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正>1引言时光荏苒,逝者如斯。虞先生已经离开我们11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眼前。今年是虞先生诞辰100周年,大家都纷纷准备纪念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前辈。我也希望能够为此做点什么。承蒙赵渭江老师推荐,《物理》编辑部要我为杂志写一篇纪念虞先生的文章。作为他晚年的学生,我对他在年富力强的时期为物理学和物理教育界所做的大量工作和重要贡献,了解并不全面,只鳞片甲的,大都是听他的学生我的老师们讲  相似文献   

2.
虞福春老师离我们走了 .我们中有的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初就开始在北大听虞老师的课 ,70年代以后 ,虞老师担任国家教委理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兼物理实验教材编审组组长及《物理实验》杂志主编 .因工作关系 ,我们一直跟随虞先生左右 ,得以经常聆听他的教诲 ,并目睹他的身体力行 ,得知他的为人 .虞先生的音容笑貌 ,宛然尤在 .现追怀一些往事 ,以志永念 .虞福春老师是一位博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科学教育家 ,他为中国现代物理科学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 .众所周知 ,他是电动力学中化学位移定理的最初提出者 ,而且他还从事核物理的…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虞福春先生已离开了我们 ,享年 90岁。虞先生在事业和健康两方面都有显著成绩。他将毕生的精力献身于祖国的科教兴国事业 ,特别是对北京大学乃至全国的普通物理课程和物理实验教学有着奠基性的贡献。虞福春先生以高寿走完人生历程 ,是广大  相似文献   

4.
虞福春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还不时进入我的脑海。这里只说说作为他的学生和工作秘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他从事物理教材编审(后改名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5.
于文华 《物理实验》1997,17(5):226-226,228
十年来,我一直承担电磁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对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我深刻体会到:必须抓住实验课的几大环节,为学生创造一个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实验课堂.一、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是通过实验课,使学生能学到很多基本的实验方法,增强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自己索取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实验的结论课上,我们把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放在首位.一方面要给学生讲述一些典型物理实验在科学发展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强调指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实验仍然是开拓新领域的有力…  相似文献   

6.
吕敏 《物理》2006,35(9):758-759
1952年,我从浙江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许多核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来到研究所,听说有一位叫于敏的人,业务特别棒,认识于敏以后,发现他是很普通的一个人,除了头有些谢顶外,没有什么特别聪明的特征.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赵忠尧等知名学者担任研究所的所长、副所长,彭先生找我谈话,说从事核理论的人较多,从事实验核物理的人太少,让我跟随王淦昌、萧健参加宇宙线实验,因此我没有机会和于敏在一起工作。  相似文献   

7.
这是最近我在一个物理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因为有一类物理习题的答案和对答案的解释与这个实验结论不统一,我们必须重新讨论、认识这个问题.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相似文献   

8.
徐瑞 《物理实验》1994,14(5):227-228
物理实验在中专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徐瑞(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物理实验在中专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讲授一个新内容、新问题时,总要实验仪器帮助我们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物理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在实验的帮助下,就能很容易地讲解和理...  相似文献   

9.
 1959年组织派我去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中子物理实验室工作,当时杜布纳中国组业务负责人、联合所副所长王淦昌老师领着我去见当时联合所中子物理实验室主任、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弗朗克院士,两位科学大师在非常友善的气氛中对我的工作做了安排,那时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实验室,但在中国组经常举行的业务研讨会上他的渊博学问、谦虚而又严谨的学风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中子物理实验室的外国人谈起联合所副所长王淦昌时都是表现出对他的钦佩和崇敬。王淦昌小组在反∑负超子的发现,使得我对他更加敬佩。  相似文献   

10.
<正>1引言虞福春(1914—2003),福建省福州人。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国际核磁共振应用开拓者,核磁共振谱学奠基人之一。他又是中国核教育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物理学教育的一代宗师。他辛勤努力,从不懈怠地耕耘物理学六十余载,没有多少荣誉,没有多少桂冠,在大学里淡泊地度过了一生。他自己总是以穷小子出身,做好一个"教书匠"而感到满足。多少年来,我们大家都尊称他"虞先生",十分感念他。值此纪念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们重温先生的人生之路和他质朴纯真的物理人生,我们又一次被感动、震撼:惊叹先  相似文献   

11.
在伽利略的运动学研究中,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重要课题.他敏锐地认识到,通过打开自由落体运动这个缺口,会导致一门新科学的诞生.他在《两门新科学》(即《关于两门新科学的数学证明的对话》)一书中写道:"我的目的,是要阐述一门崭新的科学,它研究的却是非常古老的课题.也许,在自然界中最古老的课题莫过于运动了.  相似文献   

12.
龚镇雄 《物理实验》1992,12(1):36-37
从1986年我国组队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开始,我就同许多位同事一起担任中国代表队的实验教练,带队参加过1991年的竞赛,也了解了一些历届参赛的情况。这里就自已所看到的、想到的一个侧面,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梁家惠 《物理实验》2004,24(2):11-11
虞福春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中,先生的谆谆教导特别是他对教学改革的许多精辟见解,不时激起我们对先生的深深回忆和怀念。  相似文献   

14.
易慧先 《物理实验》1997,17(3):142-143
近代物理实验是物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中大部分实验在近代物理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对学生加深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活跃物理思想,掌握一些较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以及培养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普通物理实验相比。它有设备先进且价格昂贵的特点.作为师范院校,在当今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怎样利用有限的设备,根据课程的要求培养出跨世纪的高质量人才,成为改革实验教学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系近代物理实验室同志不断改革.在许多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客观分析我系近代物理实验课情况,存在有如下问题:1.实验…  相似文献   

15.
我的领路人     
蔡少辉 《物理》2004,33(9):669-670
1955年8月我从广州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1956年起到1980年,我师从黄祖洽教授廿四载,后来他就被调去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了.在彭桓武先生领导下,黄先生把我们这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领进核反应堆理论和粒子输运理论的研究领域,从事核反应堆理论设计,而后又转战核武器理论探索和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6.
1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宓子宏(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老师在早些年曾在美国考察访问过八所中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国中学物理教师普遍很重视实验.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各班学生轮流来上课.教室里四周靠墙的桌子上,常常摆了一圈演示实验仪器.教室旁边还有一间准备室,准备室里也放满了教师的各种教具与实验器材;这些演示教具和实验器材大多是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的.  相似文献   

17.
赵凯华 《物理》2015,(4):245-246
沈克琦先生是我尊敬的师长,我在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带过我们班一年的光学实验课。沈先生在我毕业留校任教后的不同时期,担任过物理系和校级领导,以及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期间多次安排和举荐我承担重要的教学任务、行政职责和社会工作。1958年我从苏联留学归国,他便亲自找我谈话,要我讲授物理类四个系二年级的普通物理课——电磁学和光学。这门课分两个大班,每班二三百人。北京大学物理系一贯重视基础课教学,  相似文献   

18.
我与夏学江老师先后在教材编审委员会和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事数年,在交往中,我们建立了深深的友谊.他为人忠厚,待人真诚、随和,处事细致周密,生活简朴,大家都愿意和他交谈工作、交流思想,他深受课委会同志们的尊敬.每年春节前不是我致电向他问候就是他来电和我交流,今年春节前我们还进行了电话交流,他说到经多年多次折磨,他的手术和化疗的病灶好了,我还深为他高兴呢,万万没想到,没隔几天竟接到邓新元老师和夏老师女儿电告,夏老师去世的噩耗,当时实难接受,深感痛楚!  相似文献   

19.
刘战存  李慧鹏 《物理》2003,32(6):410-414
介绍了拉曼的生平和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回顾了他从观察海水的蓝色人手,继而发现气体、液体对光的散射规律,一直到发现物质的散射光不仅包含原来的波长,而且还包括与原入射光不同的其他波长的散射的研究过程,并讨论了他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凡是阅读物理教学杂志或参加州或全国的美国物理教师协会会议的人都很清楚,普通物理课程是近来很多讨论的主题。这样的关注已经持续约十年之久,曾激发出一些新的观念和少数有意义的改进,不幸的是,也有少数灾难性的实验.但是我们精心地考查了物理课程中的这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肯定是一件好事。希望这种仔细的考查能够继续下去,而不是只进行一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