丁酯做手性萃取剂是最好的选择;萃取剂的浓度和pH对分离效果有明显影响;当三甲基-β-环糊精和L-酒石酸异丁酯的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2mol/L、水相pH=2.5时,分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的手性分离技术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 研究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在D(L)-酒石酸异丁酯1,2-二氯乙烷有机相和β-环糊精衍生物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考察了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和浓度、酒石酸酯构型和浓度、水相pH 值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具有很强的手性分离能力, 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均对S-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大于对R-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 其中以羟丙基β-环糊精的识别能力最强; 而D-酒石酸异丁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 在羟丙基β-环糊精和D-酒石酸异丁酯萃取体系中, α-环己基扁桃酸外消旋体一次萃取分离后, 水相中S-对映体e.e.%达到27.6%, R-和S-对映体的分配系数(kR和kS)分别为2.44和0.98, 分离因子(α)达2.49; 同时pH值和萃取剂浓度对手性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对外消旋体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