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胜军 《物理通报》2017,36(10):98-101
2 0 1 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Ⅰ 第2 1题, 考查常规的三力动态平衡问题, 但是在用常规的正交分解法或者 矢量三角形方法解决此题时, 却会遇到较大的麻烦. 用多种方法解答了此题, 并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尹明德 《物理通报》2018,37(4):89-91
深入分析了2 0 1 7年高考全国理综 Ⅱ 卷第1 8题, 归纳了此类问题的分析解题方法, 为师生的教和学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雷鸣 《物理通报》2016,35(1):82-84
本文对2 0 1 5年重庆高考物理试卷中的第9题进行仔细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陈世豪 《物理通报》2016,35(11):105-107
结合在学生犯错案例, 就2 0 1 6年高考四川卷物理压轴题进行了探讨, 为以后物理教学的改进找准了方 向, 进一步分析了该题所给参考答案的一些瑕疵  相似文献   

5.
丁骏 《物理通报》2016,35(11):101-103
2 0 1 6年江苏高考卷力学实验题的命题方式体现了创新理念, 从试题设置和提问中得到两点启示. 结合 高中物理实验室装备的仪器, 对题中所给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发现在部分数据设置、 实验的可操作性、 精确性、 系统 误差上存在一些疑惑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张适 《物理通报》2016,35(2):109-112
主要通过对2 0 1 5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第2 4题的分析, 进而对本题重点考查的相关核心概念作了拓展探 讨, 指出了平时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邹勤  代伟  王玉涵 《物理通报》2017,36(4):115-117
通过对2 0 1 6年高考四川物理压轴题多种解法的讨论, 希望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的习惯, 而一题多解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还可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有利于 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鲁斌 《物理通报》2016,35(2):86-87
0 1 5年高考浙江理综卷第1 6题中提到的“ 静电力演示仪” ,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并不广泛, 原因在于镀 膜乒乓球制备的复杂性以及安全性.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 应用简单的设备和材料, 制作静电力演示仪, 能够产生相同 的实验现象, 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良和变式,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罗志恒 《物理通报》2018,37(2):103-104
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了2 0 1 7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第1 5题的物理过程, 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几何图像, 理 清解题思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研究了CrO2块体以及其(1 0 0)和(0 0 1)表面的磁性和电子结构。CrO2(1 0 0)表面中表面层Cr原子向内收缩,而(0 0 1)表面中的表面层Cr原子却向外伸展;越往内层,原子驰豫幅度越小。由于表面效应。表面层原子的磁矩有了大幅的提升,其中(1 0 0)表面中表面层Cr原子的磁矩最高,为3.03μB。电子结构计算表明,CrO2 (1 0 0)和(0 0 1)表面均保持了块体中良好的半金属性,并且半金属带隙在(1 0 0)表面中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因此具有更稳定的半金属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考生在解答2 0 1 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 6题时, 常规的解法存在着推导繁琐和计算量大等困 难, 通过介绍变压器的“ 等效变阻法”并尝试应用该方法解题, 化繁为简,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夏波 《物理通报》2017,36(8):38-40
以2 0 1 6年全国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为切入点, 从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应用4个 方面, 通过典型试题分析, 对实验教学提出建议, 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杨君 《物理通报》2016,35(7):108-109
2 0 1 5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第2 4题介绍了以真空中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用作光电转换装置的相关内容. 实 际上, 金属板中电子的分布状态以及光电效应的解释均涉及到复杂的量子物理内容, 这并不是高中物理讨论的范 围. 本文以经典物理的模型及方法, 对题中情境进行理想化的处理, 从高中物理教学的层面对试题中的能量转化及 守恒进行了讨论, 期望能对高中学生及教师对试题的理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多组态Hartree-Fork程序计算和讨论一个外来组态3s3p~3对SiⅠ3s~23pnd~3D~0、~1D~0、~3F~0、~1F~0、~3P~0 Rydberg系的微扰作用和光谱特征,对实验中有争议的微扰元位置进行了合理标定,结果表明,一个比较简单的“完全”系微扰近似代表了这些系谱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脉冲紫外激光(UV)选择激发氨分子到A~1A″_2电子激发态的两个最低振动能级υ′_2=0和υ′_2=1(ν_2振动),然后检测新生态H原子的飞行谱(TOF),研究了氨分子的光碎片动力学。光谱证实了最近所测的离解能D_0~0(H-NH_2)=4.645eV;绝大多数生成的NH_2(X~2B_1)基处于非振动激发,但是具有围绕a惯性轴的高度转动激发。通过NH_3(A)的υ′_2=1光离解产生的NH_2(X)基具有较高的内部激发,并且显示了在N=K_a转动能级上的反转布居。  相似文献   

16.
王志刚 《中国物理快报》2008,25(11):3908-3911
We calculate the masses and decay constants of the P-wave strange-bottomed mesons Bs0 and Bs1 with the QCD sum rules, and observe that the central values of the masses Bs0 and Bs1 are small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BK and B^*K thresholds respectively, the strong decays Bs0→ BK and Bs1→B^*K are kinematically forbidden. They can decay through the isospin violation processes Bs0→ Bsη → Bsπ^0 and Bs1 → Bs^*η → Bs^*π^0 .The bottomed mesons Bs0 and Bs1, just like their charmed cousins Ds0(2317) and Ds1(2460), may be very narrow.  相似文献   

17.
20 1 6年高考全国卷 Ⅰ 物理电学实验题实验情境较新颖, 考生需要根据已有知识和题目条件正确理解 实验原理, 才能对该题迎刃而解. 从详细解读该题的实验原理出发, 阐述如何攻破该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紧束缚近似下的格林函数方法,讨论了Si中硫属元素混对杂质(即 S~0/Se~0,S~0/Te~0和Se~0/Te~0)基态的电子结构。混对杂质在Si禁带中引入两个A_1能级,其中成键性的A_1能级位置在反键性的A_1能级之上。数值计算得到的混对杂质能级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理论分析表明,在Si中测到的那些未定的比最近邻混对杂质能级更浅的能级 (S~0/Se~0(X_1),S~0/Te~0(X_1),Se~0/Te~0(X_1)…)不是由非最近邻位型的混对杂质引入的。本文还指出了一个极性分子放入Si晶体中,两个不同原子间s波函数的转移方向与通常极性分子相反,并讨论其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19.
Weak- and hyperfine-interaction-induced 1s2s1S0→ 1s2 1S0E1 transition rates for the isoelectronic sequence of Helike ions have been calculated using the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Hartree–Fock(MCDHF) and relativistic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uld be helpful for the futur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parity non-conservation effects.  相似文献   

20.
详细地研究了Bi0:9-xGdxLa0:1FeO3 (x=0.3,0.5,0.6和0.7)的磁化强度(M)和矫顽场随温度(T)的变化. 实验发现,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M-T曲线上出现异常的负磁矩; 矫顽场与温度的关系不是单调变化的, 而是在温度补偿点到最大值. 这些结果表明Bi0:9-xGdxLa0:1FeO3体系中Gd和Fe磁晶格呈反铁磁耦合.但由于Gd离子和Fe离子的磁矩不相等,导致该体系中存在亚铁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