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物理》2021,40(9)
截面形状不同的载流导体在空间中的磁场分布以及对其他导体的安培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计算无限长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载流导体磁场分布,进而对两根平行的矩形截面导体间、圆形截面导体间的安培力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对磁场分布和安培力做了模拟.结果表明:矩形截面载流导体的磁感线呈近似椭圆状;两平行矩形截面载流导体间的安培力不仅与距离、截面尺寸有关,当距离、截面尺寸一定时还和放置的方向有关.当边长比a/b1时,安培力小于同样面积和载流密度情况下的圆截面导体,且a/b值越小,作用力越大,当a/b1时,大于同样载流情况下的圆截面导体,但随着导体间距增大作用力的差别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2.
陈钢  林焰清 《大学物理》2011,30(3):24-26
利用双极坐标求解了带电导体圆柱和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间的电势分布,并对带电导体圆柱表面的电荷分布及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表面的电荷分布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崔翔 《物理学报》2020,(3):87-98
传统的载流细导体段模型是分析导体闭合回路磁场的基本模型,尽管不满足电流连续性定律,但适用于导体闭合回路的磁场分析.然而,对于工程中只关注导体闭合回路中某一局部的多分支导体段并联的电流分配问题,传统模型将不能完整地反映各分支导体段之间磁场的相互作用.为此,现有文献提出的位移电流模型,满足了电流连续性定律,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理论不完整、不自洽以及计算公式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载流细导体段的传导电流模型,确保了载流细导体段在段内、段端及段外的电流连续性.推导出物理内涵更加深刻的总磁场微分方程和矢量磁位计算公式.提出载流细导体段传导电流模型磁场能量和电感的计算公式,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弥补了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算例从模型、公式、计算等方面验证了本文理论和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均匀磁场中转动的导体上电荷的分布"一文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学物理>1999年第1期中的一篇文章"均匀磁场中转动的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给出了在均匀磁场中转动的轴对称导体产生的磁场的精确解和略去附加磁场后导体球上的电荷分布. 求解电荷分布的方法是巧妙的,在求解磁场分布之前曾用反证法证明了导体内电场的等势面是与导体共轴的柱面这样一个命题,并依此命题为基础求出了导体内磁场的精确解,因此该命题是否成立关系到所求的磁场精确解是否正确的问题.证明时原文使用了"设为a (见图1),则在x轴的球内一段上会有一些点的电势相等"这样一个关键判断,本文认为此判断令读者费解.  相似文献   

5.
关于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现行中专物理教材提到:“(磁场)作用在通电导线上的安培力,只不过是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力(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甲种本上说“安培力可以看成是这一段通电导体中所有定向运动的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总和”.那么定向运动的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是怎样成为载流导体的安培力的?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 磁场中静止的载流导体如图所示的载流导体,电流强度为I,处在方向向左的匀强磁场B中,因为载流导体中每个定向运动的电子,都要受到一个洛伦兹力f_L的作用,其大小F_L=evB,方向沿 Z,这导致导体A侧出现负电荷的堆积,B侧出现正电荷的堆积,结果在载流导体上下两侧产生一个U_(BA)的电位差,形成一个沿 Z的横向电场E,故每个定向运动的电子受到一个沿—Z  相似文献   

6.
载流导体磁相互作用的实验演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流导体间的磁相互作用"是一种有关电磁学的物理现象,高中物理要作定性讨论,大学物理要作定量分析.如图1,图2所示,根据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可得:互相平行的两根载流导体,电流同向时相互吸引,电流反向时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7.
均匀磁场中转动的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指出了在均匀磁场中运动的轴对称导体上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附加磁场是很弱的,在忽略附加磁场时导体内的电荷是均匀分布的,并求出导体球上电荷分布。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物理教材对电荷分布阐述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用高斯定理对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上净电荷分布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有限长导体棒电荷面密度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说明,有限长带电导体棒面电荷分布不仅与导体表面的曲率半径有关,还与导体的总体形状以及导体周围环境中其他导体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带电导体球在带电直线电场中的电荷分布问题,并计算了两种特定情况下导体球表面的电荷密度.  相似文献   

11.
刘建国 《大学物理》2006,25(3):35-37
介绍了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平行载流导体间的磁场力和真空磁导率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了一篇文献中有限长带电直线导体的电荷分布线密度公式的错误,用多种方法证明了带电线段的电荷分布是均匀的.推导了均匀带电线段的等势线方程和电场方程,证明带电线段就是等势线,电场线与线段垂直.证明了线段外的电势满足三维拉普拉斯方程,从而证明均匀带电线段是导体.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单片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将单片验电器用于传统尖形导体和用不同直径圆形金属筒组合导体表面电荷分布实验.  相似文献   

14.
在通过保角映射和平面镜像法求得二维静电场分布的基础上,求解导体曲面上的感应电荷分布,给出电荷面密度的分布函数,并利用软件MATLAB绘制出感应电荷分布的函数曲线.  相似文献   

15.
陈钢 《大学物理》2011,(10):28-29
通过3种方式给出有限长带电导体直线的电荷密度分布,结果表明电荷分布并不均匀.  相似文献   

16.
于凤军 《大学物理》2011,30(4):25-27,32
给出带电导体椭球的表面电荷分布的一种新的特性:主轴方向上的压缩不变性.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导体在外电场中感应产生感应电荷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与表面曲率和外电场分布情况有关,然而导体表面上的电场强度究竟由什么决定?是同导体内的电场强度即为零还是等于导体外周围附近的电场强度即为σ/ε0?还是既不等于零也不等于σ/ε0,而是由其他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像法求解了线电荷与带有半圆柱凸起的接地导体平板形成的电势、电场分布,讨论了导体表面电荷分布特征,并用Matlab软件绘出了等势图.  相似文献   

19.
史友进 《大学物理》1996,15(3):22-24
对轴向载流圆台导体电阻的计算结果作了修正,讨论关于大块导体的电阻的概念,指出在圆台导体两底面半径之差远小于导体长度时,电阻值才为常见的计算值。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带电导体的转动对其电磁场的影响,分析了导体转动时磁场与电场和电荷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