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五年前的遇见,使我与珠心算结下了不解之缘。历经五年的学习、思考、实践,我欣喜地发现自己完全被珠心算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喜欢上了珠心算,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关注起学生的珠心算学习。结合平时教学情况,将我的最美遇见分享给大家。一、重视常规训练,培养良好习惯在平时珠心算教学中,我非常注重习惯养成教育,这一点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珠算习惯主要包括坐姿、握笔、拨珠、看数、写数、清盘等。从坐姿到取盘、清盘、握笔、收盘,每一个动作都有明确的要求,统一的规范。拨珠指法是珠算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中心小学从2013年开展"珠心算"至今,已走过了不平凡的七个年头,既有鲜花掌声,也有遗憾和不足。回顾近七年的教学实践,感悟颇多。特别对珠心算教育教学的亲身经历,使我对珠心算有了更深的理解。本文通过介绍珠心算的文化意义、珠心算的价值、珠心算的现状、珠心算存在的不足以及珠心算的发展,阐述我个人对珠心算的认识和思考。一、珠心算文化的意义珠心算既包含着自然科学知识,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精髓。历史上,珠算曾对中国经济、数学、科学、生活、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珠算文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吉林省延吉市延新小学的一名珠心算教师,从事珠心算教学工作已有25年,曾先后在延吉市兴安小学、延吉市延新小学担任班主任兼珠心算教练。1991年7月,我任职于延吉市兴安小学,当时在校领导的支持和信任下,我克服了缺乏珠心算教学经验的实际困难,组建了兴安小学第二个珠心算班。从此与珠心算结下了难解之缘。当时的我,也只能算是珠心算教学的初探者,没有领路人,没有教学经验,吉林省珠算协会印发的"珠心算六步教学法"是我唯一的依靠。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珠心算教学实验已开展八年有余,在教学实践中,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迷茫。如何让学生从枯燥的拨珠练习,喜欢并爱上珠心算课堂,如何让家长了解珠心算的作用与功能,从而支持孩子学习珠心算等,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目的就是让学生爱学、乐学珠心算,从而能够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5.
2001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黑龙江珠心算教育指导中心举办的首期珠心算教师学习班。系统地学习了珠心算理论知识,结合幼教实践,我正逐步将这一理论化为开启幼儿智力的有效途径并加以实施。 我体会学习珠心算要从娃娃抓起,与黄冠斌教授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我首先是用珠算教会孩子识数。我体会,学会心算,运用珠算  相似文献   

6.
<正>我担任珠心算实验班级的班主任,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看着孩子们在珠心算学习中逐渐成长,变得越来越聪明,我心里十分欣喜,同时也感受到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能力在各科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看似学文和计算没什么联系,但是孩子们的能力却在语文课堂上悄悄地显现出来。一、生字记忆方面在一年级的语文课文中,每一课的生字一般都有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也是一位珠算与珠心算爱好者,关注珠算与珠心算几十年。对珠心算速算星期几也作过认真探讨,看到贵刊2010年第4期所刊《珠心算速算星期几》的文章,感觉我所探讨的方法更简捷实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从事珠心算教学工作历经了十几个春秋,回顾十几年的珠心算教学,在从点到面的不断探索中,在试验到普及的实践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在家长和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地反响,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珠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珠心算是在珠算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素质教育。当我是一名一线珠心算教师时,研究行之有效的珠心算教法和训练方法是我工作的重点。在担任教学副园长工作时,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的珠心算教师队伍是我的工作重心。2012年,我们独山子区第一幼儿园荣幸地成为了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在新疆自治区的"珠心算教学实验基地"。引入珠心算伊始,在独山子区财政局、教育局支持下,幼儿园的珠心算班成为完全免费的特色教学班,但社会影响力已降到历史最低点。作为园长的我开始思考:应当建立怎样的管理机制,保障公办幼儿园的珠心算教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珠心算教学已有八个年头,从一个对珠心算知识一无所知的数学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获得国家珠心算教练师资格的专职珠心算教师。在这几年里,通过开展珠心算教学实践,在点点滴滴的收获和失败中感受着珠心算带给我的快乐和困惑。伴随着珠心算教育在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不断发展,我也被珠心算的无穷魅力吸引着,并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
<正>珠心算又称珠算式心算,是在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珠算的升华。算盘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教具、学具又是玩具,孩子们完全可以在动中学,学中动,通过算盘,在珠心算训练中,借助多种感官,左右手协调拨珠,促进大脑思维灵活发展;教师更可以在珠心算教学中寓教于乐,充分挖掘珠心算的乐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珠心算,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思维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一、创设趣味情境,在互动中乐学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爱动,心理正  相似文献   

12.
目睹珠心算计算速度的人,都感受到珠心算的魅力;了解珠心算功能的人,都深信其开发少儿智力的作用;谈及少儿珠心算教学,都愿意让孩子参加训练。不过,家长认识是一回事,少儿训练又是一回事。家长愿意让孩子训练,而孩子不一定感兴趣;孩子刚开始喜欢训练,则不一定能坚持到底。尽管珠心算训练促进眼、耳、手结合,集中注意力;精炼的口诀、歌谣,能增强感染力;提高计算速度开发智力、促进快速思维,能带来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一、对珠心算实验的再认识自接触珠心算以来,我对珠心算的认识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因为不了解珠心算,所以对它有排斥心理。自从看到选手做题的场面时,我又对它产生深厚兴趣。而当我开始承担珠心算实验后又一直在想,珠  相似文献   

14.
正我校珠心算教学开展至今,作为第一批参加实验教师的我,思绪万千,感慨颇多。从一开始对珠心算教学的排斥到逐渐认可,从迷茫到坚定,一路走来,一番坎坷,饱含着酸甜苦辣。下面就谈谈我的珠心算教学历程。一、教学初始,心存排斥珠心算教学实验已经开展五年了,记得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提出:在全省各县(市、区)选择几所小学作为实验校从一年级开始全面启动珠心算教育实  相似文献   

15.
<正>自从1997年我认识中美珠心算学会的创始会长黄惠姜女士之后,我就成为了一个粉丝。具体来说,我并非成为珠心算的粉丝;我崇拜的对象则是黄女士和她的团队——包括同事、家长和学生。虽然我常常为他们立志振兴代表中国文化的珠心算而感动,但同时我也常一知半解,不知为何他们要花费无数的时间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与珠心算的因缘起自于幼稚园中班。那时是我第一次接触珠心算,不知不觉,已经过了20年了。回顾这20年来珠心算对我的助益,确实多多,感受也多多。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名普通教师。自2009年我校开展珠心算教学实验以来,我一直承担着实验班的教学工作。在整整七年边学边教的教学实践中,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收获。如果用关键词来概括教学体会的话,我想应该是"速度与激情"。除了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珠心算课之外,我还有效利用了每节课前的三分钟准备学具、组织课堂的时间,孩子们迅速摆好本节学习用具之后,都会习惯性地拿出算盘,或常数连加  相似文献   

18.
在满怀喜悦辞别旧岁、迎来2013年新的曙光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向辛勤工作在各级珠算心算协会和珠心算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与教师们,向所有关心、支持珠心算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2012年,是珠心算教育推广普及取得新进展的一年,是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各项工作都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回眸过去的一年,在各级珠算心算协会和广大珠心算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珠心算教育前行  相似文献   

19.
王卓于1984年秋进入克东县第二小学首届三算数学实验班上小学一年级,那时他仅五周岁。三年级时,我在班级选拔了12人组成了珠心算课外学习小组,王卓是其中一员。经过课外珠心算的训练,王卓的心算能力在这12人中居首位。他与课外小组的学生在1987年、1988年、1989年连续三年参加了齐齐哈尔市的珠心算竞赛,分别夺得团体第三、第三、第二的成绩。王卓每次竞赛都是年龄最小的选手,但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90年在全省首届学生珠心算通讯赛中,他与课外珠心算小组的其他7人获全能优秀选手奖。  相似文献   

20.
珠心算以其形象易学、计算速度快、开发智力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肯定。为此.我们汉阳新星艺术幼儿园将珠心算作为我园的特色教学.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几届小选手多次参加省珠心算比赛荣获金银铜奖若干;更可喜的是我园2012年被湖北省珠协评为“珠心算教学试点先进单位”.并且被中珠协授予“全国珠心算实验幼儿园”称号之一。我园在幼儿珠心算教学方面有着14年的发展经历.现将我们的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