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岩石动态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圆孔裂缝平台巴西圆盘试件(一种为直径分别为42、80、122、155 mm的几何相似试件,另一种为直径80 mm、仅裂缝长度不同的单一尺寸试件)对岩石动态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在霍普金森压杆系统上对试件进行径向撞击产生的应变波形和断裂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几何相似试件,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值随着尺寸的增大而增大,而对于单一尺寸试件,其测试值随着中心裂缝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裂缝前端的断裂过程区长度和孕育时间是岩石动态断裂韧度测试值表现为尺寸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小尺寸效应,建立了考虑这两个参数在空间-时间域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分布进行积分后再平均来确定岩石动态断裂韧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断裂能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松森  徐菁  赵铁军 《实验力学》2009,24(4):327-333
基于局部断裂能分布的双直线模型,推导出混凝土真实断裂能和受尺寸影响的断裂能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四组不同尺寸试件的楔形劈裂试验数据,得出了不受尺寸影响的混凝土真实断裂能.本文为确定混凝土的断裂能提供了一种实践可行的测试方法.通过实验数据拟合,给出了断裂能非均匀分布的外部区域长度与试件尺寸的关系表达式.这对于在规范中规定测试断裂能的标准尺寸试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断裂过程及尺寸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混凝土裂纹断裂过程和最大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机对四种不同尺寸混凝土紧凑拉伸断裂试件进行了加载过程实验,并对其中一个试件进行应变片跟踪测试.由实验结果分析得到了一系列关系曲线,如试件的载荷-加载点位移关系曲线,断裂损伤区变形随载荷变化曲线;并且计算了不同尺寸断裂试件的应力强度因子.结合计算粘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公式与断裂准则,完成了对承载力理论值的计算,并将其与实验峰值平均值进行对比,其结果是两者相比误差较小,表明此种计算裂纹结构最大承载力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Ⅱ型荷载下混凝土剪切断裂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有关混凝土的断裂行为已被广泛研究,但很少是针对剪切断裂的情况。本文采用Ⅱ型(四点剪切)加载,进行一系列测试,研究了混凝土单边预制裂纹(SEN)直梁剪切断裂的技术和条纹。初步实现了混凝土的剪切断裂,测得混凝土的Ⅱ型断裂韧度因子K1c。实验结果显示,试件的几何尺寸越大,养护的龄期越长,实验效果越理想,在这两个因素中,试件尺寸的影响更明显。此外,混凝土的配合比与粗集料对测试结果也有重要影响,而细集料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同时,文中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一些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材料剪切断裂实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属材料受载作用发生断裂,断裂面形式有拉断,剪断和拉剪混合型,由于剪断过程中塑性变形较为复杂,问题的研究难度大,观点争论多,本文对LY12-M铝合金材料复合型平面应变载荷状态下的几种断裂试验结果作了分析,认为在II型,近II型时发生的剪切型断裂,启裂点在裂尖附近应力三维度取最大值处,剪断的开裂方向则与启裂点上最大剪应力方向有关,同时对LC9R超强铝合金作常规破坏试验,该材料在拉伸,扭转与压缩试验时均呈剪切断裂,断裂面沿最大剪应力方位,破坏剪应力随试件应力三维度的降低而增大,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骨料粒径混凝土Ⅰ型断裂裂缝扩展特性,开展了骨料粒径为10、20、30、40 mm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试验;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测得试件表面计算区域全场位移变化数据;对不同骨料粒径混凝土断裂能、断裂韧度、断裂过程区(fracture process zones, FPZ)变化和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了FPZ扩展过程与峰后荷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骨料粒径增大,试件峰值荷载和断裂参数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M20试件FPZ长度的变化与峰后荷载的变化有很强的关联性,其骨料对微裂缝扩展的约束效果最好;此外,通过分析不同骨料粒径混凝土试件FPZ的发展规律,可知,骨料粒径为20 mm的混凝土试件,其峰后局部变形能力得到了改善,断裂能及断裂韧度得到了提高,在断裂过程中具有比其他骨料粒径混凝土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小的FPZ,因此,合适的骨料粒径为20 mm。  相似文献   

7.
实际工程中岩体往往处于Ⅰ型和Ⅱ型加载同时存在的状态,而这种复合加载条件下岩石断裂行为的预测较为复杂,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Ⅰ型加载条件下测试得到的页岩试样断裂韧度,应用MTS(Maximum Tangential Stress,最大切向应力)断裂准则对页岩试样在Ⅱ型加载条件下的裂纹起裂角以及断裂韧度进行了预测。为评估预测效果,通过Ⅱ型加载条件下2种尺寸页岩断裂试验,发现Ⅰ型断裂韧度随岩样尺寸变化的趋势不同,Ⅱ型断裂韧度基本没有尺寸效应。通过比较预测结果以及试验结果发现,利用传统的MTS断裂准则预测的理论值与试验测试值相差较大。在预测过程中断裂过程区尺寸的确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考虑断裂过程区的尺寸效应同样会造成很大的预测误差。结合MTS准则确定的断裂过程区尺寸,利用GMTS(Generalized Maximum Tangential Stress,广义最大切向应力)断裂准则预测的岩样裂纹起裂角以及断裂韧度都与试验测试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设计的新型圆台式压头及配套的衬片加载部件,推导了采用新的加载部件进行冲击断裂实验时的断裂韧度计算公式。采用SHPB实验装置,用新加载部件对带有V形切口的无烟煤短棒试件的裂纹尖端施加拉伸载荷,测定了无烟煤的动态断裂韧度。结合准静态实验数据得到了无烟煤断裂韧度随加载率lg(dF/dt)的总体变化规律:当lg(dF/dt)6时,无烟煤的断裂韧度缓慢上升,但当lg(dF/dt)6以后,无烟煤的断裂韧度随加载率的增加快速增大。实验表明:圆台式加载比刀刃式加载更具优越性和适应性,是测试岩石类材料短棒试件动态断裂韧度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蒋平 《爆炸与冲击》1993,13(4):343-350
阐述了用实验确定在常温及静载和动载条件下韧性撕裂在三种管线钢材中传播时的断裂比能值。实验中采用了销钉加载双面开槽的双悬脊梁(DCB)试件。应用能量平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加载速率和试件厚度对撕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线钢材对韧性撕裂传播的阻力在动载条件下增大,对较薄的试件及应变率敏感性较高的材料其增大更为明显。对于纯剪切断裂的传播来说,撕裂韧性一般随试件厚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剪切断裂能与分形维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混凝土断裂试件断口蕴涵着丰富的力学信息,而传统的欧几里得几何难以对复杂的断口形貌进行描述,本文引入分形几何理论对断口形貌进行研究,结合宏观的断裂参量进行数值分析,从而找到了混凝土断裂微观现象与宏观力学量联系的桥梁,本文分析了混凝土四点剪切加载试件的断裂性能,计算了断裂韧度、断裂能等相关参数,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形貌观测,运用分形理论计算了此类断口的分形维数,分析了Ⅱ型断裂断裂能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木材的缺陷会使其在低应力状态下发生顺纹断裂,本文总结了木材抵抗顺纹断裂的重要力学参数——顺纹断裂韧度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木材顺纹断裂韧度的测试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影响木材顺纹断裂韧度的主要因素,如木材的种类、密度、含水率、木质纤维桥接作用以及试件跨高比等的影响.此外,也总结了木材顺纹断裂韧度尺寸效应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工程木被广泛应用的现状,介绍了木材胶结面断裂韧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将零厚度单向试件栅刻蚀工艺应用于晶须增韧氮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通过记录试件所在桥路的输出电压值,可得到随载荷不断增大裂纹逐渐向前扩展过程中每一时刻的裂尖位置和裂纹长度,从而得到该种材料的阻力曲线。  相似文献   

13.
面向岩石断裂尺寸效应研究的实验装置需求,针对现有技术中三点弯曲装置对多组尺寸岩石试件适应性差、最小跨距的测试量程不足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可灵活用于岩石断裂尺寸效应测试的三点弯曲装里.装置采用"两体分离式"的设计,三种不同型号的滚子与压头体、支座体配合使用,有效避免了不同尺寸试件采用同一直径滚子测试带来的实验精度问题;同时...  相似文献   

14.
陶亮  矫桂琼  王波  张立同 《力学学报》2003,35(2):166-170
从界面断裂的角度出发,对三维编织CMC的断裂作了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对于三点弯曲试件,通过数值拟合修正了能量释放率G的理论表达式中的自由常数A,同时也研究了材料的各个参变量对于断裂韧性的影响,由此得出了一个基本完善的三点弯曲试件断裂韧性G的理论公式,该能量释放率方法可以应用于单试件的试验计算,与断裂韧性的柔度标定方法相比,该方法一方面可以减少试验件数量;另一方面,试验结果显示出在试件切口尺雨处于0.4≤a/W≤0.5时,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断裂韧性值。  相似文献   

15.
SHPB冲击加载下四种岩石的复合型动态断裂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绿砂岩、黄砂岩、灰砂岩、大理岩制作了三种几何相似的(φ80mm、φ122mm、φ155mm)中心直裂纹平台巴西圆盘(CSTFBD)试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加载,进行了I型和I-II型复合动态断裂实验,并由实验结合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四种岩石材料的I、II型动态断裂韧度KId、KIId。研究表明:动态断裂韧度均存在尺寸效应,试样尺寸对I-II型复合比和纯II型加载角均会产生影响,复合比随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大尺寸试样II型加载的加载角比小尺寸试样的小。同时,由于负值的T应力显著减小了裂纹的起裂角,用广义最大拉应力准则预测的起裂角更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王学卫  于洋 《实验力学》2012,27(1):70-76
运用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两平板间特征尺度为毫米量级的液桥断裂距离进行了研究,定量地给出了在有重力和无重力两种条件下,液桥断裂距离随着液桥体积和固体表面润湿性质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重力对液桥断裂距离的影响随着液桥特征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当特征尺寸达到毛细长度时,重力对亲水表面间液桥断裂距离的影响可达11%以上,对于疏水表面间的断裂距离影响更增加到20%以上。通过Surface Evolver软件可以很好地模拟准静态液桥拉伸-断裂过程,得到准确的液桥断裂距离。结果表明,即使在液桥特征尺寸小于毛细长度的条件下,液桥断裂距离也不能完全忽略重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含预制裂纹L形梁柱试件动态断裂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预制裂纹L形梁柱试件,为研究预制裂纹动态扩展的力学特征及其对梁柱试件破坏模式的影响,采用数字动态焦散线实验系统,对距节点核心区不同距离l处含有预制裂纹的试件进行落锤冲击实验,得到预制裂纹的扩展轨迹、速度、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值增大,扩展裂纹在梁下边缘的贯通点与预制裂纹的夹角逐渐增大,曲裂程度变大。裂纹扩展速度随着l的增大振荡性增强,裂纹扩展平均速度逐渐降低。l值为2 mm时,裂尖表现为Ⅰ型断裂,l值增大,裂尖受到剪应力作用增强,Ⅰ型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减小,Ⅱ型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增大,断裂逐渐转变为Ⅰ-Ⅱ复合型。  相似文献   

18.
几种金属材料断裂条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几种金属材料在常规破坏试验与拉-扭双轴破坏试验中,随受力条件不同,材料不同形式断裂破坏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断裂条件;利用几种韧性材料复合型断裂试验结果,分析了随应力三维度变化,材料中孔洞成核形状与聚合方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断裂形式时启裂点、启裂方向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从材料断裂物理机制来看,裂纹体与无裂纹体断裂破坏实质是相同的,随材料塑性因素与应力三维度变化的影响。材料内孔洞成核形状由椭球形逐渐变化为细长形,材料断裂由正拉断转向剪断,裂纹体与无裂体材料的断裂形式、断裂危险点、危险点上断裂方向等宏观量也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区分不同物理机制建立断裂条件,可能适合解决金属材料不同形式的断裂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法尚  匡震邦 《力学学报》1995,27(Z1):120-124
详细分析了不同形状断裂试件及小范围屈服模型裂纹端部的损伤演化,提出了韧性断裂的宏观起裂相当于裂尖前方一特征位置处的损伤达到一临界值。利用此模型获得了与实验相一致的宏观断裂韧性及与约束无关的理论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20.
干燥和水饱和花岗岩的动态断裂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楼沩涛 《爆炸与冲击》1994,14(3):249-254
利用霍布金森压杆实验研究了干燥和水饱和花岗岩试件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实验得到了干燥和水饱和花岗岩试件的平均动态拉断强度,表明水饱和花岗岩试件和干燥花岗岩试件的抗拉强度与加载速率具有不同的关系。对实验中实测试件层裂片的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对岩石类介质的动态断裂准则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