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因为基站机房内部的热流密度非常高,需要空调全年运行,导致用电量很大。为此,设计了一套分离式重力热管蒸气压缩复合式空调。它可以根据机房的工况在热管模式、空调模式和热管空调复合模式之间自由切换,从而降低系统的全年总能耗。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温度为15℃、进风温度为35℃时,新系统制冷量达18.5kW,能效比为4.4;当室外温度为15℃、进风温度为25℃时,制冷量达14.6kW,能效比为3.5;与传统的空调相比,新系统的年节能率在20%到55%之间。  相似文献   

2.
在焓差实验室中模拟家用空调器的实际运行环境,相同条件下对比研究相同制冷量的定频和变频空调器的节能舒适特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定频空调器能使室内更早的达到设定温度,当空调器设定温度16℃,室外温度35℃时,定频和变频空调器的耗电量达到相同的时间为11h,室外温度为40℃时,定频和变频空调器的耗电量达到相同的时间为6.3h,室外温度越高,定频和变频空调器耗电量相同的时间越提前,变频空调器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节能优势;室外温度35℃时,运行变频和定频空调器,室内不同高度之间的温差分别在0.2℃~0.5℃和0.7℃~1℃,室内温度波动周期分别为2.4h和0.25h,变频空调器温差低于定频空调器,且波动周期大,室内温度变化缓慢,舒适性优于定频空调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焓差实验室构建空调器实际使用环境,对相同条件下的定频、变频空调器的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表明:在室内温度27℃、设定温度相等的条件下,室外温度从29℃到41℃每增加3℃:(1)定频空调器制冷量平均降低约1.64%,最大可降低2.2%,变频空调器制冷量平均降低约1.3%,最大降低1.87%,变频空调器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小,制冷效果更加稳定;(2)定频、变频空调器输入功率平均增加2.55%和4.16%,输入功率最大增加率分别为4.34%和7.74%,室外温度对变频空调器输入功率影响较大;(3)定、变频机运行过程中耗电量相同时的时间将延后38.3%,变频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利用焓差实验室构建空调器实际使用环境,对相同条件下的定频、变频空调器的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表明:在室内温度27℃、设定温度相等的条件下,室外温度从29℃到41℃每增加3℃:(1)定频空调器制冷量平均降低约1.64%,最大可降低2.2%,变频空调器制冷量平均降低约1.3%,最大降低1.87%,变频空调器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小,制冷效果更加稳定;(2)定频、变频空调器输入功率平均增加2.55%和4.16%,输入功率最大增加率分别为4.34%和7.74%,室外温度对变频空调器输入功率影响较大;(3)定、变频机运行过程中耗电量相同时的时间将延后38.3%,变频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泰安市某办公楼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夏季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测,得到地源侧出水温度、负荷侧回水温度、机组COP和机组制冷量随室外气温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源侧出水温度波峰较室外气温波峰滞后22h;机组COP和机组制冷量不仅与室外气温有关,还与空调末端供冷需求有关,在供冷需求相同的情况下,室外气温每升高1℃,机组COP、制冷量升高2.5%;在室外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地源侧出水温度每升高1℃,机组COP降低5%。该研究结论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节能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高温环境运行效果差、效率低、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停机等问题,设计一套基于准双级压缩循环理论,以R410A为制冷剂的中压补气型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50℃极端环境温度下,采用中压补气技术,对系统的制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出水温度由10℃增至15℃时,制冷量增加77.28%,EER提高59.02%,系统的制冷量、功率和EER均随出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相较不补气模式,系统排气温度由111.9℃降至106.23℃,制冷量由14.14 kW增至16.05 kW,可有效降低排气温度,提升制冷量,能更好提高系统超高温制冷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空调冷柜双联机组实验系统,该系统是将制冷剂为R410A的空调系统的部分制冷剂节流进入中间过冷器,用于制冷剂为R404A的冷柜系统过冷。在不同冷柜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下,通过实验研究了中冷器蒸发温度对空调冷柜双联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空调系统的COP逐渐降低,而冷柜系统存在最佳的蒸发温度,此时COP最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客车空调器在最大运行工况下排气温度过高、系统性能下降、压缩机因过热保护频繁停机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带经济器的低压补气技术,并对系统循环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带经济器的低压补气技术可显著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使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且在较高压缩机转速情况下,其优势更加明显。同时,通过补气比例的合理控制,系统制冷量和COP均有一定幅度地提高。如在室外温度50℃、压缩机转速3000r/min时,压缩机排气温度降低了21.7%,系统制冷量和COP分别提高了3.1%和9.4%。  相似文献   

9.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高温空调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R22/R142b在高温空调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了高温空调样机性能参数随制冷剂混合比变化的规律,确定了空调样机的最佳充灌量。实验表明:R22/R142b的质量比为6.6/3.4~7.0/3.0时,空调系统在较宽的环境温度范围(35℃—60℃)制冷量变化平坦,技术和经济性能理想,排气温度和压力在普通空调压缩机的安全范围;同时显示制冷剂充灌量为2.6kg左右时,空调样机的制冷运行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回热器对R404A制冷剂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得出了有无回热器工况下运行时机组的性能参数,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回热器对R404A制冷系统性能在低温工况下是有利的;回热器虽然会使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COP增加,但都会引起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某些工况最高排气温度达到了162.8℃,会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