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薛群基院士和王立平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多尺度强韧化类金刚石碳基薄膜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杨圣雪、博士生李燕,在李京波研究员、李树深院士和夏建白院士的团队中,在二维GaS超薄半导体的基础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2014年2月7日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的《纳米尺度》(Nanoscale)上,并被选为"热点论文"(Hot Article)。二维半导体材料拥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因此成为了纳米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石墨烯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二维材料,但由于其带隙为零,限制了它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作为石墨烯的类似物,具有半导体带隙的金属硫化物备受关注。这些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器件具有优越的性能,并  相似文献   

3.
《人工晶体学报》2020,49(8):3-3
正哈尔滨工业大学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已故中科院院士、"全国模范教师"、著名国防科技专家马祖光教授创建。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非线性光学技术与应用、激光空间信息技术、激光新介质光谱与可调谐激光等。取得的成果主要有:国家发明一等奖1 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重点实验室下属的中红外固体激光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10余人,二十余年一直从事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技术和2 μm激光器研究。国际上率先将中红外固体激光  相似文献   

4.
<正>蒋民华先生(1935~2011),浙江临海人,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和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新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李灿院士领导的太阳能研究团队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以Ta3N5为基础的半导体光阳极研究中,发现"空穴储存层"电容效应,藉此设计并获得了高效稳定的太阳能光电化学分解水体系,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讯形式在线发表在近期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Angew.Chem.Int.Ed.,DOI:10.1002/  相似文献   

6.
《人工晶体学报》2019,48(7):1372
<正>沈德忠先生(1940~2014),贵州贵阳人,人工晶体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四川大学毕业后,进入建材部非金属矿研究所(人工晶体研究院前身)工作,1996年被清华大学化学系聘为"双聘教授"。曾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光学学会委员。  相似文献   

7.
《人工晶体学报》2020,49(5):773
正2020年5月12日,薛冬峰教授正式履新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正值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任命仪式通过视频会议举行,晶体材料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升贤同志主持了会议。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之一,1984年获准在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建设,1987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由材料学、凝聚态物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  相似文献   

8.
正纳米团簇和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都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如何将两者在一个体系内复合发展新的功能材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受限于MOF材料有限的窗口尺寸,与孔道尺寸匹配的纳米团簇分子均难以直接负载到MOF孔结构中。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健和张磊领导的无机合成化学团队  相似文献   

9.
5月18日,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常州高新区天合光能总部落成。这个国家级的研发平台将围绕光伏科技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高效低成本"等核心问题,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前瞻性研究。2010年,天合光能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当年初在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晶体学报》2020,49(8):6-6
正1 研究团队历史沿革研究团队是原所长黄锦顺研究员课题组的沿革,秉承结构与性能、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理念。2 重点研究领域2.1 红外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材料探索通过功能基元的结构设计策略来获得兼备高激光损伤阈值(LIDT)和高NLO效应的新型红外NLO晶体。如:采用"抗激光损伤功能基元+NLO活性功能基元"双功能基元的结构设计思路,在分子水平上组装成无心结构,同时优化红外NLO材料的激光损伤阈值和NLO系数的关键性能指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团队在柔性化、平面化、集成化的全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在一个基底上制造具有任意形状的超级电容器及其模块化集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上(DOI:10.1021/acsnano.6b08435)。  相似文献   

12.
美国能源部近日宣布,由艾姆斯实验室科学家为骨干组成的团队,力克群雄获准筹组关键材料创新中心,赢得5年1.2亿美元的配套经费。新中心被命名为关键材料研究院(CMI),研究人员将由来自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等近10所大学、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4所国家实验室、以及通用电气公司等近10家私营企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构成,总部设在艾姆斯实验室,由艾姆斯实验室现任主任Alex King兼任院长。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晶体学报》2016,(10):2399-239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李灿团队在硅基半导体材料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水的光阳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了单晶硅基光电极中的界面施主态缺陷能级是制约光电极效率的因素之一,成功对异质结的界面能带结构进行了精细调控,有效提高光电极的电荷分离及水氧化效率。  相似文献   

14.
徐亚东 《人工晶体学报》2022,51(9-10):1519-1522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因其涉及范围更广,材料设计的可选择性大,同时可以兼具无机和有机材料的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此次访谈中,陶绪堂教授首先回顾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和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蒋民华院士带领下,开展有机-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LAP)研究,并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历程,介绍了课题组目前在有机-无机复合晶体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自身科研历程,重点分析了目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有机-无机复合晶体薄膜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潜力。最后指出要想从诸多有机-无机复合晶体中产生新的“中国牌”晶体,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晶体学报》创刊四十周年专辑与大家见面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之事,翻开"激励篇"呈现了一大批享有盛誉的院士、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导给《学报》的题词,使我们和同仁倍受鼓舞和鞭策。"论坛篇"推出了院士、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的精彩论文,展现了晶体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全国众多的院校、院所和企业在"展示篇"中亮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李灿团队在硅基半导体材料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水的光阳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了单晶硅基光电极中的界面施主态缺陷能级是制约光电极效率的因素之一,成功对异质结的界面能带结构进行了精细调控,有效提高光电极的电荷分离及水氧化效率。相关研究结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志》上(Tingting Yao,Can Li,  相似文献   

17.
<正>高质量晶体的制备是硼酸盐晶体应用的关键。在硼酸盐晶体材料制备研究中,熔体微观结构是最基础的科学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熔体的宏观性质,也是认识晶体生长微观过程的前提。但是,由于高温熔体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实验技术和理论分析方法的不完善,目前学界对于硼酸盐熔体结构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近日,安徽光机所激光中心晶体材料实验室万松明研究员及其团队提出了通过硼酸盐晶体结构及其融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德刚团队研制出GaN基紫外激光器。GaN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在光电子学和微电子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GaN基紫外激光器在紫外固化、紫外杀菌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GaN基紫外激光器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郝霄鹏教授课题组,在近期的二维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一步剥离氟化氮化硼纳米片及其磁性的研究(One-Step Exfoliation and Fluorination of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and a Study of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为题发表在4月1日出版的《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功能碳素材料团队"以实现金刚石精密工具的国产化和产业化为目标,最近在CVD(Chemical-Vapor-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单晶金刚石合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团队从国产微波等离子体CVD设备设计改造着手,开发了高密度、高稳定性的金刚石沉积装置。与国外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